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性学习理论视域下卓越教师学习的实现
1
作者 刘晓玫 史佳露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16,共6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从“培训问题”转变为“学习问题”,教师学习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如何有效推进卓越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卓越教师学习进而实现优质的教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热门话题。通过对社会性学习理论“四要素”即... 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从“培训问题”转变为“学习问题”,教师学习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如何有效推进卓越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卓越教师学习进而实现优质的教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热门话题。通过对社会性学习理论“四要素”即实践、共同体、身份、意义的“脚手架”式助力作用的深挖,可以建构出符合卓越教师进一步发展需求的学习样态、学习氛围、学习场域和学习旨趣的“蹦床模型”,以更好地实现卓越教师在共同体合作互助的实践活动中彼此交流与启迪、分享学习经验与资源,共同促进实践创新的生成、共同体关系的联结、角色身份的重塑以及理论涵养的获得,助推其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共同体社会影响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学习理论 卓越教师 教师学习 学习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科学视域中的社会性学习: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8
2
作者 金莺莲 裴新宁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87,共7页
本文通过梳理已有的社会性学习研究,探索学习科学视角下社会经验与社会交互对人类学习的深刻影响。文章首先追述了社会性学习研究的缘起与发展历史,指出对人类学习社会性机理的科学探索不仅促发了学习科学的诞生,也成为当下学习科学跨... 本文通过梳理已有的社会性学习研究,探索学习科学视角下社会经验与社会交互对人类学习的深刻影响。文章首先追述了社会性学习研究的缘起与发展历史,指出对人类学习社会性机理的科学探索不仅促发了学习科学的诞生,也成为当下学习科学跨领域研究的共同核心;接着分别在个体、人际、群体和技术四个层面回顾当下社会性学习的研究成果,发现以前的研究从不同层面证明社会性因素能够成为学习的强效活性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学习科学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社会性大脑的研究发现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社会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克服哪些难题?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我们如何整合来自非正式与正式学习环境中的社会因素以促进学习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学习 社会性大脑 社会性学习技术 学习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学习理论渊源及发展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刚 黄健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80,共12页
学习是个体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但学习又不是个体孤立进行的活动,它一定发生在社会关系框架之中。社会性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模仿、争论、反思等多种方式,与社会关系中的其他成员进行互动、协作和对话的过程,并最终实现自我发展和自... 学习是个体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但学习又不是个体孤立进行的活动,它一定发生在社会关系框架之中。社会性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模仿、争论、反思等多种方式,与社会关系中的其他成员进行互动、协作和对话的过程,并最终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尽管通过沙龙、聚会、阅读、运动及社交媒体等社会性学习途径获取知识及技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急剧变化的时代,社会性学习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拓展,人们对这种学习所蕴含的机理与发生机制,都尚处在探索阶段。为此,从多个角度对社会性学习的核心理念、理论渊源、研究重点以及发展嬗变进行详细梳理,对全面理解社会性学习的本质及内涵将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学习 社会学习 学习社会性"社会性网络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邀请学习:一种社会性学习新方式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进宝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2,74,共8页
教育领域与工作领域存在广泛的跨界互动需求,跨界学习正在成为人类普遍的社会性学习方式。然而跨界学习活动并不会自动发生,需要一定机制引发、维持和推动。因此,如何组织、维持跨界学习,已成为教育研究的新问题。借鉴第三代活动理论和... 教育领域与工作领域存在广泛的跨界互动需求,跨界学习正在成为人类普遍的社会性学习方式。然而跨界学习活动并不会自动发生,需要一定机制引发、维持和推动。因此,如何组织、维持跨界学习,已成为教育研究的新问题。借鉴第三代活动理论和邀请教育理论构建的跨界邀请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松散的跨界学习,其特别强调建立明确的主题,提供有组织、有意义、有责任、有吸引力的交流情景,促进位于不同活动系统的参与者,跨越自己所属领域的边界,与其他活动系统的参与者互动,形成新的集体概念。"邀请模式下的学习环境"和"跨界共同体模式下的活动系统"是跨界邀请学习模型的核心,前者旨在使学习环境能够像磁铁一样将学习者吸引进来,让其在尊重、信任、乐观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后者有助于促成不同系统的参与者转换角色,深度、多元互动,创造新的理解和认知。开展跨界邀请学习要通过活动设计、机制建设,实现以"邀请为名"激励学习,以"互动为媒"促进跨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催生网络模式下的跨界邀请学习,其蕴藏的学习规律和问题,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学习 邀请教育 社会性学习 跨界邀请学习 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学习及其研究趋势综述——兼论Laffey团队的社会性学习研究项目 被引量:13
5
作者 顾小清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9,共8页
社会性学习是社会性计算技术在学习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以Web2.0为标签的社会性计算技术及其在社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线学习的普及,社会性学习领域所涌现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研究已经吸引了众多研究团队的投入。本文首先概述... 社会性学习是社会性计算技术在学习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以Web2.0为标签的社会性计算技术及其在社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线学习的普及,社会性学习领域所涌现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研究已经吸引了众多研究团队的投入。本文首先概述了社会性学习研究的相关背景,接着采用个案分析及访谈的方式,对Laffey团队正在开展的社会性学习研究项目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最后结合这些分析提出了我们在社会性学习领域的研究如何从中得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计算 社会性学习 社会属性 社会性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手教师知识发展如何影响其身份建构——基于社会性学习视角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朱梦华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5-155,共11页
教师生涯初期的身份挣扎是学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教师专业发展议题。学习教学已成为新手教师发展知识、建构身份的重要途径,但鲜有研究探讨专业学习情境中新手教师的知识发展如何影响其身份建构。以社会性学习为视角,采用个案的方式分... 教师生涯初期的身份挣扎是学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教师专业发展议题。学习教学已成为新手教师发展知识、建构身份的重要途径,但鲜有研究探讨专业学习情境中新手教师的知识发展如何影响其身份建构。以社会性学习为视角,采用个案的方式分析新手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身份建构过程。研究发现,教研活动触发了新手教师关于任务感知的认知张力,使其在处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中呈现出准则理解、观摩比较、实践反思三种学习路径,最终建构出不同的学习者身份类型。因此,甄别不同发展阶段的新手教师知识诉求,创新融合身份元素的教研活动形式,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与批判能力,对于促进新手教师身份建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手教师 身份建构 社会性学习 教师知识 教研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科学视域中的社会性学习:过去、现在与未来
7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65,共2页
金莺莲、裴新宇在《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中撰文,梳理了已有的社会性学习研究,探索了学习科学视角下社会经验与社会交互对人类学习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学习科学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社会性学习方面的研究发现正在引领教育... 金莺莲、裴新宇在《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中撰文,梳理了已有的社会性学习研究,探索了学习科学视角下社会经验与社会交互对人类学习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学习科学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社会性学习方面的研究发现正在引领教育理论的变革与学习环境设计的革新.对学习社会性本质的科学探索不仅最终导致学习科学的诞生.也成为当下学习科学跨领域研究的共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研究 社会性学习 《开放教育研究》 视域 学习环境设计 社会性本质 学习研究 社会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视角下初中学校学习样态进阶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祝钱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44-47,共4页
针对当前学校教学中所出现的“知识结构孤立、教学形式僵化、学习整体割裂”等问题,架构了更具“真实性、实践性和合作性”的社会性学习框架,并从“指向育人价值彰显的学习空间营造”“指向社会关系卷入的学习圈层构建”“指向认知发展... 针对当前学校教学中所出现的“知识结构孤立、教学形式僵化、学习整体割裂”等问题,架构了更具“真实性、实践性和合作性”的社会性学习框架,并从“指向育人价值彰显的学习空间营造”“指向社会关系卷入的学习圈层构建”“指向认知发展进阶的多样学习设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校本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 社会性学习 学习样态 学习进阶 议题式 项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 被引量:392
9
作者 余胜泉 毛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23,共6页
非正式学习指在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之外,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方式,它占个体所学知识的75%以上,而人们对它的关注和投入却不到20%。由于非正式学习在人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 非正式学习指在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之外,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方式,它占个体所学知识的75%以上,而人们对它的关注和投入却不到20%。由于非正式学习在人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尤其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视,是教育技术人员亟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介绍了非正式学习的内涵、特点、理论基础及非正式学习促进和实施的相关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 社会性学习 隐性知识 知识管理 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媒体研究未来趋势:促进学习者中心设计——第14届教育媒体国际大会(ICoME 2016)综述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胡航 村上正行 +1 位作者 董玉琦 李瑶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11-17,38,共8页
第14届教育媒体国际大会(ICoME 2016)于2016年8月在日本京都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发展共同体",彰显出新媒体与新技术对促进学习者中心设计的核心价值。概览会议所收录的153篇论文发现,研究主题... 第14届教育媒体国际大会(ICoME 2016)于2016年8月在日本京都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发展共同体",彰显出新媒体与新技术对促进学习者中心设计的核心价值。概览会议所收录的153篇论文发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信息化评价、学生能力发展、教学设计、资源开发、系统应用、教师专业化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这些研究本质上都是围绕"促进学习者中心设计"来开展的,是"学习者中心设计"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延伸和拓展。在典型案例研究方面,社会性学习技术、合成式学习环境、基于脑科学的教学技术和基于AI的深度学习开始进入实证研究现场。此次会议还折射出教育媒体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教育研究正在走向"学习者中心";教育技术的研究正从关注"技术"与"模式"转向关注"策略"、"有效性"和"人的发展";教育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跨学科的合作研究趋势开始凸显,已经成为推动学习技术深入发展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媒体研究 学习者中心设计 社会性学习 合成式学习环境 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区域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国辉 梁渊 +1 位作者 李季鹏 鲁梦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区域刻板印象会影响区域间人、财、物的交流。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区域认知资源是影响区域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是少有学者探索区域认知环境再确认在区域刻板印象形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笔者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区域认知资源、区域... 区域刻板印象会影响区域间人、财、物的交流。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区域认知资源是影响区域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是少有学者探索区域认知环境再确认在区域刻板印象形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笔者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区域认知资源、区域认知环境再确认影响下的区域刻板印象形成模型,通过对229名受访者的深度访谈,对访谈中形成的24 954条语句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探索区域认知资源、认知表征以及认知环境再确认在区域刻板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区域认知资源只是影响了人们区域认知表征的形式。但由于缺乏固定性和明确性,认知表征形式只是区域刻板印象的胚芽;区域认知表征形式只有在人们以社会性学习或社会性强化的方式对认知环境反复再确认后才能形成区域刻板印象。因此,笔者认为:改善区域认知资源不是消除区域刻板印象的唯一路径,创造良好的认知环境,让人们每一次的社会性学习和社会性强化都能获得认知环境的积极确认也是一条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刻板印象 认知资源 社会性学习 社会性强化 认知环境再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技术典型案例:从社交机器人到大脑刺激——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学习技术”专题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光涛 张怀浩 任友群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45-51,65,共8页
学习科学作为一门研究教与学的新兴交叉学科,自诞生以来就将学习技术设计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最近召开的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学习技术"专题研讨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重点对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在社会性学习... 学习科学作为一门研究教与学的新兴交叉学科,自诞生以来就将学习技术设计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最近召开的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学习技术"专题研讨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重点对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在社会性学习技术方面,社交机器人RUBI通过与儿童的对话和交互能有效提高儿童语言学习的效率;社会性教学代理(TA)能帮助学生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和推理能力。在学习设计与分析技术方面,学习设计平台PPC能使教师在大数据的支撑下选择或设计学生学习方案;教育数据仓库DataShop能为研究者们提供研究学生学习行为、预测学生学习绩效、验证学习理论的环境。在认知描绘技术方面,CogSketch采用独特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于描绘的认知理解,有利于学生高阶推理能力与空间能力的培养。在大脑刺激技术方面,经颅电刺激技术(tES)能够对大脑的功能进行塑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这些研究表明,学习技术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逐渐影响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学习技术的健康发展需要教育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等各领域研究者的紧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科学研究走向真实的学习境脉,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学科 学习技术 社会性学习技术 学习设计与分析技术 认知描绘技术 大脑刺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学习中基于位置服务的个人知识地图及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廖宏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103,共8页
在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语境下,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知识更新与获得专业支持成为学习的首要目的。基于位置服务的知识地图(LBS-KM)标注了知识的空间位置属性,具有情境感知和社会关系网络两大基本特征,进而为多种移动... 在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语境下,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知识更新与获得专业支持成为学习的首要目的。基于位置服务的知识地图(LBS-KM)标注了知识的空间位置属性,具有情境感知和社会关系网络两大基本特征,进而为多种移动学习模式提供支持,其本质在于使学习者找到特定情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鼓励知识分享。LBS知识地图构建内容包含集成情境信息的知识建模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两个方面,为此提出了移动学习环境中通用的情境本体模型COML,并以LBS知识地图在英语移动学习系统中的应用开发为例,实践探索了利用位置服务构建面向个人的知识地图,实现知识获取与分享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位置服务 LBS知识地图 情境感知 社会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
14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职业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 行动导向 社会性学习 组织学习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隐性课程的校长言行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斌 龚月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7,共6页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掌舵者和引路人,校长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地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春风化雨般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也是一门隐性课程。校长的垂范辐射角色显著,校长言行作为一...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掌舵者和引路人,校长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地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春风化雨般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也是一门隐性课程。校长的垂范辐射角色显著,校长言行作为一门隐性课程,具有示范性、代表性和辐射性,提升校长言行能够更好地引领和促进学校变革与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作为隐性课程的校长言行,校长要以德为先,传承创新,塑造学校精神文化;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引领学校改革方向;具有教育的担当和使命。研究就隐性课程的内涵、校长言行作为隐性课程的垂范辐射作用以及如何提升校长言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课程 内隐学习 社会性学习 校长言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虚拟外语学习社区比较研究
16
作者 袁磊 崔瑞雪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43-47,共5页
中外社会性外语学习网站和虚拟外语学习社区已经成为推动外语学习的重要力量。通过调查,了解中美具有代表性的虚拟外语学习社区的发展现状,从成员构成、交互方式、资源建设、激励机制几方面进行对比,提出我国虚拟外语学习社区建设需要... 中外社会性外语学习网站和虚拟外语学习社区已经成为推动外语学习的重要力量。通过调查,了解中美具有代表性的虚拟外语学习社区的发展现状,从成员构成、交互方式、资源建设、激励机制几方面进行对比,提出我国虚拟外语学习社区建设需要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和资源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区 外语学习 社会性学习 研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度(总第83~88期)总目录 被引量:1
17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开放教育研究》 开放远程教育 上海电视大学 顾小清 教育技术学 开放教育资源 远程学习 远程教育 社会性学习 学习支持服务 在线学习 网络教育 网上教育 2010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蜂的行为模式
18
作者 彭珺珂 郭军 《中国蜂业》 2021年第5期57-58,共2页
观察他人的行为是学习有用信息和技能的快速、低风险的方法。过去30年来,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社会学习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许多动物依靠社会性学习行为来帮助它们生存。动物的行为模式通常以群体特有的偏好或技能体现。如果... 观察他人的行为是学习有用信息和技能的快速、低风险的方法。过去30年来,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社会学习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许多动物依靠社会性学习行为来帮助它们生存。动物的行为模式通常以群体特有的偏好或技能体现。如果一个个体发现一种新的觅食技巧,其他个体通过观察和学习并掌握这一技能,这就是一个行为模式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社会性学习 行为模式 低风险 动物的行为 有用信息 人的行为 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