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学与汉代社会性别制度的理论建构——以“女祸史观”下末喜、妲己和褒姒的史事撰述为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夏增民 池明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100,共7页
在传统上,一直认为是末喜、妲己和褒姒导致了夏商周三代的灭亡,"女祸论"或"女祸史观"即由此产生,然而她们的历史形象以及她们被当成三代灭亡的原因,是先秦秦汉时期社会不断进行历史建构的结果。对末喜、妲己和褒姒... 在传统上,一直认为是末喜、妲己和褒姒导致了夏商周三代的灭亡,"女祸论"或"女祸史观"即由此产生,然而她们的历史形象以及她们被当成三代灭亡的原因,是先秦秦汉时期社会不断进行历史建构的结果。对末喜、妲己和褒姒祸国的史事建构,实质是政治和历史观上的"厌女症",通过这种社会性别的理论建构,而欲建立起父权制的社会性别制度。由于先秦秦汉在中国文化中的源头地位,"女祸论"成为中国传统性别制度和文化中的重要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制度 厌女症 女性涉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压迫中的政治经济学——论盖尔·鲁宾的“性/社会性别制度” 被引量:1
2
作者 司晨 金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8,54,共5页
性别压迫的形成原因一直是女权主义中争论的一个主要话题。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和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都对其提出过不同的看法。美国女学者盖尔.鲁宾结合前者的理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启发下,提出了"性/社会性别... 性别压迫的形成原因一直是女权主义中争论的一个主要话题。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和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都对其提出过不同的看法。美国女学者盖尔.鲁宾结合前者的理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启发下,提出了"性/社会性别制度"这一概念。在这一概念的建构中,她从亲属制度的产生入手,将性别的形成纳入生产制度来考察,以政治经济学的眼光对性别压迫的形成原因作出了全新的解释。这一概念的提出充实了女权主义的理论武库,同时为思考中国的女性问题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社会性别制度 政治经济学 亲属制度 女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史前社会性别制度起源的质疑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宇共 《浙江学刊》 CSSCI 2000年第5期64-67,共4页
本文重视从多学科资料梳理整合的角度去深入进行社会性别制度起源的研究 ,并依据这种方法在质疑诸如生产工具改善社会关系角色、战争导致男性地位上升等定论的同时提出了新观点。对著名的历史事件如“绝地天通”、“大禹治水”等也第一... 本文重视从多学科资料梳理整合的角度去深入进行社会性别制度起源的研究 ,并依据这种方法在质疑诸如生产工具改善社会关系角色、战争导致男性地位上升等定论的同时提出了新观点。对著名的历史事件如“绝地天通”、“大禹治水”等也第一次从性别视角做出了新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制度 多维透视 性别视角 中国 史前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儿养老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国才 杨金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2,共8页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的"倒金字塔式"家庭养老结构风险重重,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现代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女儿养老因其现实可行性得到共鸣。然而传统从夫(父)居、男性继承制、...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的"倒金字塔式"家庭养老结构风险重重,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现代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女儿养老因其现实可行性得到共鸣。然而传统从夫(父)居、男性继承制、女性经济依附、性别角色期待等社会性别伦理规范阻碍着女儿养老进程;实际生活中女儿养老又面临着婚居方式多样、通婚半径扩大、养老资源匮乏、家庭经济压力增大等现代因素的制约。提出通过家庭代际良性互动、女性社会地位逐步提升、养老文化多元发展、社会政策法律法规保障等来促进女儿养老。女儿养老有助于扩大家庭养老的方式,提升家庭养老质量;并促进两性平等发展及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养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制度 女儿养老 计划生育 孝文化 两性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夏族性别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 被引量:18
5
作者 杜芳琴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47-52,共6页
以周礼为代表的华夏性别制度是伴随父系制对母系制的取代、父系制发展成父权制而形成的,其最突出特点是阶级和性别的双重等级;第二个特点是家国同构性;而以家庭为本位注重整体,以阴阳平衡论为理论基础。
关键词 性别制度 华夏族 性别关系 父权制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制 嫡长子继承制 婚姻制度 妇女研究 社会性别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级中的合和:西周礼制与性别制度 被引量:3
6
作者 杜芳琴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4期205-210,共6页
从大约公元前 1 1世纪周武王率领周部族灭商定都镐京建立了周王朝 ,到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这一段历史时期史称“西周”(又称“宗周”)。西周是中国文明史和华夏制度文明建设的滥觞时期。“周礼” ,被视为华夏制度文明之圭臬 ,... 从大约公元前 1 1世纪周武王率领周部族灭商定都镐京建立了周王朝 ,到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这一段历史时期史称“西周”(又称“宗周”)。西周是中国文明史和华夏制度文明建设的滥觞时期。“周礼” ,被视为华夏制度文明之圭臬 ,而社会性别制度是其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将考察周礼和社会性别制度的内容及其关系 ,追溯形成周代社会性别制度的历史文化与思想渊源 ,并适当兼顾考证性别制度运行中的性别关系 ,以期得到一幅对西周时期华夏族社会性别制度起源、构成和运作施行的比较完整的图画。由于受文章篇幅限制 ,不得不舍弃大量的例证引文 ,希望能在有关的著作弥补。在研究方法和材料方面 ,注重文献和考古成果的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 西周 礼制 周礼 社会性别制度 性别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毕婚族”现象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婕 杨娟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4-46,共3页
"毕婚族"是高校中的一个新的族群。"毕婚族"中女大学生占多数的现象反映着我国社会性别制度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开始了从传统的男尊女卑向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的转变,但市场经济... "毕婚族"是高校中的一个新的族群。"毕婚族"中女大学生占多数的现象反映着我国社会性别制度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开始了从传统的男尊女卑向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的转变,但市场经济改革使这一转变面临着新的障碍。"毕婚族"的出现正是女大学生面对社会性别制度倒退的一种反应。解决"毕婚族"等现象的根本措施在于推进两性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的建立:发挥政府在社会性别制度建立中的决定性作用,普遍开展高校社会性别教育、培养大众媒体的社会性别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制度 “毕婚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别的界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慧英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152-155,共4页
该文论述了近年来国际社会兴起的一个崭新概念 :社会性别的界定、社会性别背后隐含的权力关系、社会性别的平等权利 ,向人们提供一个认识人类自身的新视角。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权力关系 界定 平等权利 性别观念 社会性别制度 基本权利 非基本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妇女社会地位的边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燕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4-107,共4页
直接或间接导致我国社会转型期妇女社会地位边缘化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建构与主观认同两个方面,即劳动的性别分工、社会性别分层与科层制社会结构、性别权力关系市场化、法律政策规定的性别视角缺乏以及女性对社会性别文化的认同、女性价... 直接或间接导致我国社会转型期妇女社会地位边缘化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建构与主观认同两个方面,即劳动的性别分工、社会性别分层与科层制社会结构、性别权力关系市场化、法律政策规定的性别视角缺乏以及女性对社会性别文化的认同、女性价值观形成与自我期待等等。扭转妇女社会地位边缘化的对策是:完善市场经济,调整家庭分工,提高妇女科学文化素质,构建社会性别文化的新形态和新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妇女地位 性别文化 性别分工 社会性别制度 女性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学的内容与目标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政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妇女学不是把妇女看作问题 ,而是以妇女成为主体向男性中心的知识体系提出问题时产生的。妇女学的核心理论是社会性别。分析研究各个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社会性别制度的变迁 ,社会性别话语的变化 ,社会性别等级制同阶级、种族、族裔等... 妇女学不是把妇女看作问题 ,而是以妇女成为主体向男性中心的知识体系提出问题时产生的。妇女学的核心理论是社会性别。分析研究各个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社会性别制度的变迁 ,社会性别话语的变化 ,社会性别等级制同阶级、种族、族裔等的交叉关系 ,社会性别同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特定社会性别制度对男女的规范 ,性文化的变迁 ,妇女在各个领域的活动经历等等 ,是妇女学的主要内容。妇女学的目标是以新的认识论认识人类社会 ,并在此基础上参与改造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学 妇女研究 跨学科 社会性别制度 社会性别话语 社会性别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