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马克思商品市场价值理论的再探讨 |
刘先
魏传帅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论供给价值和需求价值对商品价值量的现实决定——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决定原理 |
许成安
王家新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3
|
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与产能过剩——一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
谢地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4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节 |
曹家为
|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5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新议 |
郑怡然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6
|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与价值决定——兼与陈振羽先生商榷 |
张素芳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7
|
从方法论的角度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丛松日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1 |
2
|
|
8
|
再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郑怡然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9
|
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推导的供求曲线模型 |
杨继国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0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双重含义”之我见 |
韩凤来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1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双重含义论质疑——与姜启渭先生商榷 |
王虎林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2
|
对于“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新认识 |
张昆仑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3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与个别 |
丛松日
|
《山东经济》
|
2005 |
3
|
|
14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种新的解说 |
杨青龙
伍世安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5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表现是两个不同范畴——基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种意义”的逻辑判断 |
崔占峰
王丞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与个别 |
丛松日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7
|
论价值决定的终极蕴涵──也谈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杨金玉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8
|
坚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论 |
韩锴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4 |
0 |
|
19
|
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的关系 |
郑克中
|
《学习与探索》
|
1984 |
0 |
|
20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业结构的调节 |
曹家为
|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