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儒家文化系统下社会心理结构的偏好选择——源于阿罗悖论的启示 |
谷继建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1
|
|
2
|
试论师生交往的社会心理结构 |
陈枚
|
《心理学报》
|
1986 |
6
|
|
3
|
音乐审美趣味特点的社会心理观照 |
邹建林
彭晓凤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6
|
|
4
|
对于古老土地的沉思——赵本夫小说民族心理结构的呈现 |
费振钟
王干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6 |
1
|
|
5
|
史学研究应重视社会心理分析 |
周义保
|
《安徽史学》
|
1987 |
1
|
|
6
|
论党政机关干部社会心理的优化 |
王昌义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7
|
《社会变革中的社会心理与价值观》 |
|
《学习与实践》
|
1988 |
0 |
|
8
|
无意识社会心理再探 |
李海荣
|
《学术论坛》
|
1988 |
0 |
|
9
|
试论历史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
胡波
|
《学习与探索》
|
1988 |
4
|
|
10
|
明代诗文研究的新成果——读黄卓越著《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 |
段江丽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1
|
试论影响师生关系的若干因素 |
李谨瑜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7
|
|
12
|
抗拒与变迁: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多维透视 |
田文林
|
《阿拉伯世界》
|
2001 |
6
|
|
13
|
论李杭育的艺术光点——对当代小说审美特点的思考 |
梁旭东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5 |
1
|
|
14
|
论《老张的哲学》的艺术追求 |
任广田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15
|
危机·挑战·希望 |
姚勇
|
《科技进步与对策》
|
1985 |
0 |
|
16
|
警惕“官民疏离”的生活方式 |
石勇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