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要重视计划生育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
1
作者 陈群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1-32,34,共3页
计划生育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必然存在各种社会心理反映。社会心理学把人的社会行为划分为相符行为和独特行为两类。所谓相符行为是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独特行为则相反。我国推行计划生育,要求人们按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规... 计划生育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必然存在各种社会心理反映。社会心理学把人的社会行为划分为相符行为和独特行为两类。所谓相符行为是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独特行为则相反。我国推行计划生育,要求人们按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规定,来选择自己的社会行为。但从目前农村的情况看,不少人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的政策、法规存在差距。所以,有必要把计划生育方面的相符行为中,除自觉自愿外的从众、顺从、服从三种社会心理现象,作一番分析。把社会心理研究中,由社会影响创造相符行为环境的规律,引入计划生育工作,正确地认识和运用计划生育中的社会影响因素,创造产生计划生育相符行为的环境,促进我国的人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协会 社会心理现象 从众行为 计划生育工作 服从行为 人口控制 生育意愿 社会 节育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社会心理学问题初探
2
作者 王曙光 《社会科学研究》 1985年第4期107-108,共2页
当前对青年的研究不外乎是从两个方面开展的。一是与青年外观的行为活动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二是青年自身内部的心理活动。然而在这后一个方面过去往往着重于从普通心理学的意义上对个体青年的研究,也就是说更侧重于研究个体的青年在感... 当前对青年的研究不外乎是从两个方面开展的。一是与青年外观的行为活动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二是青年自身内部的心理活动。然而在这后一个方面过去往往着重于从普通心理学的意义上对个体青年的研究,也就是说更侧重于研究个体的青年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和个性等心理过程及其心理的生理机制这些方面的问题。事实上,青年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他们作为社会的成员同样是多种社会角色的承担者。在他们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必然形成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从而也就必然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社会心理现象,如青年的社会知觉、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相符行为、从众行为、互动行为、模仿、暗示、感染、社会舆论和集体的心理气氛等等。由此可见,对青年心理活动的研究,远不止是一个普通心理学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问题。一般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 青年生活 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态度 心理活动 普通心理 社会动机 生理机制 互动行为 心理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因素与科技创造
3
作者 王极盛 《心理学探新》 1987年第1期34-41,共8页
科技创造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因此科技创造受社会制约。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创造活动总是与社会相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造间接或直接地反映社会的要求与需要。社会舆论与社会风尚,人际关系,学术心理因素,爱情与婚姻心理等社会心理... 科技创造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因此科技创造受社会制约。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创造活动总是与社会相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造间接或直接地反映社会的要求与需要。社会舆论与社会风尚,人际关系,学术心理因素,爱情与婚姻心理等社会心理现象,对科技创造都产生一定的影响。科技工作者如能了解社会心理现象对科技创造的作用,能够有意识地接受某些社会心理现象对科技创造的积极作用,防止与克服某些社会心理现象对科技创造的消极影响,这将会提高科技创造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科技创造 社会心理因素 创造性思维 社会心理现象 人际关系 爱情与婚姻 创造性想象 创造力 社会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心理范畴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桂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1-35,共5页
社会心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它在社会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仅就社会心理的涵义、内容及其本质特征作一初步探讨。社会心理的涵义什么是社会心理?如何规定社会心理范畴?对此问题我国学术界很少讨论。... 社会心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它在社会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仅就社会心理的涵义、内容及其本质特征作一初步探讨。社会心理的涵义什么是社会心理?如何规定社会心理范畴?对此问题我国学术界很少讨论。国内有些论著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普列汉诺夫的有关论述,把社会心理看作是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并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全部的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都包含于社会心理之中。这不仅扩大了社会心理的内涵,而且也不符合经典作家的原意。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对社会心理作过专门论述,甚至没有直接使用过“社会心理”一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普列汉诺夫第一次提出社会心理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 社会生活 经济心理 实践活动 人与人 历史唯物主义 精神活动 心理特征 日常生活经验 社会心理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社会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月明 《心理学探新》 1986年第4期48-53,共6页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必须汲取邻近科学的成果。社会心理学的全部原理、原则都可用于了解分析人的思想,强化与改变人的思想,树立人的新思想。因此,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开创新局面的需要。
关键词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应用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现象 发展变化 政治工作科学化 思想政治工作者 动机 社会 新思想 心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刍议 被引量:2
6
作者 章志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8-74,共7页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想源远流长,而成为独立学科则是近代的事。通常人们把1924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 F.H.)出版《社会心理学》一书,看作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心理学在西方的进展颇为迅速,...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想源远流长,而成为独立学科则是近代的事。通常人们把1924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 F.H.)出版《社会心理学》一书,看作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心理学在西方的进展颇为迅速,它不仅有独自的传统论题,而且出现不少引人注目的理论和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社会心理 我国教育 教育心理 社会因素 家庭 儿童 学校 社会心理现象 群体心理 社会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学座谈纪实 被引量:1
7
《心理学报》 1986年第1期88-99,共12页
孙晔 今天心理学报编辑部邀请北京地区部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前来参加一次座谈会,讨论一下“如何开展我国社会心理学研究”问题。首先我代表编辑部向到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
关键词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现象 心理学理论 指导思想 研究工作 实际问题 四化建设 研究成果 社会现实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克明 《人口学刊》 1988年第2期53-56,共4页
人们在计划生育工作的相互交往中,彼此会发生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连锁性的心理反应,成为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些心理现象,如。模仿、流行、舆论、暗示、竞赛等,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人们在计划生育工作的相互交往中,彼此会发生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连锁性的心理反应,成为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些心理现象,如。模仿、流行、舆论、暗示、竞赛等,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把群众性的社会心理同计划生育的政策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模仿‖模仿,是指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其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相类似。模仿是再现他人的一定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这些特征、行为方式的特点还同时具有一定的合理的情绪倾向性。模仿的基础是榜样的影响。在榜样的影响下,人们不仅掌握最简单的活动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工作者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实行计划生育 社会心理现象 行为方式 竞赛条件 群众性 节制生育 模仿 心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向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85-92,共8页
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拉开了长期掩蔽着社会历史有机体的帷幕,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了历史观上的“哥白尼革命”。唯物史观理论不仅要说明社会历史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还要从横断面上揭示社会有机体的复杂结构,... 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拉开了长期掩蔽着社会历史有机体的帷幕,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了历史观上的“哥白尼革命”。唯物史观理论不仅要说明社会历史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还要从横断面上揭示社会有机体的复杂结构,对前者的正确说明甚至依赖于对后者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从生产力、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三个方面及其内在关系,恢宏地叙述了社会历史的一般结构。由于历史本身的制约,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理论的论述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尤其是对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是不均衡的。一些细节尚不清楚。他们当时研究的“重点放在从作为基础的经济事实中探索出政治概念、法权观念和其它思想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所制约的行动,”他们常常不得不强调被唯心主义者否认的主要原则,“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预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虽然恩格斯晚年作了重要补充,但也仅是一般原则的论述,还未来得及详细分析和进一步条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 思想体系 宗教 认知定势 经验认识 意志因素 社会存在 内化 社会心理现象 群体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心理效应
10
作者 舒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5-59,共5页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心理效应,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与成败密切相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关系1、认识这一关系的意义政治体制由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两部分构成。如果单纯地进行物质形...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心理效应,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与成败密切相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关系1、认识这一关系的意义政治体制由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两部分构成。如果单纯地进行物质形态因素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调适 政治体制改革 角色期望 社会心理现象 物质形态 双向效应 道德心理 社会态度 承受力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社会心理学会召开年会暨学术讨论会
11
作者 刘若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4期53-53,共1页
省社会心理学研究会于1989年11月25日在南京召开了以"教育与社会心理学"为主题的198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有四十多人到会,收到论文15篇.会议开始时,省社科联秘书长赵杰在讲话中传达了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希望社会... 省社会心理学研究会于1989年11月25日在南京召开了以"教育与社会心理学"为主题的198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有四十多人到会,收到论文15篇.会议开始时,省社科联秘书长赵杰在讲话中传达了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希望社会心理学会加强对各阶层社会心理的调查研究,为促进全社会的经济稳定、政治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教授在讲话中指出社会心理学的前途是光明的,社会心理学要对重大社会问题上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现象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研究 学术讨论会 教育与社会 社会心理现象 心理学家 调查研究 政治稳定 经济稳定 社会问题 社科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总结(续)
12
作者 E.B.肖洛霍娃 苏辛 +1 位作者 黄希廷 时勘 《心理科学进展》 1985年第3期71-78,共8页
集体的社会心理学问题社会主义竞赛,适应,社会心理气氛在社会心理学研究室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集体以及其中某些社会心理现象的实践,占着重要地位。在探讨集体的心理学问题上,K.K.普拉东诺夫作出了重要贡献。它考察了... 集体的社会心理学问题社会主义竞赛,适应,社会心理气氛在社会心理学研究室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集体以及其中某些社会心理现象的实践,占着重要地位。在探讨集体的心理学问题上,K.K.普拉东诺夫作出了重要贡献。它考察了群体和集体的一般理论问题,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以及表达它们的术语的系统。集体的理论,自然,要决定于对社会心理学对象的理解。普拉东诺夫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学研究 心理气氛 心理学发展 集体 心理学问题 重要地位 竞赛 社会主义 社会心理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学对语言研究的贡献
13
作者 C.弗雷泽 R.谢勒 +1 位作者 赵帆声 王庆祥 《心理学探新》 1985年第2期74-79,共6页
在谈及语言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时,恩格尔康普指出:人们可能认为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的和文化修养的现象,同时,社会行为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包括语言行为。①恩格尔康普进而论述说,事实却远非人们所... 在谈及语言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时,恩格尔康普指出:人们可能认为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的和文化修养的现象,同时,社会行为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包括语言行为。①恩格尔康普进而论述说,事实却远非人们所期望的那样,语言心理学(the psychogy of languag(?)0,或叫做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目前好象很少发生联系。为了大体上搞清这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恩格尔康普曾对语言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目录及索引做过一番考查。结论是很清楚的:语言心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社会心理 语言心理 语言研究 语言行为 心理语言学 恩格尔 六十年代 重要性 相互影响 社会心理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专题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彦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4,共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具有引领和整合作用。我们党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升,积极促进社会大众的认同。但由于价值观、信仰是涉及人们内心深层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具有引领和整合作用。我们党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升,积极促进社会大众的认同。但由于价值观、信仰是涉及人们内心深层的概念,当前人们在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思想上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少数先进分子的事情,与自己的生活无关,更对意识形态的“灌输”产生严重的“心理拒斥”现象。认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没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法内化为价值观主体的观念并形成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驱动力的研究意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动力系统中动机的“诱因”、“动因”及“场”等进行梳理和把握,使客观存在的内外部驱动力量转化为认同动机,使认同成为主体自觉。笔者在本文抛砖引玉,就教于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动力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心理现象 多元文化 社会大众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青少年逆反心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智灵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58-58,共1页
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以及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表现更是十分突出。
关键词 逆反心理 青少年 社会心理现象 成长时期 意识觉醒 心理成熟 生理成熟 心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决策中的“团体迷失”现象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耀武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7-38,共2页
“团体迷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和思维方式,是指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体内部成员为了达成一致性,势必压抑或者放弃某种客观务实的立场,从而否定其他可能的选择方案,最终造成错误的决策。在现实中,个别党委委员常常会在决策时... “团体迷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和思维方式,是指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体内部成员为了达成一致性,势必压抑或者放弃某种客观务实的立场,从而否定其他可能的选择方案,最终造成错误的决策。在现实中,个别党委委员常常会在决策时不知不觉地陷入“团体迷失”的怪圈,或过分相信一把手的决心和意志,或不愿坦承自己与主要领导的意见相左,抑或认为即便将来出了问题自己也不会承担多大的责任,因而往往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不作为,致使党委做出不利的决策,使得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蒙受一定的损失。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各级党委应特别注意发现“团体迷失”的萌芽,避免走入“团体迷失”的怪圈,确保决策科学、合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决策 迷失 预防 社会心理现象 党委委员 思维方式 社会发展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社会性“精神疲软”
17
作者 张同基 陈通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14,共6页
一、什么是“精神疲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流行着一种病态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人们所称的“精神疲软”现象。所谓精神疲软,其具体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精神状态不振作,对改革的态度由热变冷,对社会公共生活... 一、什么是“精神疲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流行着一种病态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人们所称的“精神疲软”现象。所谓精神疲软,其具体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精神状态不振作,对改革的态度由热变冷,对社会公共生活(特别是政治事物)由热情支持参与变为冷漠不关心、不愿参与、乃至回避的态度;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既缺乏兴趣和热情,也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心态疲惫、慵倦,行为懒散、怠惰,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感到提不起劲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状态 具体表现 社会 社会成员 社会生活 社会公共生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环境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观现象及围观者——心里探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文秀 《社会》 1988年第6期37-38,共2页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民族和社会感染上了这么一种流行性“疾病”:某处稍有风吹草动,立即就会招引来众多的围观者。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关键词 社会感染 流行性 探源 文化观念 思想 民族 社会心理现象 理性情感 特定情境 社会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兼同《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商榷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团英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47-49,共3页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虽然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社会心理现象,却是民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深入研究和探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不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发展与消亡的客观规律,而且有助于我们搞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虽然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社会心理现象,却是民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深入研究和探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不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发展与消亡的客观规律,而且有助于我们搞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工作,进一步增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民族工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民族发展 共同繁荣 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 社会心理现象 民族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中的“老大”现象透视
20
作者 丁祖荣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20,共2页
或许出自大学生情感交流的需求,莘莘学子模仿社会人结成各种利益网络的现象时有发生,"老大"现象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校园中的"老大"现象,是指大学生排行以及因排行而引起的种种社会心理现象.如宿舍成员从老大... 或许出自大学生情感交流的需求,莘莘学子模仿社会人结成各种利益网络的现象时有发生,"老大"现象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校园中的"老大"现象,是指大学生排行以及因排行而引起的种种社会心理现象.如宿舍成员从老大到老么的按年龄的排行,宿舍成员相应地获得一定的地位和角色所赋予的意义,其思想和行为一定程度上受此支配.这种自然排行的小群体,有时也诱发了诸多事端.当宿舍的老么在外生事时,那全宿舍自老大以下的哥们就会义不容辞为挽回面子,担当保护责任而站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级大学生 宿舍成员 小群体 排行 社会心理现象 利益网络 模仿社会 保护责任 角色 正式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