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
作者 苗莹莹 李旻玥 徐晖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49,60,共5页
构建科学系统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为精准评价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量化参考依据。通过文献政策分析、质性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并筛选一、二、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结果,通过文献政策分... 构建科学系统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为精准评价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量化参考依据。通过文献政策分析、质性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并筛选一、二、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结果,通过文献政策分析初步形成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的原始指标池;通过质性访谈补充1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指标并确定权重,专家积极系数为9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9,其中判断依据为0.93,熟悉程度为0.85,最终形成精确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60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紧密结合国家政策要求,构建过程科学严谨,层次清晰,可操作性强,适用于省、市、区县三级阶段性考核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建设标准 德尔菲法 指标体系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贯彻好“六个必须坚持” 被引量:7
2
作者 白学军 章鹏 +2 位作者 李士一 杨海波 李馨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既是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既为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指明了方... 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既是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既为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指明了方向,又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和正确路径。本文论述了如何通过贯彻落实“六个必须坚持”开展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六个必须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31
3
作者 伍麟 刘天元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81,共7页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缓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然而,从当前的具体实践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还面临着思想认知陈旧、人才储备不足、服务模式不优、权责分工...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缓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然而,从当前的具体实践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还面临着思想认知陈旧、人才储备不足、服务模式不优、权责分工不清、经费支持欠缺的现实困境。因此,政府应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合理确定服务对象,搭建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制定“三位一体”的服务机制,开发智慧化的社会心理监测系统,完善各项保障措施,以此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治理 社会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悬浮到下沉: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基于江西省三个试点县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廖晓明 顾宇娇 李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8,共8页
农村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扎根基层的重要场域,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江西省三个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特点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覆盖率高,但大多处于... 农村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扎根基层的重要场域,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江西省三个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特点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覆盖率高,但大多处于“空置”状态;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紧缺,且多数处于“悬浮”状态;农村社会心理服务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并未“下沉”到农民生活中。主要受三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定位、功能以及嵌入形式与村民接受的吻合程度的影响。对此,结合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以及风俗习惯,从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平台建设、服务内容以及工作模式方面提出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田野调查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突发事件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笔会) 被引量:27
5
作者 许燕 伍麟 +8 位作者 孙时进 吕小康 辛自强 钟年 彭凯平 周明洁 栾胜华 郭永玉 王俊秀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31,共31页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更是一种社会治理体系。心理学研究成果既可以直接为民众提供心理服务,提高民众幸福感和积极心态,也可以为风险应对、公共突发事件...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更是一种社会治理体系。心理学研究成果既可以直接为民众提供心理服务,提高民众幸福感和积极心态,也可以为风险应对、公共突发事件防控提供有力的支持,辅助民众和政府部门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凸显了民众对心理学知识的需求与认同。随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新格局的显现,心理学各种功能将会充分展现于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后疫情时代将会整合资源发挥其完整功效,深度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更多的专业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突发事件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整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政策逻辑、建构策略与基本内核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俊秀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1,共7页
根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政策逻辑,分析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构的策略应该采取研究视角、学科体系和研究取向等的多重整合,包括个体、情境和社会视角的整合,基础学科和应用... 根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政策逻辑,分析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构的策略应该采取研究视角、学科体系和研究取向等的多重整合,包括个体、情境和社会视角的整合,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整合,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整合。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核心,整合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治理的机制和过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在建构影响社会发展的心理环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构需要社会发展的视角,应该探索社会发展心理学的路径来承担整合学科体系和社会治理实践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治理 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看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卢俊 陈成文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147,共6页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一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特定组织机构与社会力量为解决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针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心理监...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一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特定组织机构与社会力量为解决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针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心理监测、引导、问题化解和危机应对等干预活动的一种社会治理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舞台:它搭建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平台,拓展了社会工作的应用功能,提升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扩大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工作 专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嵌入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效应及其限度——基于西县信访治理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山 兰庆庆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期127-135,共9页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理念开始由强制管理转向顾客服务,化解结构由单兵突进转向整体联动,化解技术由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评估。但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中还...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理念开始由强制管理转向顾客服务,化解结构由单兵突进转向整体联动,化解技术由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评估。但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中还存在道德风险、目标异化、工具失灵等困境。因此,只有规范治理规则,实现治理主体无缝隙对接,保证地方政府与社会心理服务组织的良好互动,才能实现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取得良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治理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创新 被引量:9
9
作者 苗芃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127,共9页
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基础工程不够牢固、机制路径不够健全、平台支撑不够完善等瓶颈制约,需要以创新思路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以理... 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基础工程不够牢固、机制路径不够健全、平台支撑不够完善等瓶颈制约,需要以创新思路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以理论基础、学科支撑、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基础工程建设,构建“横向纵向深向”统筹推进的“三维”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支撑平台建设,并促进其与社会治理体系其他体制机制的衔接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治理 社会心态 统筹推进 平台支撑 衔接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与现实困境——基于河南W县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伍麟 刘天元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93,共8页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化解当前社会矛盾、培育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迫切需要,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环节,更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财政和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境下,W县政府结合县域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化解当前社会矛盾、培育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迫切需要,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环节,更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财政和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境下,W县政府结合县域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路径;但也面临政府购买服务的窘境和技术下乡“水土不服”、政府雇员游离在外、横向县直部门间嵌入不足、精英俘获有限资源、平台建设趋向“摊大饼”的困境,这些现实问题普遍存在于政府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因此,各地政府在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应因地制宜,动态调整,主动渐进地修正与完善路径缺陷,从而规避治理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治理 技术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治理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8
11
作者 伍麟 曾胜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95,共8页
社会主要矛盾折射自我认知的社会心理分化、社会治理体系缺乏对个体社会心理的关注、个体化时代到来打破传统与现代的心理联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包括社会心态的认知转变、治理场域变迁以及关系结... 社会主要矛盾折射自我认知的社会心理分化、社会治理体系缺乏对个体社会心理的关注、个体化时代到来打破传统与现代的心理联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包括社会心态的认知转变、治理场域变迁以及关系结构调整等系列过程。在探索实践过程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依然存在地域发展同质化、内生动力不足、预期偏差等问题。社区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场域,应着眼于社区的空间优势,紧贴社区的生动实际,开展基层社会心理建设,而这也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治理逻辑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区社会心理服务 治理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技术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伍麟 杨旸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1,共6页
在社会急剧转型、快速城镇化变迁等背景下,中国农村出现了熟人社会公共性弱化、老年人精神孤独、留守和托管儿童心理成长发生偏差、青年农民婚恋观改变等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心理技术的应用对于了解和... 在社会急剧转型、快速城镇化变迁等背景下,中国农村出现了熟人社会公共性弱化、老年人精神孤独、留守和托管儿童心理成长发生偏差、青年农民婚恋观改变等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心理技术的应用对于了解和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现代技术与传统社会的不相适应、政府行政与机构技术的信息错位、技术逻辑与制度逻辑嵌合度不够、外生技术退出与内生力量不足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心理技术下乡,与农村生活世界相契合,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促进心理技术与传统秩序融合,创新心理服务宣传方式与内容,加快内生性技术力量的成长,使心理服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技术下乡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技术与制度 农村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贵伦 郭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76-78,共3页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牢牢把握明晰内涵特征、找准功能定位、创新实现路径三个着力点,在大力...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牢牢把握明晰内涵特征、找准功能定位、创新实现路径三个着力点,在大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上下功夫,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求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治理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谷雨 张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93,共3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充分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治自觉和天然优势。高校应当抓住在“心理抗疫”中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的实践契机,从提升价值理念、打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充分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治自觉和天然优势。高校应当抓住在“心理抗疫”中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的实践契机,从提升价值理念、打造人才队伍、明确服务内容、拓宽实现途径等方面着手,创新思路、优化资源,探索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治心”--兼论心理学如何服务社会治理 被引量:14
15
作者 汪新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79,共9页
“治心”泛指利用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与技术进行国家治理,尤其是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素来重视通过心态秩序的建设促进社会秩序的完善,以使社会不断臻于善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提出,则为心理学入场社会治理提供了战略机... “治心”泛指利用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与技术进行国家治理,尤其是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素来重视通过心态秩序的建设促进社会秩序的完善,以使社会不断臻于善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提出,则为心理学入场社会治理提供了战略机遇。通过强调心理学的治理功能而不断拓展心理学的学科边界,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主要方向凝聚学科力量进行治理专题研究,充分利用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的办学空间为社会心理服务和社会治理培养更多人才,多举措创建心理学服务社会治理的便利条件与友好氛围,可更好地促进心理学服务社会治理展开“治心”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心 心态秩序 社会治理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疫情应对中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世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往往容易对公众造成较大的心理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社会心理服务受到高度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文章对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心理援助的中央精神及相关政策要求、社会心理服务的总体开展情况等进... 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往往容易对公众造成较大的心理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社会心理服务受到高度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文章对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心理援助的中央精神及相关政策要求、社会心理服务的总体开展情况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心理援助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建设与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协同,打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名片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鹏 蔡超群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3,共4页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探索实施“138心理化教育模式”,分别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着手,构建校内外多系统协同的学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一方面,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合作网络,拓宽心育实施途径和资源渠道,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探索实施“138心理化教育模式”,分别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着手,构建校内外多系统协同的学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一方面,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合作网络,拓宽心育实施途径和资源渠道,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建立高心理风险学生预警干预机制,形成“测评-建档-咨询服务-转介”工作流程,打造医教结合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新格局。同时通过夯实政府主体责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进行成果宣传推广等举措,不断提升学生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心理化教育 医教结合 家校社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态研究的学术谱系与主要议题 被引量:14
18
作者 汪新建 姜鹤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6,共8页
梳理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视角下的社会心态研究,从学术谱系和理论渊源、概念结构、测量路径、生成机制、主要议题等方面归纳了现有社会心态研究的成果。已有研究的共识体现在社会心态具有宏观性、动态性、突生性的特征,并具有多层次... 梳理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视角下的社会心态研究,从学术谱系和理论渊源、概念结构、测量路径、生成机制、主要议题等方面归纳了现有社会心态研究的成果。已有研究的共识体现在社会心态具有宏观性、动态性、突生性的特征,并具有多层次的结构;社会心态的时代特征与变迁历程、不同阶层心态的调查研究以及社会心态培育路径构成了既往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如何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推进社会心态研究的深入,并恰当展示对国家治理的政策价值,仍有待进一步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态 中国体验 学术谱系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态治理的元理论思考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吕小康 付春野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82,共10页
社会心态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依据其主导价值理念对妨碍或促进国家意志实现和社会秩序缔结的社会心态内容进行治理的全过程.区别于其他主题的治理,它具有治理对象的非实体性、治理领域的去中心性、... 社会心态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依据其主导价值理念对妨碍或促进国家意志实现和社会秩序缔结的社会心态内容进行治理的全过程.区别于其他主题的治理,它具有治理对象的非实体性、治理领域的去中心性、治理工具的不确定性和治理绩效的难测度性等难点,使得现有社会心态治理存在心理浪漫主义、制度浪漫主义、工程浪漫主义和技术浪漫主义等误区.从社会心态治理的定位目标、路径工具、理论学说、实践反思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思考现有社会心态治理理论准备与实践结果的成效与不足,是不断丰富国家治理的理论学说库与治理工具箱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态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