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助人不乐现象归因分析与社会德育管理导向问津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保强 滕秀芹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56,共5页
中国自古就有助人为乐的高尚民风,遗憾的是,而今时有助人不乐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有伦理规范不整、道德教育缺失、管理监控相对滞后等诸多方面。鉴于此,明确现实社会的道德内核、加强普世伦理的宣传教育、完善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保障... 中国自古就有助人为乐的高尚民风,遗憾的是,而今时有助人不乐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有伦理规范不整、道德教育缺失、管理监控相对滞后等诸多方面。鉴于此,明确现实社会的道德内核、加强普世伦理的宣传教育、完善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保障机制,理应成为社会德育管理的客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人不乐 归因 社会德育 公平 普世伦理 道德回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德育活动应把握的基点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迴斓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3-185,共3页
社会德育活动是全方位的终身性活动,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德育活动的核心目标,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要使社会德育活动能全面深入并有效地开展下去,当下社会德育活动构建应把握的基点应是:以人为本、活动和交往、与... 社会德育活动是全方位的终身性活动,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德育活动的核心目标,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要使社会德育活动能全面深入并有效地开展下去,当下社会德育活动构建应把握的基点应是:以人为本、活动和交往、与时俱进、效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大报告 社会德育活动 基点 全面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师大附中学校、家长、社会德育协会成立
3
作者 张健 李传武 李永惠 《当代教育科学》 1992年第4期41-41,共1页
日前,山东师大附中学校、家长、社会德育协会成立大会在山师附中举行、山东师大党委、省、市教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大会并讲了话。山师附中一向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德育领先,治学严谨,全面发展”的治校方针,近年来还注意了从... 日前,山东师大附中学校、家长、社会德育协会成立大会在山师附中举行、山东师大党委、省、市教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大会并讲了话。山师附中一向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德育领先,治学严谨,全面发展”的治校方针,近年来还注意了从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加强德育工作。学校建立起一大批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内开设了劳动技术教育课等,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德育 社会实践基地 劳动技术教育 国情教育 中学德育工作 在山 创新局面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联动的德育体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文苗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56-57,共2页
德育集社会性、时代性和家庭性于一体,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特有方式,是社会得以延续与运行的基础与保障。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联动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共同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水平,不仅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而且... 德育集社会性、时代性和家庭性于一体,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特有方式,是社会得以延续与运行的基础与保障。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联动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共同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水平,不仅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而且也具有强烈的社会紧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德育 学校德育 社会德育 德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模式及其体系构建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忠孝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127,共5页
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模式作为一种结构体系和范型,有利于指导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对于推进高校德育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组织领导与管理,参与要素与作用,目标、内容与形式,实践方式与方法,结果反馈与评价等多... 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模式作为一种结构体系和范型,有利于指导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对于推进高校德育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组织领导与管理,参与要素与作用,目标、内容与形式,实践方式与方法,结果反馈与评价等多个层面构建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模式及其体系,突出实践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社会 大学生 实践 模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五年来高校德育社会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忠孝 孙丽丽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6期17-20,共4页
高校德育社会化研究是高校德育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德育社会化问题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并逐渐走进学术研究的视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高校德育社会化的内涵、必然性、存在的问题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的... 高校德育社会化研究是高校德育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德育社会化问题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并逐渐走进学术研究的视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高校德育社会化的内涵、必然性、存在的问题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深化高校德育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社会 德育理论 德育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管理的社会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卞莉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6-98,共3页
高校的德育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高校德育教育领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德育教育难以适应时代的步伐。文章从理论入手并结合实践对高职院校的德育社会化的概念、意义及途径进行了论述,以期为高职院校... 高校的德育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高校德育教育领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德育教育难以适应时代的步伐。文章从理论入手并结合实践对高职院校的德育社会化的概念、意义及途径进行了论述,以期为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德育社会 重要性 现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的精神实质与时代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陶陶 付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33,共3页
立德树人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根本问题的本质要求,是把教育事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基于对习近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溯源进行探析,从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起源、中共近几代领导人的继承发展角度出发,... 立德树人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根本问题的本质要求,是把教育事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基于对习近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溯源进行探析,从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起源、中共近几代领导人的继承发展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在"立德"与"树人"理念下的精神实质与深刻内涵,从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德、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立传承红色基因之德、立修身向善与勇于担当之德四方面塑造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凝练习近平德育思想在丰富人才培养目标、指明德育工作方向等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鲜明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 立德树人思想 理论溯源 精神实质 时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德育社会化实践行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程红兵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5,17,共5页
当下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知识化现象,过于抽象、狭陲、静止,是一种知识思维方式,因而活力不足,效率低下。开展学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学生与社会交往的生命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模拟,让学生尝试参与社会活动;通过... 当下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知识化现象,过于抽象、狭陲、静止,是一种知识思维方式,因而活力不足,效率低下。开展学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学生与社会交往的生命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模拟,让学生尝试参与社会活动;通过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走向社会,把社会的德育元素引进学校,开展一系列与社会有关的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社会 社会模拟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德育的理论思考
10
作者 贾英杰 齐炘 《教育科学》 1988年第3期9-13,共5页
多年以来,我们学校德育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解之上,只考虑到我们的国体,没有或者很少考虑我们的国情,没有意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应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德育理论,并使它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德育理论的一个... 多年以来,我们学校德育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解之上,只考虑到我们的国体,没有或者很少考虑我们的国情,没有意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应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德育理论,并使它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德育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我们以前还不能从理论上提出这个命题,那么随着我们对社会主义自身认识的深化,我们几十年来一直比较僵化的德育思想,也应该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我们的德育不能仅仅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出发,而应该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的德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 德育理论 理论思考 德育思想 理论框架 社会发展 自身认识 社会主义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终身德育三种理论模式及其特征分析——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
11
作者 刘爱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4-48,共5页
终身德育理论最早由西方学术界提出,旨在运用分阶段的、贯穿人一生的道德教育解决由于社会变迁、人自身发展所引发的阶段性的道德困境,以适应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诉求。终身德育在长期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 终身德育理论最早由西方学术界提出,旨在运用分阶段的、贯穿人一生的道德教育解决由于社会变迁、人自身发展所引发的阶段性的道德困境,以适应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诉求。终身德育在长期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西方终身德育理论模式。其中,保罗·朗格朗的社会学习终身德育模式、彼得·贾维斯的实用主义终身德育模式和莫尔·莱斯特的人本主义终身德育模式最具代表性,它们共同体现了终身德育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即阶段性、生活性、人本性和社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西方 终身德育理论 保罗·朗格朗社会学习终身德育模式 彼得·贾维斯实用主义终身德育模式 莫尔·莱斯特人本主义终身德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育人环境,建立社会主义德育新格局的思考
12
作者 朱厚荣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8期45-46,共2页
建立社会主义德育新格局,须从组织框架上完善新结构,增加德育能量的投入,兴办区域性德育整体工程。建立社会主义德育新格局,是一个宏伟目标,是一项从体制上革故鼎新的整体工程,是一项由各方各面协调配合的共同的战略事业。李铁映同志最... 建立社会主义德育新格局,须从组织框架上完善新结构,增加德育能量的投入,兴办区域性德育整体工程。建立社会主义德育新格局,是一个宏伟目标,是一项从体制上革故鼎新的整体工程,是一项由各方各面协调配合的共同的战略事业。李铁映同志最近对之作了深刻的阐明:“要优化育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德育 新格局 育人环境 德育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 整体工程 优化 综合治理 社会教育 实践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汤萌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4-45,共2页
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汤萌华中师大教科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无不发生深邃而有意义的变革,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本文拟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 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汤萌华中师大教科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无不发生深邃而有意义的变革,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本文拟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过程、师资等几个方面,提出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德育内容 自我教育 价值取向 德育工作 现代德育 道德教育 社会德育 德育方法 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现代德育特点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厚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6-72,104,共8页
关于现代德育特点问题的探讨胡厚福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德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德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客观要求。现代德育与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密切联系。现代德育所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着重对现... 关于现代德育特点问题的探讨胡厚福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德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德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客观要求。现代德育与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密切联系。现代德育所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着重对现代德育基本特征问题作些探讨。德育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德育 学校德育 社会德育 德育特点 科技成果 品德发展 现代社会 科技人员 现代科技 人的精神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生态德育思路的拓展与延伸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国芬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0,共4页
高校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德育理念,对促进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全面梳理我国高校生态德育学术定位、研究内容、方法探讨和研究价值等研究现状,超越和拓展本原意义上的自然环境道德教育,将自然生态德育和人文生态德育圆融... 高校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德育理念,对促进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全面梳理我国高校生态德育学术定位、研究内容、方法探讨和研究价值等研究现状,超越和拓展本原意义上的自然环境道德教育,将自然生态德育和人文生态德育圆融于社会生态德育(即人际生态德育),实现从传统生态德育向自然生态德育和人文生态德育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生态德育 自然生态德育 社会生态德育 人文生态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德育的调控
16
作者 许建良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7-49,共3页
事实告诉人们,一个社会的全局,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部门只有形成并保持某种秩序,才可能有和谐稳定的局面和发展,为此,就必须而且必然要建立社会控制系统来进行不断的调控.在德育的领域也不例外,德育的良性运行离不开调控.所谓德育调控。
关键词 社会德育 高校德育 调控方式 良性运行 德育系统 学生参与 社会控制系统 自我教育 训练 反馈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学德育课程的理念呈现及其特点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6年第4期56-58,共3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学生的社会生活及学习者自身因素多层次的高度整合,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学生的社会生活及学习者自身因素多层次的高度整合,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优化形式,使内容设计表现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及时代意识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德育课程 品德与社会 德育生活化 德育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代世界德育现代化的普适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宁晓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德育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代世界各国德育现代化呈现出一些基本走向 ,即具有某些普遍适用的特性。现从德育的国家化、国际化、社会化三方面作了分析 。
关键词 德育现代化 普适性 德育国家化 德育国际化 德育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辛 《学术研究》 1981年第5期96-99,共4页
在我国社会风气十年动乱中受到严重破坏之后,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不可避免地也带来某些资本主义社会影响的情况下,学校的德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否仍起主导作用?这是人们正在争议的问题之一。持否定态度的人说:“胳膊哪里扭得过大... 在我国社会风气十年动乱中受到严重破坏之后,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不可避免地也带来某些资本主义社会影响的情况下,学校的德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否仍起主导作用?这是人们正在争议的问题之一。持否定态度的人说:“胳膊哪里扭得过大腿?学校思想教育尽管再有成效,也是顶不住社会上的‘香’风的”。不久前,我们到广东深圳、珠海特区和毗邻港澳的东莞等地就中小学的思想教育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好些学校如深圳市罗湖小学、珠海市湾仔中学和东莞县石龙中学等的情况,却不是这样。这些学校在两种意识形态斗争非常尖锐的环境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 主导作用 学生思想品德 学校思想教育 社会主义德育 学校教育 思想品德形成 社会风气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20
作者 王继湘 《现代大学教育》 1988年第4期28-33,共6页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改革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要求。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首先,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它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它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处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改革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要求。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首先,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它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它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处在初级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具有初级阶段的特点,即在许多方面还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善。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学德育也必然是这样:首先,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德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德育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会主义社会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主义德育 自我教育 德育内容 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