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现代社会德性思想的分歧及其启示
1
作者 张能 江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7,47,共10页
西方现代思想家研究了许多社会德性方面的问题,在社会的首要价值是自由还是基于自由的公正、共同体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还是相反、对"代议制"民主加以完善还是以"参与制"民主取而代之、法律是否要以道德为基础、... 西方现代思想家研究了许多社会德性方面的问题,在社会的首要价值是自由还是基于自由的公正、共同体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还是相反、对"代议制"民主加以完善还是以"参与制"民主取而代之、法律是否要以道德为基础、道德重在个人的德性品质还是社会的规范、社会应奠基于理性之上抑或非理性之上等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西方现代社会德性思想也有一些共同特点和局限,但它是人类思想宝库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无论对现代西方社会还是对现代国际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德性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逻辑的社会—德性功能——全面认识逻辑的价值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倪荫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工具性只是逻辑的功能之一。逻辑以其程序刚性、一致性要求约束、限制、规范着人的思维及思想表达 ,这也就限制了不良观念的蔓延 ;而良好言行及观念会对社会起一种良序推进作用。这样 ,逻辑就发挥了一种社会—德性功能。因而 ,加强逻辑... 工具性只是逻辑的功能之一。逻辑以其程序刚性、一致性要求约束、限制、规范着人的思维及思想表达 ,这也就限制了不良观念的蔓延 ;而良好言行及观念会对社会起一种良序推进作用。这样 ,逻辑就发挥了一种社会—德性功能。因而 ,加强逻辑教育也就成为提高社会文明水准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学 社会-功能 逻辑教育 社会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性思想史的视角、对象与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义天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5,共7页
江畅教授的《西方德性思想史》(四卷本)通过设定一种较为宽泛的"德性思想"范畴,对西方历史上的德性思想进行汇总、整理和提炼,对它们的表述内容及逻辑关联予以揭示,详尽描绘出一幅西方世界自古典时期以来的各种德性思想不断... 江畅教授的《西方德性思想史》(四卷本)通过设定一种较为宽泛的"德性思想"范畴,对西方历史上的德性思想进行汇总、整理和提炼,对它们的表述内容及逻辑关联予以揭示,详尽描绘出一幅西方世界自古典时期以来的各种德性思想不断呈现和展开的整体历史画卷。该书有效地区分了"德性思想"、"德性论"、"德性伦理"等概念,并试图通过"个人德性"和"社会德性"两条线索而展现西方德性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完整性。但是,德性思想的基础仍应侧重于个人德性,而个人德性的基础仍应奠定于心理问题。梳理并澄清伦理学史上的心灵概念和心理知识,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德性概念、德性思想及其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史 个人 社会德性 心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德性与德心--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评介
4
作者 胡弼成 《现代大学教育》 2001年第5期111-111,共1页
由李建华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以其最终成果形式--<德性与德心--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以下简称<德性与德心>)一书最近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由李建华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以其最终成果形式--<德性与德心--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以下简称<德性与德心>)一书最近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欣然为该书作序.这是我国道德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道德心理学研究达到了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心--道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 实践 心理学 理论创新 研究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公民政治德性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启示
5
作者 李婉芝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5,共10页
政治德性是公民成为一个“好公民”的重要内在维度,对于构建和谐的公民与国家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历史上,自轴心时代开始公民政治德性问题就备受思想家重视,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体系。西方公民政治德性思想大致经历了古... 政治德性是公民成为一个“好公民”的重要内在维度,对于构建和谐的公民与国家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历史上,自轴心时代开始公民政治德性问题就备受思想家重视,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体系。西方公民政治德性思想大致经历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将政治的德性视为最高德性的公民美德思想,到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推动公民参与的公民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再到现代秩序中对于正义、自由、平等的热切期盼并强调个人权利保障的演进过程。西方公民政治德性思想对于培育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公民具有多方面启示意义:要始终高度重视公民政治德性的培育和提升,注重作为公民政治德性基础的好人德性和好公民德性的养成,正确处理公民政治德性培育与公民政治权利保障的关系,营造个人自觉修养政治德性的社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政治 好公民 个人 社会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宽容与社会整合的危机——论洛克的宗教宽容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8,共6页
依据人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和人类理性的局限,洛克主张宗教宽容。基于世俗与神圣、公共与个体的区分,洛克将宗教归之于个人的权利和理性选择,使之成为个人的、私人的问题,进而提倡政教分离,以便公共的政府不干涉属于私人的宗教。宗教成... 依据人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和人类理性的局限,洛克主张宗教宽容。基于世俗与神圣、公共与个体的区分,洛克将宗教归之于个人的权利和理性选择,使之成为个人的、私人的问题,进而提倡政教分离,以便公共的政府不干涉属于私人的宗教。宗教成为个体的选择之后,洛克面临的问题是社会的德性基础何在、社会如何整合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自由主义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宽容 自然权利 社会德性基础 社会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