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欠发达地区社会弱势群体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及改善策略分析——以广西桂林地区部分县(区)为个案 被引量:6
1
作者 赵芳 杨海晨 +1 位作者 陈嘉文 叶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通过对桂林地区社会弱势群体公共体育服务现状的实地考察后,分析认为:欠发达地区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需求比较贫乏;体育协会会员、体育指导员缺少对周围弱势群体的体育宣传与指导;当地体育协会会员、体育指导员的体育意识仅局限于为有共... 通过对桂林地区社会弱势群体公共体育服务现状的实地考察后,分析认为:欠发达地区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需求比较贫乏;体育协会会员、体育指导员缺少对周围弱势群体的体育宣传与指导;当地体育协会会员、体育指导员的体育意识仅局限于为有共同体育兴趣爱好的群众创建一个交流平台;在体育资金的投入、使用,体育设施的利用,及公共体育服务相关人员的服务对象上,欠发达地区社会弱势群体基本上被排除在外;欠发达地区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发展相当落后;从政府体育活动指导性文件层面上看,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欠发达地区体育监督反馈与评估系统几乎不存在。基于此,作者提出:在相关政策、法规和规划文件中对弱势群体公共体育服务应予以保障;加强非政府组织(社团)对社会弱势群体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关注;建立欠发达地区社会弱势群体主体参与的监督和反馈组织机构;加强欠发达地区体育职能部门与社区组织的联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社会弱势群体 公共体育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 被引量:189
2
作者 钱再见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7-103,共7页
弱势群体在其基本的群体特征上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现阶段中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既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 ,也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并且已... 弱势群体在其基本的群体特征上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现阶段中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既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 ,也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并且已经构成了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能否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支持问题 ,不仅事关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实现长期高效有序的发展。因此 ,只有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 ,既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护 ,又要能够有效发挥社区服务和“第三部门”的积极作用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问题 ,从而化解政治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弱势群体 社会支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中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徐焕新 董新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5,共5页
社会弱势群体的边缘性、贫困性等特性将成为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瓶颈。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服务纳入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之中,以保障这部分人正常的体育权益,促进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 群众性 多元化 体育服务体系 社会弱势群体 体育权益 体育管理体制 体育意识 体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生存逻辑——以与城管博弈的小商贩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文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6,共6页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结构同向协变的新型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适应性研究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以小商贩为个案进行分析,指出由于生存性压迫及市场激励因素的影响,他们选择了在国家与社会裂缝中生存。在博弈...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结构同向协变的新型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适应性研究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以小商贩为个案进行分析,指出由于生存性压迫及市场激励因素的影响,他们选择了在国家与社会裂缝中生存。在博弈过程中,小商贩生存逻辑选择的内生性、弹性以及趋利性等三大根本性特点也形成了一张难以破解的生存逻辑网。由于治理方略的偏差,导致利益矛盾不断升级,成为社会中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对此,从学理上看,应从小商贩的"经济人"身份出发,从实践上看,政府应以服务型的姿态,以他们的利益需求为政策着眼点和落脚点,优先考虑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时刻关注小商贩利益需求的实现和维护,才是根本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弱势成员 小商贩 生存逻辑 选择 利益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学图式新探 被引量:5
5
作者 韩弘峰 刘尚洪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59-60,共2页
权利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自身本质需要的表达,是人权理念的现实化,对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是法律人文主义的彰显,符合社会正义原则。文章指出,社会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问题凸显,从法学角度研究当前弱势群体问题,是法学学科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保护 法学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政治表达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2
6
作者 尹奎杰 刘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3,共3页
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政治保障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总体上说,我国当前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政治表达机制能够与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律制度相一致,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在相关法律制度、政治决策体制、公共舆论培育等方面... 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政治保障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总体上说,我国当前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政治表达机制能够与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律制度相一致,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在相关法律制度、政治决策体制、公共舆论培育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权利 政治表达机制 完善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弱势群体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宇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7-30,共4页
本文认为,大规模的弱势群体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特别是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协助政府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第一,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由政府确... 本文认为,大规模的弱势群体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特别是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协助政府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第一,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由政府确定每年从政府预算、财政专项基金或福彩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非政府组织服务弱势群体的专项资金。第二,出台非政府组织捐赠免税政策。第三,成立相应机构,协调非政府组织的各种资源,规范管理,加强和完善民间组织的职能。第四,放宽非政府组织登记制度,使有心致力于爱心公益事业者有一个好的平台,规范捐赠行为,使民间善款真正用于服务对象。第五,加强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媒体对非政府组织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社会弱势群体 救助 职能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甘肃省社会弱势群体老龄化的特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波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57-60,共4页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困难群体,它的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甘肃省社会弱势群体老龄化的特征和问题、甘肃省社会弱势群体老龄化问题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老龄化...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困难群体,它的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甘肃省社会弱势群体老龄化的特征和问题、甘肃省社会弱势群体老龄化问题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老龄化问题提供一些根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老龄化 特征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职业卫生与安全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嘉 张凤亭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5年第6期82-85,共4页
结合对“社会弱势群体”含义、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我国社会弱势群职业卫生与安全法律保护现状的总结,本文指出了法律对社会弱势群体职业卫生与安全给予倾斜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职业卫生与安全法律保护... 结合对“社会弱势群体”含义、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我国社会弱势群职业卫生与安全法律保护现状的总结,本文指出了法律对社会弱势群体职业卫生与安全给予倾斜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职业卫生与安全法律保护具体措施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职业卫生与安全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弱势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若干思考
10
作者 朱桂莲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社会弱势群体的显现并逐步扩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对象,其特殊性给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一些特殊课题。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应着眼于构建和谐社...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社会弱势群体的显现并逐步扩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对象,其特殊性给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一些特殊课题。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应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并结合其特殊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弱势群体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被引量:1
11
作者 鄢波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文章以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定义和划分,阐述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熏提出了初步构想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越界”问题
12
作者 李志祥 董淑芬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6,共2页
为了防止对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越界,必须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必须由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来关注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而不能只由某些特殊的行业或人来承担;第二,关注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必须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不能干扰和破坏市场运行秩序... 为了防止对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越界,必须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必须由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来关注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而不能只由某些特殊的行业或人来承担;第二,关注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必须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不能干扰和破坏市场运行秩序;第三,必须区分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权益与大众权益,不能打着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旗号去保护其大众权益,而置其他群体的合法权益于不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保护 越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物质前提
13
作者 周正卉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先进生产力 绝对贫困 新型工业化 社会成员 收入线 社会大众 一部分人 贫困发生率 基本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救助制度的全面转型
14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2期278-278,共1页
关键词 李迎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救助制度的全面转型》 社会弱势群体 中国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弱势群体的劳动法律保护
15
作者 陈功源 《广东蚕业》 2018年第2期115-116,共2页
文章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着手,分析对弱势群体进行劳动法律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并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和具有的特性,最后提出对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劳动法律保护的具体实现路径。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劳动法律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 被引量:2
16
作者 赫正芬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0-152,共3页
从宪法角度来关注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是当前我国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社会性弱势群体的可持续生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和谐宪政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宪政文化,完善宪政立法,提升我国社... 从宪法角度来关注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是当前我国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社会性弱势群体的可持续生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和谐宪政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宪政文化,完善宪政立法,提升我国社会性弱势群体的宪法地位,保障并实现他们的基本权利,从而形成全社会联动的良好局面,凝聚起社会性弱势群体可持续发展的正能量,推动和谐社会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宪法保护 宪政 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健身问题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成立 杨柳 王健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对我国社会弱势群体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健身的必要性,阐发了关注弱势群体健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弱势群体 健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之生成模式——基于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玉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107,161,共8页
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应当成为分析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生成规律的理论工具。依据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由于受认知偏差、心理偏差和文化偏差的影响,社会性弱势群体中的部分成员形成了犯罪人格,成为"带菌个体",是潜在犯罪... 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应当成为分析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生成规律的理论工具。依据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由于受认知偏差、心理偏差和文化偏差的影响,社会性弱势群体中的部分成员形成了犯罪人格,成为"带菌个体",是潜在犯罪人;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保障不足以及司法保护不健全是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致罪因素","带菌个体"在遇到"致罪因素"的情况下形成犯罪动机,转化为危险犯罪人;行政执法不规范、基层政权、基层组织管理功能弱化是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催化剂",危险犯罪人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就会实施犯罪,转化为现实犯罪人。深入剖析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生成模式,能够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犯罪的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犯罪生成模式 带菌个体 致罪因素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社会性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基于马克思社会器官理论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庞永红 郭笑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177,共6页
对转型期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作为系统性的工程,其首要前提是确立适宜的审视角度。文章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社会器官范畴中引申出一种伦理关怀视角,并尝试结合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观对这一视角的理论内涵... 对转型期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作为系统性的工程,其首要前提是确立适宜的审视角度。文章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社会器官范畴中引申出一种伦理关怀视角,并尝试结合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观对这一视角的理论内涵进行了当代延伸。在此基础上,文中依据所得视角聚焦中国转型期的社会性弱势群体现象,内外结合地分析了弱势群体社会器官的异化根源,并给出了基本的关怀举措,从而初建起一条以有效扩展弱势群体社会器官为价值指向的伦理关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能力 社会弱势群体 伦理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应对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的现代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居永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5-30,共6页
伴随世界政治文明进步和发展,各国循由不同的实践路径指向公平正义的人类社会发展价值目标,取得了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也不乏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积极和有效应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凸显的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全面实... 伴随世界政治文明进步和发展,各国循由不同的实践路径指向公平正义的人类社会发展价值目标,取得了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也不乏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积极和有效应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凸显的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今后五年"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等战略构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借鉴和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发达国家 激进式经济转型国家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 现代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