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积极老龄化”:一种社会建构论观点 |
郭爱妹
石盈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1
|
|
2
|
第二次认知革命与社会建构论的产生 |
叶浩生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1
|
|
3
|
技术的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 |
晏如松
张红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4
|
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
闫志刚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0
|
|
5
|
析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的四个层面 |
杨莉萍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6
|
社会建构论与西方心理学的后现代取向 |
叶浩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35
|
|
7
|
社会性别:从本质论到社会建构论 |
郭爱妹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7
|
|
8
|
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语用能力观 |
陈新仁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3
|
|
9
|
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心理科学 |
叶浩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10
|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取向及其心理学意义 |
况志华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7
|
|
11
|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维果茨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麻彦坤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12
|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取向 |
易芳
郭本禹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5
|
|
13
|
关于“自我”的社会建构论学说及其启示 |
叶浩生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2 |
23
|
|
14
|
维果茨基社会建构论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
麻彦坤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5
|
|
15
|
政策执行过程研究:社会建构论的视角 |
胡杰容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1
|
|
16
|
中医是科学:社会建构论的视角 |
连冬花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17
|
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对立抑或分立? |
王建设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8
|
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群众体育运动 |
于显洋
陈泽霖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9
|
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之争视域下的拉图尔——论拉图尔的建构主义实在论 |
刘鹏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20
|
技术社会建构论的批判与论争 |
卫才胜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