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社会防治与精神病人的社会康复 被引量:47
1
作者 沈渔村 张维熙 陈昌惠 《上海精神医学》 1990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家庭社会防治”是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新形式。其含义是指精神病人在家庭环境中接受医疗和护理,以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有利因素,促使病情好转、社会适应和康复。其特点是重视和强调精神病人的早期社会康复。本研究从我国的社会文... “家庭社会防治”是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新形式。其含义是指精神病人在家庭环境中接受医疗和护理,以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有利因素,促使病情好转、社会适应和康复。其特点是重视和强调精神病人的早期社会康复。本研究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寻找适合于农村的精神疾病防治途径,探索家庭治疗精神疾病在农村是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家庭社会防治 社会康复
全文增补中
153例精神分裂症社会康复的研究
2
作者 王进祥 成孝军 钱丽宏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5期240-241,共2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153例精神分裂症家庭康复分析,探讨在有家庭成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家庭成员进行精神分裂症社会康复的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及专科医师通过电话回访、会面进行指导。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153例精神分裂症家庭康复分析,探讨在有家庭成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家庭成员进行精神分裂症社会康复的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及专科医师通过电话回访、会面进行指导。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 153例精神分裂症CGI量表临床疗效自身对比显著好转(48/66例),好转(81/81例),进步(24/6例),进步明显减少,SDSS量表测查发现无社会功能缺陷者明显增加(12/66例)。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易复发和社会功能障碍已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严重负担,据本文153例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在社区通过专科医师和家庭干预在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康复中是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家庭干预 社会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应用于社会康复初探
3
作者 施龙永 汤学梅 +1 位作者 杨四吉 田景纯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5期264-265,共2页
1心理护理应普及于社会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人们心理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心理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心理疾病也越来越强烈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现有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普及心理门诊或病房... 1心理护理应普及于社会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人们心理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心理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心理疾病也越来越强烈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现有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普及心理门诊或病房,甚至连这方面知识的书籍也还难以普及,这就大大减少了人们治疗心理疾病的机会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社会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医疗一体化视角下的肢体残疾人社会康复服务体系模式探讨
4
作者 孙闽闽 鱼莉军 +1 位作者 刘宗宝 顾秋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1期69-73,共5页
本文以张家港市肢体残疾人为研究对象,从肢体残疾人社会融合、理念及实践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公立医院在帮助肢体残疾人社会融合工作中的做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本研究探讨了建立长三角肢体矫形临床医学中心,并进一步扩大... 本文以张家港市肢体残疾人为研究对象,从肢体残疾人社会融合、理念及实践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公立医院在帮助肢体残疾人社会融合工作中的做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本研究探讨了建立长三角肢体矫形临床医学中心,并进一步扩大张家港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的可能性,论证了肢体残障人士社会层面的全面康复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医疗一体化 肢体残疾人 社会康复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所模式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何杰 罗月红 《四川精神卫生》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会所模式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社会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对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83例)和对照组(72例),其中干预组为自愿入会所的出院患者;对照组仅进行门诊随访。在入组时、1、2年末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日... 目的观察会所模式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社会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对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83例)和对照组(72例),其中干预组为自愿入会所的出院患者;对照组仅进行门诊随访。在入组时、1、2年末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两个分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对照组和干预组的PSMS、IADL和SD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1年末,干预组PSMS、IADL和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年末,干预组PSMS、IADL和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年末,干预组PSMS、IADL和SDSS评分均低于干预1年末时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会所模式综合干预有利于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和社会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所模式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残疾康复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李芸 朱乐信 李传琦 《上海精神医学》 1996年第4期252-254,共3页
近年来,WHO倡导的社区为基础的康复(CBR),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区中的康复以及发展的新的康复措施,同时亦探讨家庭教育这一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降低致残率方面的作用,我们于1991年5月~1992年7月对济南市125例社... 近年来,WHO倡导的社区为基础的康复(CBR),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区中的康复以及发展的新的康复措施,同时亦探讨家庭教育这一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降低致残率方面的作用,我们于1991年5月~1992年7月对济南市125例社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主要照料者)进行了家庭教育前瞻性对照研究,现将结果分析报导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家庭教育 社会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的社会服务介入 被引量:21
7
作者 童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精神病康复是随着西方非院舍化和社区照顾运动而产生的—种新的服务框架,目的是帮助精神病人在社区日常生活环境中增强积极管理自己病症的能力,改善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提高精神病人的社会生活功能。精神病康复服务中所蕴含的宗旨与社... 精神病康复是随着西方非院舍化和社区照顾运动而产生的—种新的服务框架,目的是帮助精神病人在社区日常生活环境中增强积极管理自己病症的能力,改善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提高精神病人的社会生活功能。精神病康复服务中所蕴含的宗旨与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非常相似,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使社会工作面临无可回避的挑战:如何在坚持社会工作自己的价值理念基础上发展社会工作独特的服务方式。中国大陆精神病康复服务的发展需要社会工作者的积极介入,但服务介入的方式与西方社会工作不同,在家庭责任关系中理解精神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愿望,整合发展和治疗、内部心理调适和外部社会支持,以家庭为服务介入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发展专业化的服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康复社会工作日常生活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农村家庭社会精神病防治与精神病人的康复 被引量:3
8
作者 姚继禹 《上海精神医学》 1990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现辖11个县、市、区,221处乡、镇,7034个自然村,总人口为610万。自1977年以来,在全市普遍开展了农村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以基层卫生保健三级防治网为基础,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实行了以家庭病床... 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现辖11个县、市、区,221处乡、镇,7034个自然村,总人口为610万。自1977年以来,在全市普遍开展了农村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以基层卫生保健三级防治网为基础,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实行了以家庭病床为主体的对精神病人进行治疗、康复、预防、管理的综合性治理的精神病四级防治网络。十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较大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防治 康复 家庭社会康复
全文增补中
慢性精神疾病康复的社会心理干预 被引量:3
9
作者 John Orley 蔡国钧 《上海精神医学》 1990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社会心理干预的理论基础二十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心理、药物三者相结合的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慢性精神病人的生活质量。经过这样联合治疗的病人,复发较少,住院期较短,向家属提出的要求较少,临床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社会心理干预的理论基础二十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心理、药物三者相结合的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慢性精神病人的生活质量。经过这样联合治疗的病人,复发较少,住院期较短,向家属提出的要求较少,临床和社会功能的损害也较轻。本文所阐述的是最近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心理干预的研究结果。一般说,大概有四种形式:社交技巧训练措施;药物治疗;社区支持措施和家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病 社会康复 社会心理干预
全文增补中
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秦霞 刘顺发 +2 位作者 潘天伟 韦桂香 柏彩云 《四川精神卫生》 2008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会功能康复 工娱治疗 慢性 卫生工作者 康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社会功能缺陷康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崔秀芝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5期164-165,共2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行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社会功能缺陷康复的影响。方法以该院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开放组与封闭组各50例,护理8周。对比两组相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前BPRS量表、ADL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P>0....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行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社会功能缺陷康复的影响。方法以该院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开放组与封闭组各50例,护理8周。对比两组相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前BPRS量表、ADL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6周后开放组患者在NOSIE量表得分、总积极分、总消极分、病情总估计分方面均优于封闭组(P<0.05)。结论实施开放式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明显提高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开放式护理管理 社会功能缺陷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康复新进展 被引量:36
12
作者 Martin Gittelman 颜文伟 《上海精神医学》 1990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在精神卫生工作方面一直没有什么真正的突破。精神医学研究工作者总想通过澄清病因的方法来征服精神病;但是成功的例子实在太少。然而,这些知识毕竟可以为减少复发和减轻残疾,提供有力的工具。在这个方面有所发展的话,便能帮助慢性精神... 在精神卫生工作方面一直没有什么真正的突破。精神医学研究工作者总想通过澄清病因的方法来征服精神病;但是成功的例子实在太少。然而,这些知识毕竟可以为减少复发和减轻残疾,提供有力的工具。在这个方面有所发展的话,便能帮助慢性精神病人应付困境,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这才是真正的突破。全世界都在积极寻找治愈疾病的方法,例如癌、爱滋病、与精神病,但尚未尽人意。与此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社会心理康复 CBR
全文增补中
关于“社会心理康复” 被引量:4
13
作者 颜文伟 《上海精神医学》 1990年第3期102-102,共1页
1990年4月23日至28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世界社会心理康复学会(WAPR)支持下,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及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精神残疾康复研究会在上海联合举办了“慢性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研讨会”。出席者有WHO代表J.Orley博士,WAPR副主... 1990年4月23日至28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世界社会心理康复学会(WAPR)支持下,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及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精神残疾康复研究会在上海联合举办了“慢性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研讨会”。出席者有WHO代表J.Orley博士,WAPR副主席M.Gittelman博士,瑞典精神病学家C.perris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社会心理康复 上海模式 CBR
全文增补中
改良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文忠 王祖承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0,93,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森田疗法与康复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疗效的比较。方法 改良森田疗法和康复法,都以文娱、体育、工艺、书法绘画等作业内容为基本手段。改良森田疗法在相对卧床期、轻作业期、重作业期和康复期中,运用森田疗法的理论指导患... 目的 探讨改良森田疗法与康复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疗效的比较。方法 改良森田疗法和康复法,都以文娱、体育、工艺、书法绘画等作业内容为基本手段。改良森田疗法在相对卧床期、轻作业期、重作业期和康复期中,运用森田疗法的理论指导患者明确各期的目的和行为准则,通过实施达到预期的康复目标。康复疗法则以组织指导患者积极参与作业活动来达到训练提高社会功能的目的。结果 改良森田疗法组与康复疗法组治疗前后IPROS分量表及总分值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相互对照,改良森田疗法组康复效果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后BPRS量表总分及因子分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意义;治疗后改良森田疗法组的焦虑忧郁和缺乏活力因子分的减分率更明显(P<0.01)。治疗前后两组自知力恢复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意义(P均<0.01);治疗后两组对照,改良森田疗法组的自知力恢复比康复疗法组更显著(P<0.01)。结论 改良森田疗法和康复疗法对协助临床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部分精神症状、自知力的恢复和社会功能的提高均有效,两者比较,改良森田疗法的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田疗法 精神分裂症 康复疗法 社会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社会工作个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洪路 《社会工作》 2004年第1期27-30,共4页
康复社会工作,目的是帮助残疾人、慢性病人和老年人重新参与社会生活。其中残疾人的社会康复是主要工作。中国有6千多万残疾人,这既是一个急需帮助的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也是一个巨大的服务市场。残疾人的社会问题有许多共性,每个当事... 康复社会工作,目的是帮助残疾人、慢性病人和老年人重新参与社会生活。其中残疾人的社会康复是主要工作。中国有6千多万残疾人,这既是一个急需帮助的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也是一个巨大的服务市场。残疾人的社会问题有许多共性,每个当事人又有各自不同的问题和困难。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当事人的残疾类型与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工作,同时把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医护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紧密配合,这样,残疾人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个案工作的意义才能充分得到体现。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的医疗社会工作者将科研、教学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十几年来在北京博爱医院从事临床个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刊将分两期介绍该院医疗社会工作者的一些临床个案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 当事人 残疾人 赔偿问题 社会功能 社会问题 社会康复 患者 回归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社会工作个案研究(续)
16
作者 马洪路 郭薇 张劲松 《社会工作》 2004年第3期32-34,共3页
个案报告之三:申某个案工作报告一、立案1993年7月某日本院中医科患者中某来社会康复科,向社会工作者咨询有关住房的无障碍改造问题,并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予适当帮助。
关键词 当事人 医疗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 无障碍 社会康复 社区 街道办事处 住房问题 个案报告 社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社会工作个案研究(续)
17
作者 马洪路 董清 《社会工作》 2004年第2期42-43,共2页
(接上期)个案报告之二:刘某个案工作报告(一)接案刘某,男,13岁,上海市人,出生至今不能自己站立和独立行走,双眼向上斜视,吐字不清,语言连贯性差,以脑性瘫痪于2000年9月4日住入我院脑瘫科进行康复治疗。当日,病房护士通知社会工作者,对... (接上期)个案报告之二:刘某个案工作报告(一)接案刘某,男,13岁,上海市人,出生至今不能自己站立和独立行走,双眼向上斜视,吐字不清,语言连贯性差,以脑性瘫痪于2000年9月4日住入我院脑瘫科进行康复治疗。当日,病房护士通知社会工作者,对该患儿及家长提供康复辅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 脑瘫患儿 社会工作者 家长 生活自理能力 脑性瘫痪 社会康复 个案报告 医务社会工作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指导
18
作者 姚贵忠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31期7-7,共1页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包括医学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这几种康复形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患者及其家属一般认为,只有病愈之后才能进行心理、社会康复,其实不然,药物治疗和功能康复应该是同时开始的。
关键词 社区康复指导 精神病患者 心理康复 社会康复 医学康复 职业康复 相辅相成 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期癌症患者放弃重返工作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戴心怡 许嘉硕 +1 位作者 王涵 郭瑜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期癌症患者放弃重返工作的真实体验。方法基于现象学方法对13例康复期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抵触工作,恐惧复发;期待工作,中途受阻;安于现状,彻底放弃。结论医... 目的探讨康复期癌症患者放弃重返工作的真实体验。方法基于现象学方法对13例康复期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抵触工作,恐惧复发;期待工作,中途受阻;安于现状,彻底放弃。结论医务人员应当关注康复期癌症患者放弃重返工作的真实体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康复观和就业观,并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促进癌症患者重返社会实现完整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重返工作 就业 现象学研究 半结构式访谈 重返社会 社会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病人社区康复情况调查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桂荣 宣蓓 +1 位作者 王静新 刘芬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肾移植 手术后 社会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