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略论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
- 1
-
-
作者
史中来
-
机构
红旗杂志社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6年第6期19-22,8,共5页
-
文摘
一、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现状 解放以来,我国工业有了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也有明显的提高。1985年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5,349元,比1949年的3,016元提高了4.1倍,工业总产值为8,759亿元,比1949年提高了61.5倍。目前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平均所创造的财富,相当于解放初期的5个人,相当于1960年的3个人,相当于1978年的一个半人。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的物质技术基础增强了,工业部门结构和产品结构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把我国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放到国际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还是低的。由于缺乏可靠的统计数字,加上各国对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口径不完全一样。
-
关键词
工业劳动生产率
我国工业
剩余产品
物化劳动
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
劳动力
手工劳动
劳动者
工业发达国家
单位产品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乘风破浪
- 2
-
-
作者
来辉武
-
机构
中国咸阳保健品厂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1-74,共4页
-
文摘
试论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乘风破浪来辉武1.中国咸阳保健品厂厂长兼党委书记2.陕西咸阳505医药保健总公司总裁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过长期的曲折教训之后,顺应客观经济规律和世界经济发展大潮而作出的正确抉择。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诸多方面与国际的接...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内在规律性
效益目标
消费者
小商品生产者
质量标准
劳动生产率
市场营销
-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国营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面临的问题
- 3
-
-
作者
李华明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8-28,共1页
-
文摘
第一,关于挂钩基数核定的问题。现在一般做法是按照本企业某年或某几年的实发或应发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核定其基数。例如工资总额与上交税利挂钩浮动的基本办法是:一般以1984年工资总额和实际上交税利为基础实行包干,企业上交税利超过基数时,工资总额按核定的比例上浮;低于基数时,工资总额按比例下浮。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1)企业工资总额是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等级工资与人数核定的,与经济效益没有必然的联系,把这两个没有内在联系的基数连在一起。
-
关键词
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浮动
面临的问题
上交税利
国营企业
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
企业工资
基数核定
劳动报酬
等级工资
确定工资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平等或效率——人类的痛苦选择
- 4
-
-
作者
成十
-
出处
《学海》
1996年第4期10-13,共4页
-
文摘
平等或效率——人类的痛苦选择成十平等与效率在经济学中是一对基本概念。平等指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均等化;而效率则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取得的劳动成果的大小。效率在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效率高意味着资源的有效配置。平等与效率同时也是经济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从人道论...
-
关键词
提高效率
效率下降
福利制度
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
社会成员
贫富不均
社会福利
市场竞争
自由选择
自由竞争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