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社会》课程走向“个体社会化”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姚冬琳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26,共4页
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社会课程的发展。文章从社会化的定义入手 ,阐述社会课程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 ,揭示出现在社会课本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并提出自己几点粗浅的建议 ,以供社会课程的研制者参考。
关键词 社会》课程 个体社会 课程结构 课程评价 社会实践活动 小学教育 社会常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思想品德(试用本)第十二册简介
2
作者 宋殿宽 《课程.教材.教法》 1988年第3期50-51,共2页
小学思想品德课本(试用本)第十二册是供小学六年级下学期使用的教材。由于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课本分量有所减少,只安排了十课,内容适当注意与初中衔接。下面就对这册书的教学内容安排和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 试用本 小学生 社会常识教育 《义务教育法》 节约能源 理想教育 《保护环境》 思想品德课 法制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要精心设疑
3
作者 姚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7年第6期58-58,共1页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导向...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要完成这一任务,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实际,恰到好处地设置疑点,巧妙地提出问题,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要做到精心设疑: 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思想政治课 课堂教学 劳动生产率 学习兴趣 马克思主义常识 社会常识教育 培养学生能力 启迪学生思维 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