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社会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现状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龚超 《理论月刊》 2008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社会教育是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存在的,它被赋予教育学的内涵,它也是包含了社会帮助和社会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国外社会教育理论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从强调以社会帮助为主到强调社会教化为主再到强调社会需要为主... 社会教育是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存在的,它被赋予教育学的内涵,它也是包含了社会帮助和社会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国外社会教育理论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从强调以社会帮助为主到强调社会教化为主再到强调社会需要为主的三个阶段。研究国外社会教育理论的发展对我国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教育 社会帮助 社会教化 社会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俄罗斯的社会教育工作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振天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30,共5页
一、俄罗斯社会教育工作的实质、基本目标及产生根源
关键词 社会教育工作 一体化教育 学校教育 教师 俄罗斯社会 社会帮助 家庭教育 儿童 社会工作者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该重视和建立具有我国特点的社会教育学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秀英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前,我国的文盲人数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人数相同,达2.2亿人。这的确是个异乎寻常的数字。如此之大的文盲包袱与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确确实实是极不相称的。这一问题要不要解决,如何去解决,已经历史地摆... 目前,我国的文盲人数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人数相同,达2.2亿人。这的确是个异乎寻常的数字。如此之大的文盲包袱与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确确实实是极不相称的。这一问题要不要解决,如何去解决,已经历史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了。 毫无疑问,如果这个问题能通过学校教育解决,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工作 教民 社会帮助 文盲 学科体系 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英国社会福利的剖析
4
作者 张传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2年第3期65-67,共3页
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只有一些济贫性质的社会救济。1946年通过了'全国保险法',从此英国才有全国性的、包括社会保障、保健和教育等社会福利。英国也跻身于西方'福利国家'之列。英国社会福利的产生和内容两次世界大战之... 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只有一些济贫性质的社会救济。1946年通过了'全国保险法',从此英国才有全国性的、包括社会保障、保健和教育等社会福利。英国也跻身于西方'福利国家'之列。英国社会福利的产生和内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经济一直处于经济停滞和经济危机相交替的局面。英国劳动人民饱受经济停滞和经济危机带来的苦难,屡次起来斗争,但都遭到镇压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福利国家 社会救济 经济停滞 社会保险税 “福利国家” 福利机构 生活状况 社会帮助 贝弗里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老人服务的社区组织
5
作者 张连群 《中国医院管理》 1986年第3期29-30,共2页
世界各国都有满足老年人需要的服务性的组织设施。一些人口老化和面临老化的国家,政府和人民正在为此而积极采取对策。老人福利事业中,有促进老人参加社会活动的组织,有专门养护老人的组织,如老人之家、养育院等,但也有为在家老人服务... 世界各国都有满足老年人需要的服务性的组织设施。一些人口老化和面临老化的国家,政府和人民正在为此而积极采取对策。老人福利事业中,有促进老人参加社会活动的组织,有专门养护老人的组织,如老人之家、养育院等,但也有为在家老人服务的社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之家 人口老化 福利事业 老龄化国家 社会帮助 老年人口 家庭护理 家庭医生 基层卫生 精神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残助残新议
6
作者 胡舫 《成人教育》 1988年第5期30-,共1页
怎么帮助社会上困难最多的一部分人,怎样把扶残助残工作做在节骨眼上?笔者认为法子有三: 一要扶志。残疾人同样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创造者,要坚定他们自强自立、勤劳、学技致富的信心; 二要扶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要靠社会帮助,我们要... 怎么帮助社会上困难最多的一部分人,怎样把扶残助残工作做在节骨眼上?笔者认为法子有三: 一要扶志。残疾人同样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创造者,要坚定他们自强自立、勤劳、学技致富的信心; 二要扶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要靠社会帮助,我们要尽可能关心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三要扶智。搞好他们的智力开发,提高造血功能,使其迅速获得谋生自立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帮助 自强自立 造血功能 智力开发 两个文明建设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拼音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7
作者 金培元 《语文建设》 1983年第2期17-18,共2页
“特殊教育”,在我国主要是对盲人、聋哑人和智力迟钝(低能、弱智)者的学校教育。《汉语拼音方案》是发展和提高我国特殊教育的有力的语文工具,也是为盲、聋哑人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新宪法第45条规定了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 “特殊教育”,在我国主要是对盲人、聋哑人和智力迟钝(低能、弱智)者的学校教育。《汉语拼音方案》是发展和提高我国特殊教育的有力的语文工具,也是为盲、聋哑人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新宪法第45条规定了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对他们的教育,除了教材、教法、教学进度不同于普通中、小学以外,还要进行培养他们一技之长的职业劳动教育。要做到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就离不开他们特殊的文字和语言—盲文和手语。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具有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的优点,它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知识 职业劳动 社会帮助 知识宝库 聋哑学生 聋哑儿童 智力迟钝 学校教育 近义词 北京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