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述评
1
作者
宋菲菲
吕万刚
+1 位作者
万晓红
李爱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8,共9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特色体育学发展的核心任务。运用会议记录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25年4月20日由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特色体育学发展的核心任务。运用会议记录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25年4月20日由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讨会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研究,旨在推进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从理论阐释迈向实践探索,助力中国特色体育学真正屹立于世界体育学术之林。研究认为,构建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知识创新,构建具有自主性的知识体系、凝练具有原创性的本土概念、厚植具有民族性的文化底蕴;立足理论创新,提高体育学的理论自觉、推进原创理论与范式的创新突破、突出理论创新的科学性;立足方法创新,以学科融合革新体育科学研究范式、以问题牵引多元研究方法耦合运用、以科技赋能体育科学研究应用转向;立足路径创新,坚持人民本位的知识生产理念、促进自主理论的实践检验与创新运用、助推实践经验到理论成果的融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
自主
知识
体系
体系
建构
中国特色
基本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构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自主知识体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炎秋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对于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拥有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才能真正地拥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推动中国文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建构特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1)立足中国现实,加强...
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对于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拥有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才能真正地拥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推动中国文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建构特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1)立足中国现实,加强知识原创;(2)保持主体性,实现“第二个结合”;(3)创造新的知识,打造标识性知识;(4)加强系统建设,完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文学
理论
自主
知识
体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层治理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建构
被引量:
16
3
作者
童敏
刘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6,共7页
一、问题的提出自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战略部署以来,中国社会工作进入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0)》的数据,中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已突破53万人,...
一、问题的提出自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战略部署以来,中国社会工作进入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0)》的数据,中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已突破53万人,民办社工机构超过50万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已涉及儿童青少年、老年、家庭、残疾人、妇女、社区、学校、禁毒、司法、医务以及精神健康等广泛领域。显然,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急需总结本土的实践经验,提炼其中的有效做法和模式,以便给未来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性
知识
理论
体系
基层治理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工作者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与存在内容
被引量:
9
4
作者
安秋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42,共7页
一、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建构的时代任务“尽管社会工作的实践特色决定了发展和推进知识创生是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1],但到目前为止,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究竟“是什么”仍未有系统的解答。多年来,社会工作知识一直是社会工作领域中最存在争...
一、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建构的时代任务“尽管社会工作的实践特色决定了发展和推进知识创生是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1],但到目前为止,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究竟“是什么”仍未有系统的解答。多年来,社会工作知识一直是社会工作领域中最存在争议的话题之一[2]。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的知识构成难以阐明其专有知识库而使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受到质疑[3]。在社会工作诞生之初,社会工作的知识主要是“实证性的、科学性的”知识,可以被明确的陈述,作为一种命题知识或陈述性知识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性
知识
理论
体系
基层治理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统论视角下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整合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5
5
作者
林茂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1,共10页
一、问题的提出: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整合,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与实践、西方与本土、普遍与特殊等二元结构视角下的理论整合趋势,还应当包括更为多元和更深层次的多重二元结构理论的整合①。在这一基础上,试图重建以人与...
一、问题的提出: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整合,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与实践、西方与本土、普遍与特殊等二元结构视角下的理论整合趋势,还应当包括更为多元和更深层次的多重二元结构理论的整合①。在这一基础上,试图重建以人与社会关系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对社会行动主体--社会工作者及其服务对象--人本身的哲学基础与伦理的反思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性
知识
理论
体系
基层治理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迈向“互构实践”: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依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64,74,共14页
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经历了从“权威为本”向“证据为本”再向“互构实践”的转型过程,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从“割裂性”转变为“更深层次的融合”,逐步迈向“互构性”动态结构,这为解决我国社会工作在知识体系和理论建...
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经历了从“权威为本”向“证据为本”再向“互构实践”的转型过程,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从“割裂性”转变为“更深层次的融合”,逐步迈向“互构性”动态结构,这为解决我国社会工作在知识体系和理论建构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的历史脉络,总结分析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建构与实践之间的历史互动关系以及“互构实践”发展趋向;其次,解析了“互构实践”的三层意涵,探讨了“互构实践”的核心理念及其相互关系,发现“知识”与“实践”的“互构性”关系建构促成了更深一步的方法综合与行动反思;最后,结合国内研究与西方经验,总结了树立促进“知识”与“实践”之间深度融合的意识、拓展基于“主体性”与“社会性”的本土反思性知识结构、发挥“专业知识共同体”在长时段、持续性实践过程中的角色功能等启示,以期为中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整合与理论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构实践
社会工作
实践理念
社会工作
实践研究
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与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情报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
被引量:
9
7
作者
杨小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S3期185-186,201,共3页
关键词
情报学研究
情报学
理论
体系
体系
建构
情报概念
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
波普尔
知识
吸收
知识
交流
具体科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管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态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
3
8
作者
胡耀宗
卢秀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61,共8页
教育管理学作为教育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其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科的发展与走向,更关乎教育管理实践改进和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事实性知识是教育管理学学科建立的基础,解释性知识建设是核心,应用性知识建设是使命。三大知...
教育管理学作为教育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其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科的发展与走向,更关乎教育管理实践改进和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事实性知识是教育管理学学科建立的基础,解释性知识建设是核心,应用性知识建设是使命。三大知识类型构成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知识形态。理论知识体系建设、实践知识体系建设及其两者的交互合作构成了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的三大路径。今后,教育管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需要以人的发展为旨归,扎根中国教育管理实践,构建开放的教育管理学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学学科
知识
体系
理论
体系
实践
体系
建构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实践论的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
7
9
作者
胡正荣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4期1-1,共1页
新闻传播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它的源头是完全来自实践的,而学科的出路,即知识体系的出路也是完全面向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的优势是它的实践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包括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都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
新闻传播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它的源头是完全来自实践的,而学科的出路,即知识体系的出路也是完全面向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的优势是它的实践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包括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都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是实践性极强的一种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实践论
人类
社会
发展
应用型学科
面向实践
知识
体系
建构
理论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建构中国美学史的学科体系——以宋代为案例
被引量:
1
10
作者
吴功正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3-18,共6页
选择宋代作为建构中国美学史学科体系的典范案例,是一种研究方式和叙事行为,属于撰述实证化和经验化范畴。它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位的美学史基点,实现人学与美学、心态史与美学史的统一型机制。在具体的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相并重的基本...
选择宋代作为建构中国美学史学科体系的典范案例,是一种研究方式和叙事行为,属于撰述实证化和经验化范畴。它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位的美学史基点,实现人学与美学、心态史与美学史的统一型机制。在具体的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相并重的基本学术框架建构中所探求的是其运用方式:从艺术事实、社会历史背景、文化学切入,实现整合。切实地进行美学史地位的实际定位,在微观解读中把握宏观史像。其书写程序中所要进行的是历史与美学的整合、个体与时代的互构,尤其是突出思潮特征和演变轨迹,从个体进入思潮扫描,再以思潮为屏幕考量个体的审美意义和价值。美学史还应当与教科书的美学理论知识相沟通,用美学知识的系统解读美学史上所出现的经验现象及其载体,而不是脱节疏离;重视撰述主体对于对象的直接考察和由此所获得的感受体验,保证美学史著的当下语境性质和撰述主体的个体经验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学科
体系
建构
案例
宋代
社会
历史背景
研究方式
具体表现
运用方式
审美实践
美学
理论
演变轨迹
审美意义
理论
知识
美学
知识
个体经验
语境性质
实证化
心态史
文化学
思潮
教科书
解读
主体
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现实的理论建构——评《网络德育学》
11
作者
陈金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德育学
理论
建构
基本
理论
问题
传统德育
德育
工作
者
网络环境
重要课题
实践经验
系统研究
网络德育
知识
体系
新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党内法规学:实践探索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
3
12
作者
陈家刚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43,共9页
党内法规学是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及其内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专门学科。党内法规学的提出、建设与发展,既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自身制度变革和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哲学社...
党内法规学是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及其内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专门学科。党内法规学的提出、建设与发展,既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自身制度变革和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尤其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现实展开。党内法规学的建设刚刚起步,在形成共识性观念认知、发展完善的知识结构、构筑坚实的学科支撑、形成有影响力的话语体系等方面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推动党内法规学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及时实现从“研究方向”到“独立学科”的转变,更要一体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保持科学性与现实性的平衡,理论性与政策性的平衡,独立性与开放性的平衡,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平衡,党内法规学的建设必将迎来更快速、更稳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党内法规学
学科建设
知识
体系
理论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学体系的新建构──评《诗歌美学》
13
作者
天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40-140,共1页
诗学体系的新建构──评《诗歌美学》天雨恩格斯曾经对德国的一批浅薄的知识青年,动辄就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的鲁莽行颇有微词。但是,也正如人们所知道的,当人类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在理性层次上形成共识时,建构某一知识体系的...
诗学体系的新建构──评《诗歌美学》天雨恩格斯曾经对德国的一批浅薄的知识青年,动辄就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的鲁莽行颇有微词。但是,也正如人们所知道的,当人类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在理性层次上形成共识时,建构某一知识体系的任务,就会自然而然地提出来,并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美学
诗学
体系
新
建构
诗歌语言
情感语言
理论
体系
知识
体系
科学界定
人的关系
文学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地理难点突破策略
14
作者
叶晓平
王晨光
《地理教学》
2010年第5期15-17,共3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有效掌握新知识,必须与已有知识和经验有机结合,将之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高中地理中的一些传统难点往往是因抽象不易感知,学生无法将之与已有知识或者相应生活经验对接。因此,认真分析学情,
关键词
建构
主义学习
理论
高中地理
知识
体系
生活经验
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教育科学》2024年重点选题
15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当代教育科学》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重要教育决策部署,进一步聚焦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热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始终致力于繁荣教育科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教育决策,服务教师的专业成长。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2024年,《当代教育科学》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重要教育决策部署,进一步聚焦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热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始终致力于繁荣教育科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教育决策,服务教师的专业成长。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2.中国特色教育基本理论研究3.中国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4.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
基础教育领域
中国式现代化
重点选题
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基本
理论
研究
教育教学改革
知识
体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交车与地理教学
被引量:
1
16
作者
赵志祥
《地理教学》
2013年第6期46-47,共2页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知识,就是说学生在走入课堂的时候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的的学习、生活、交往中已经有了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新的知识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纳入...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知识,就是说学生在走入课堂的时候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的的学习、生活、交往中已经有了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新的知识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纳入到整个知识体系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公交车
知识
体系
生活经验
建构
理论
皮亚杰
基础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述评
1
作者
宋菲菲
吕万刚
万晓红
李爱群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
武汉体育学院党政办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8,共9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术体系构建的独立性与开放性研究”(22ZD1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新时代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议题深度释析及深化推进研究”(24FTYA001)。
文摘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特色体育学发展的核心任务。运用会议记录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25年4月20日由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讨会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研究,旨在推进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从理论阐释迈向实践探索,助力中国特色体育学真正屹立于世界体育学术之林。研究认为,构建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知识创新,构建具有自主性的知识体系、凝练具有原创性的本土概念、厚植具有民族性的文化底蕴;立足理论创新,提高体育学的理论自觉、推进原创理论与范式的创新突破、突出理论创新的科学性;立足方法创新,以学科融合革新体育科学研究范式、以问题牵引多元研究方法耦合运用、以科技赋能体育科学研究应用转向;立足路径创新,坚持人民本位的知识生产理念、促进自主理论的实践检验与创新运用、助推实践经验到理论成果的融合转化。
关键词
体育学
自主
知识
体系
体系
建构
中国特色
基本
理论
Keywords
sports science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system constructio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undamental theory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构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自主知识体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炎秋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研究”(18ZDA278)。
文摘
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对于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拥有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才能真正地拥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推动中国文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建构特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1)立足中国现实,加强知识原创;(2)保持主体性,实现“第二个结合”;(3)创造新的知识,打造标识性知识;(4)加强系统建设,完善知识体系。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文学
理论
自主
知识
体系
建构
Keywords
literary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construct
分类号
I20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层治理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建构
被引量:
16
3
作者
童敏
刘芳
机构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6,共7页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的场景实践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体系建设”(18BSH151)
2019年度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城市居家老年患者的慢性疾痛应对策略研究”(2019GF02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自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战略部署以来,中国社会工作进入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0)》的数据,中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已突破53万人,民办社工机构超过50万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已涉及儿童青少年、老年、家庭、残疾人、妇女、社区、学校、禁毒、司法、医务以及精神健康等广泛领域。显然,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急需总结本土的实践经验,提炼其中的有效做法和模式,以便给未来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性
知识
理论
体系
基层治理
系统论
Keywords
social work
practical knowledge
theoretical system
grassroots governance
system theory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工作者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与存在内容
被引量:
9
4
作者
安秋玲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42,共7页
基金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践场域内社会工作本土知识及提升路径研究”(17BSH118)
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一、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建构的时代任务“尽管社会工作的实践特色决定了发展和推进知识创生是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1],但到目前为止,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究竟“是什么”仍未有系统的解答。多年来,社会工作知识一直是社会工作领域中最存在争议的话题之一[2]。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的知识构成难以阐明其专有知识库而使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受到质疑[3]。在社会工作诞生之初,社会工作的知识主要是“实证性的、科学性的”知识,可以被明确的陈述,作为一种命题知识或陈述性知识而存在。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性
知识
理论
体系
基层治理
系统论
Keywords
social work
practical knowledge
theoretical system
grassroots governance
system theory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论视角下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整合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5
5
作者
林茂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1,共10页
基金
2020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国家治理背景下律师群体职业角色的代际变迁”(2020ESH006)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整合,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与实践、西方与本土、普遍与特殊等二元结构视角下的理论整合趋势,还应当包括更为多元和更深层次的多重二元结构理论的整合①。在这一基础上,试图重建以人与社会关系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对社会行动主体--社会工作者及其服务对象--人本身的哲学基础与伦理的反思必不可少。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性
知识
理论
体系
基层治理
系统论
Keywords
social work
practical knowledge
theoretical system
grassroots governance
system theory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迈向“互构实践”: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依娜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64,74,共14页
文摘
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经历了从“权威为本”向“证据为本”再向“互构实践”的转型过程,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从“割裂性”转变为“更深层次的融合”,逐步迈向“互构性”动态结构,这为解决我国社会工作在知识体系和理论建构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的历史脉络,总结分析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建构与实践之间的历史互动关系以及“互构实践”发展趋向;其次,解析了“互构实践”的三层意涵,探讨了“互构实践”的核心理念及其相互关系,发现“知识”与“实践”的“互构性”关系建构促成了更深一步的方法综合与行动反思;最后,结合国内研究与西方经验,总结了树立促进“知识”与“实践”之间深度融合的意识、拓展基于“主体性”与“社会性”的本土反思性知识结构、发挥“专业知识共同体”在长时段、持续性实践过程中的角色功能等启示,以期为中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整合与理论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互构实践
社会工作
实践理念
社会工作
实践研究
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与理论建构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情报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
被引量:
9
7
作者
杨小华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S3期185-186,201,共3页
关键词
情报学研究
情报学
理论
体系
体系
建构
情报概念
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
波普尔
知识
吸收
知识
交流
具体科学方法
分类号
G350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管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态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
3
8
作者
胡耀宗
卢秀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6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教育体系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的战略管理研究”(20AGL030)。
文摘
教育管理学作为教育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其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科的发展与走向,更关乎教育管理实践改进和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事实性知识是教育管理学学科建立的基础,解释性知识建设是核心,应用性知识建设是使命。三大知识类型构成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知识形态。理论知识体系建设、实践知识体系建设及其两者的交互合作构成了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的三大路径。今后,教育管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需要以人的发展为旨归,扎根中国教育管理实践,构建开放的教育管理学学科。
关键词
教育管理学学科
知识
体系
理论
体系
实践
体系
建构
路径
Keywords
discipline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knowledge system
theoretical system
practical system
build the path
分类号
G40-05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实践论的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
7
9
作者
胡正荣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出处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4期1-1,共1页
文摘
新闻传播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它的源头是完全来自实践的,而学科的出路,即知识体系的出路也是完全面向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的优势是它的实践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包括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都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是实践性极强的一种理论框架。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实践论
人类
社会
发展
应用型学科
面向实践
知识
体系
建构
理论
框架
分类号
G219.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建构中国美学史的学科体系——以宋代为案例
被引量:
1
10
作者
吴功正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3-18,共6页
文摘
选择宋代作为建构中国美学史学科体系的典范案例,是一种研究方式和叙事行为,属于撰述实证化和经验化范畴。它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位的美学史基点,实现人学与美学、心态史与美学史的统一型机制。在具体的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相并重的基本学术框架建构中所探求的是其运用方式:从艺术事实、社会历史背景、文化学切入,实现整合。切实地进行美学史地位的实际定位,在微观解读中把握宏观史像。其书写程序中所要进行的是历史与美学的整合、个体与时代的互构,尤其是突出思潮特征和演变轨迹,从个体进入思潮扫描,再以思潮为屏幕考量个体的审美意义和价值。美学史还应当与教科书的美学理论知识相沟通,用美学知识的系统解读美学史上所出现的经验现象及其载体,而不是脱节疏离;重视撰述主体对于对象的直接考察和由此所获得的感受体验,保证美学史著的当下语境性质和撰述主体的个体经验性格。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学科
体系
建构
案例
宋代
社会
历史背景
研究方式
具体表现
运用方式
审美实践
美学
理论
演变轨迹
审美意义
理论
知识
美学
知识
个体经验
语境性质
实证化
心态史
文化学
思潮
教科书
解读
主体
入学
Keywords
re-think Chinese aesthetic history discipline system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B83-092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现实的理论建构——评《网络德育学》
11
作者
陈金龙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德育学
理论
建构
基本
理论
问题
传统德育
德育
工作
者
网络环境
重要课题
实践经验
系统研究
网络德育
知识
体系
新载体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D440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党内法规学:实践探索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
3
12
作者
陈家刚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43,共9页
基金
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文摘
党内法规学是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及其内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专门学科。党内法规学的提出、建设与发展,既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自身制度变革和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尤其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现实展开。党内法规学的建设刚刚起步,在形成共识性观念认知、发展完善的知识结构、构筑坚实的学科支撑、形成有影响力的话语体系等方面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推动党内法规学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及时实现从“研究方向”到“独立学科”的转变,更要一体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保持科学性与现实性的平衡,理论性与政策性的平衡,独立性与开放性的平衡,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平衡,党内法规学的建设必将迎来更快速、更稳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党内法规学
学科建设
知识
体系
理论
建构
Keywords
inner-Party regulations
inner-Party regulation study
discipline development
knowledge system
theoretical building
分类号
D262.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学体系的新建构──评《诗歌美学》
13
作者
天雨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40-140,共1页
文摘
诗学体系的新建构──评《诗歌美学》天雨恩格斯曾经对德国的一批浅薄的知识青年,动辄就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的鲁莽行颇有微词。但是,也正如人们所知道的,当人类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在理性层次上形成共识时,建构某一知识体系的任务,就会自然而然地提出来,并历史...
关键词
诗歌美学
诗学
体系
新
建构
诗歌语言
情感语言
理论
体系
知识
体系
科学界定
人的关系
文学语言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地理难点突破策略
14
作者
叶晓平
王晨光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中学
出处
《地理教学》
2010年第5期15-17,共3页
文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有效掌握新知识,必须与已有知识和经验有机结合,将之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高中地理中的一些传统难点往往是因抽象不易感知,学生无法将之与已有知识或者相应生活经验对接。因此,认真分析学情,
关键词
建构
主义学习
理论
高中地理
知识
体系
生活经验
分析学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教育科学》2024年重点选题
15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2024年,《当代教育科学》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重要教育决策部署,进一步聚焦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热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始终致力于繁荣教育科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教育决策,服务教师的专业成长。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2.中国特色教育基本理论研究3.中国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4.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研究。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
基础教育领域
中国式现代化
重点选题
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基本
理论
研究
教育教学改革
知识
体系
建构
分类号
G232.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交车与地理教学
被引量:
1
16
作者
赵志祥
机构
河北省唐山一中
出处
《地理教学》
2013年第6期46-47,共2页
文摘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知识,就是说学生在走入课堂的时候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的的学习、生活、交往中已经有了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新的知识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纳入到整个知识体系中的。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公交车
知识
体系
生活经验
建构
理论
皮亚杰
基础
学生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述评
宋菲菲
吕万刚
万晓红
李爱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建构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自主知识体系
赵炎秋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层治理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建构
童敏
刘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社会工作者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与存在内容
安秋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系统论视角下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整合与发展趋势
林茂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迈向“互构实践”: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王依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情报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
杨小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教育管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态与建构路径
胡耀宗
卢秀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实践论的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构
胡正荣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再论建构中国美学史的学科体系——以宋代为案例
吴功正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面向现实的理论建构——评《网络德育学》
陈金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党内法规学:实践探索与体系建构
陈家刚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诗学体系的新建构──评《诗歌美学》
天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地理难点突破策略
叶晓平
王晨光
《地理教学》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当代教育科学》2024年重点选题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公交车与地理教学
赵志祥
《地理教学》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