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何以融合发展?——兼论社会工作专业自觉的效度与限度
1
作者 朱志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7,共12页
虽然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都是“大社会工作”的组成部分,但是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分割与碎裂的情境性遭遇。社会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融合发展。论文将两者放在共生... 虽然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都是“大社会工作”的组成部分,但是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分割与碎裂的情境性遭遇。社会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融合发展。论文将两者放在共生理论的场域中,尝试对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何以融合发展进行学理性分析。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在主体共生、资源共生、机制共生方面有很强的契合性,两者是一种“互补型融合”的协作范式,这是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何以融合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实践中可以从理念融合、方法融合、路径融合等方面作出具体探索。倡导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融合发展是社会工作专业自觉的客观要求,但是也要坚持批判性反思的理性精神,检视专业自觉的发展路径,正确处理好社会工作专业自觉的效度与限度的关系,避免盲目的专业化扩张导致社会工作陷入“专业帝国主义”与“专业理想主义”的双重陷阱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社会工作 红十字事业 融合发展 社会工作专业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界限到界域: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话语变迁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万林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236,共15页
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学科的基础议题,但其在学科发展历程中的话语变迁还缺少充分关照。梳理专业关系的话语变迁发现,在由“专业”与“友爱”两种属性构成的关系光谱之中,专业关系研究经历了“确立友爱—遮蔽友爱—重现友爱”的过程。在... 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学科的基础议题,但其在学科发展历程中的话语变迁还缺少充分关照。梳理专业关系的话语变迁发现,在由“专业”与“友爱”两种属性构成的关系光谱之中,专业关系研究经历了“确立友爱—遮蔽友爱—重现友爱”的过程。在社会工作先驱那里,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构成友爱关系。但经由比斯泰克的阐述,加之受到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影响,这种关系的友爱属性在20世纪70至90年代逐渐被遮蔽。正是在这一时期,界限话语开始兴起,并成为专业关系的主导性话语。直到90年代末“关系为本”的社会工作出现,以及社会工作实践场景的转换,友爱才得以重新显现在专业关系的光谱中,而界域也开始成为界限的竞争性话语。梳理专业关系的话语嬗变有助于引导我们对本土专业关系和相关伦理议题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爱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 界限 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
作者 朱眉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80-82,共3页
近年来,社区发展作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城市的社区化也呈明显的加速度趋势。这种态势客观上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和机遇,同时也对这一起步不久的专业教育提出了... 近年来,社区发展作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城市的社区化也呈明显的加速度趋势。这种态势客观上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和机遇,同时也对这一起步不久的专业教育提出了挑战。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主动迎接挑战,是社会工作教育者的重大课题。本文仅谈些粗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 社区发展 社会工作教育 机遇与挑战 社区服务 社区管理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社区建设 教学计划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同影响从业意愿路径的实证分析--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被引量:50
4
作者 林诚彦 张兴杰 曾细花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8,共6页
高校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相关职业人才,然而学生的对口从业意愿不高常导致专业人才流失,因此提升学生的对口从业意愿是必要和重要的。基于专业认同视角,以广东八所本科院校276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实证研究,发... 高校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相关职业人才,然而学生的对口从业意愿不高常导致专业人才流失,因此提升学生的对口从业意愿是必要和重要的。基于专业认同视角,以广东八所本科院校276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实证研究,发现认知性认同、情感认同对从业意愿有显著预测作用。分析认为,专业认同是联系学生主体行为意愿与客体环境因素的桥梁,外在环境因素通过影响专业认同,进而影响学生从业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同 从业意愿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工作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11
5
作者 加鹏飞 燕艳 徐菁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91-94,共4页
文章首先论述了"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地方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国家日益重视高等教育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地方性高校向应用... 文章首先论述了"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地方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国家日益重视高等教育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地方性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务性特点。最后阐述了地方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总体导向,推进社会工作专业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开展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科研创新活动,完善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 科研 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宇鹏 佘曙初 董海宁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2,共4页
本文认为,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采用通才教育模式,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工作专业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贾晓明 刘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37-140,144,共5页
构建社会工作实习体系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建设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培养"创新性、实践型、国际化"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不断研究探索,... 构建社会工作实习体系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建设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培养"创新性、实践型、国际化"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不断研究探索,不断付诸实践,形成了"价值为先、实践创新、循序渐进、制度保障"的完整实习体系。实习体系主要由独特的价值系统、系统的课程设置、完善的督导制度、特色的专项实习及有效的实习基地网络五个部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 实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细香 赵书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98-100,共3页
社会工作在地方院校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培养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但其在实际人才培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导致了与目标的严重偏离。"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 社会工作在地方院校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培养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但其在实际人才培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导致了与目标的严重偏离。"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参考。本文首先阐述了"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并在分析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对其如何实施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 社会工作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之中的“分”与“合”——以上海医务社会工作为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何雪松 侯慧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3-168,174,共6页
一、导论近年来,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自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后,各地陆续启动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规划以及实践探索。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1... 一、导论近年来,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自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后,各地陆续启动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规划以及实践探索。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13632家医疗机构开展社工服务,分布在上海、广东、北京、浙江、江苏、山东、重庆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 上海 “合”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 案例 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教育模式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安芹 贾晓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92-94,共3页
社会工作是助人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有最为深层次的接触,是一种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专业工作。作为专业助人者,社会工作者最有意义的资源是社会工作者自己。结合教学实践,文章探讨在专业教育中强调学生自我成长的... 社会工作是助人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有最为深层次的接触,是一种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专业工作。作为专业助人者,社会工作者最有意义的资源是社会工作者自己。结合教学实践,文章探讨在专业教育中强调学生自我成长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途径,具体阐释《自我探索与专业成长》课程的教学实施模式,并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 自我成长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5
11
作者 燕蜻 闫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29,共3页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从学生认可、师资力量、教材质量与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对国内S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是:学生认可度低;专业师资薄弱;教材的质量不尽人意;实验室建设滞后。...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从学生认可、师资力量、教材质量与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对国内S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是:学生认可度低;专业师资薄弱;教材的质量不尽人意;实验室建设滞后。未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是:采取措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接受;强化与突出社会工作专业;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 现状 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反思与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侯国凤 戴香智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42-44,共3页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生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并非主观意愿,部分被访者反映社工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类课程少,且与岗位需求脱离,而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完善社工专业课程设置,其前提是政府要推动多维化的社会工作职业岗位设置,建立完...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生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并非主观意愿,部分被访者反映社工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类课程少,且与岗位需求脱离,而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完善社工专业课程设置,其前提是政府要推动多维化的社会工作职业岗位设置,建立完善的社工人才使用机制,而学校则应积极应对社会工作职业需求,加强课程体系与职业工作世界的关联,明确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在课程设置中的能动性,同时吸引用人单位积极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工作专业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之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前元 周勇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2年第6期88-92,101,共5页
对比中美两国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发现,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潜在的人才需求巨大,但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仍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教育管理不规范、就业环境较差、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不高等现实问题。中国应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对比中美两国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发现,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潜在的人才需求巨大,但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仍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教育管理不规范、就业环境较差、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不高等现实问题。中国应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强各部门的联动,以需求拉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建设致力于解决本国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工作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社会工作专业 专业建设 比较研究 中美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小平 田兆富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4-165,共2页
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深入分析社会、专业以及专业教育三个维度的转型发展为基础,从现代化、融合化和本土化三个层面分析了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遵循。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现代化 融合转型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行动化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波 李学容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83-85,共3页
高职院校跟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理念不明晰、定位不准确、课程不合理、理论不扎实、实践不专业等问题。提出了培养理念中国化、培养定位区域化、课程设计科学化、教材选用校本化、师资建设专业化、理论教学实务化、实训实... 高职院校跟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理念不明晰、定位不准确、课程不合理、理论不扎实、实践不专业等问题。提出了培养理念中国化、培养定位区域化、课程设计科学化、教材选用校本化、师资建设专业化、理论教学实务化、实训实习实用化、就业岗位差异化等人才培养的教育行动化改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人才培养 社会工作专业 存在问题 教育行动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领办服务机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理性选择 被引量:37
16
作者 史柏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30-35,59,共7页
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中,社会服务机构和专业教育机构是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两类社会组织,高校教师在其中扮演联结者的角色。由于中外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着发展路径和发展次序上的巨大差异,所以两类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无法完全建立,... 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中,社会服务机构和专业教育机构是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两类社会组织,高校教师在其中扮演联结者的角色。由于中外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着发展路径和发展次序上的巨大差异,所以两类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无法完全建立,高校专业教师除了教学研究之外,还承担着提供专业示范和推动制度建设的使命。在此背景下,高校教师领办社会服务机构,是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一种理性选择。影响此种选择的因素包括:中央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涵义的再认识与再定位;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务的提出;社会民间组织发展与改革大潮的推动;突破专业教育发展瓶颈的内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工作专业 理性选择 社会服务机构 专业教育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 被引量:51
17
作者 范燕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4-100,共7页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这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着深刻的多方面原因的。本文侧重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起源发展、专业本质、基本方法、基础价值理念的角度 。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本质 社会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价值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政企合作的地方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宇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15,共2页
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具有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和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性双重性质,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要结合学院发展状况、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身的专业特色开展校政企合作。在互动双赢的过程中,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要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具有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和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性双重性质,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要结合学院发展状况、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身的专业特色开展校政企合作。在互动双赢的过程中,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要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主动对接当地政府和企业;构建本土化课程体系;拓展办学资源以及构筑互动互助的教学资源平台,从而促使校政企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一定水平,提升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工作专业 校政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淑娟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19,共2页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集理论、技巧和实务经验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以实务为基础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显著特点。根据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的规定,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必须要接受相关基础知识教育及专业技巧与实务的训练,而实习是学生接受实务...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集理论、技巧和实务经验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以实务为基础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显著特点。根据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的规定,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必须要接受相关基础知识教育及专业技巧与实务的训练,而实习是学生接受实务训练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还面临许多困境,如实习督导环节薄弱、专业实习机构资源不足、经费缺乏及社会对专业缺少认同等等,这些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因此,急需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出路,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使其尽早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 实习教育 职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组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策略——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玉香 吴立忠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52-54,共3页
与一般的分组教学模式只是注重通过分组来变化教学组织形式,展开激励、竞争,更好地因材施教不同,社会工作分组教学模式更呈现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独有特色。分组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在分组... 与一般的分组教学模式只是注重通过分组来变化教学组织形式,展开激励、竞争,更好地因材施教不同,社会工作分组教学模式更呈现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独有特色。分组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在分组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具体程序设计、合理分组、激励评价等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 分组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