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1
作者 刘开瑞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8年第1期14-15,共2页
社会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刘开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六章,《中国注... 社会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刘开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六章,《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都对社会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审计人员 法律责任 社会审计风险 审计单位 社会审计组织 审计意见 社会审计工作 内控制度 过失责任 财务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社会审计人员离职倾向问题研究
2
作者 社会审计人员离职倾向研究课题组 李宝虹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4-79,共6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审计是一个客观收集和评价与经济交易和事项声明有关的证据,以确定这些声明与已建立的标准之间相一致的程度,并将结果传递给使用者的过程(Committee on Basic Auditing Concept,1973)。这决定审计服务是一个判断...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审计是一个客观收集和评价与经济交易和事项声明有关的证据,以确定这些声明与已建立的标准之间相一致的程度,并将结果传递给使用者的过程(Committee on Basic Auditing Concept,1973)。这决定审计服务是一个判断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涉及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因此,在审计服务提供过程中,社会审计人员需面对不确定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审计人员 离职倾向 黑龙江省 服务提供过程 审计证据 Basic 经济交易 审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会审计报告标准化的发展
3
作者 李若山 《审计研究》 1986年第6期9-15,共7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的横向经济联系将逐渐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各企事业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亦将随着联合的发展,日趋复杂,要正确处理好随之而来的复杂关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的横向经济联系将逐渐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各企事业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亦将随着联合的发展,日趋复杂,要正确处理好随之而来的复杂关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联合各方反映这些复杂关系的经济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因此,充分发挥社会审计对这些经济信息的评价和公证作用,将是保证横向经济联系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但是,社会审计人员如何来表达他们的公证意见?他们的公证究竟有多大的作用?是随着社会审计活动展开接踵而来的问题,回顾美国社会审计报告标准化的历史过程,对我们如何回答、解决上述二个问题,将是一个极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报告标准 社会审计人员 公证 标准审计 审计准则 审计程序 审计活动 美国 财务报表 企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社会审计发展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4
作者 张标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8-41,共4页
几年来,我国社会审计组织顺应经济形势的需要,从无到有发展很快,各地审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开展社会审计和咨询业务,并以其审计、咨询服务的有效性开始为社会各界所瞩目、所公认,但在审计实践中也碰到了不少问题,亟需探讨解决。
关键词 社会审计人员 社会审计组织 审计事务所 审计 审计标准 审计实践 咨询业务 审计业务 有效性 注册会计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社会审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傅乐浚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4-37,共4页
去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对我国社会审计作了专章规定。《审计署关于社会审计工作的规定》,也于去年七月发布施行,从而我国社会审计在法律上得到保证。但是,我国社会审计历史上发展很晚,没有很多经验可借鉴,还须在实... 去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对我国社会审计作了专章规定。《审计署关于社会审计工作的规定》,也于去年七月发布施行,从而我国社会审计在法律上得到保证。但是,我国社会审计历史上发展很晚,没有很多经验可借鉴,还须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审计人员 国家审计 社会审计组织 审计条例 审计 审计 审计事务所 职业道德 业务指导 审计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我国社会审计风险初探
6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5年第3期3-5,共3页
关键词 审计事务所 社会审计人员 社会审计风险 审计准则 社会审计组织 业务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单位 交流与合作 正确看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大力发展社会审计事业
7
作者 张任锅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3年第6期35-36,共2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对社会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大力发展社会审计事业提供了契机。党的十四大报告在谈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时,把发展审计...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对社会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大力发展社会审计事业提供了契机。党的十四大报告在谈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时,把发展审计咨询业与商业、金融、保险、旅游、法律等重要领域相提并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审计咨询业作为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列为加快发展的重点之一。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明确规定了社会审计组织的服务领域。审计署也把发展壮大社会审计作为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转变政府部门职能,贯彻实施《条例》,强化审计监督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审计人员 审计事业 社会审计组织 审计工作 审计监督 审计 大力发展 委托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审计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工作与会计信息有效性探讨——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西牛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74,共3页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非常多样化的。会计信息涉及到的程序十分繁杂,最开始从专业会计人员出发的,然后通过社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最终通过董事会的批准,才能够向外界披露会计信息和审...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非常多样化的。会计信息涉及到的程序十分繁杂,最开始从专业会计人员出发的,然后通过社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最终通过董事会的批准,才能够向外界披露会计信息和审计报表。从逻辑层面上看,会计人员主要负责收集整理会计信息,而审计人员需要为其提供审计的意见。这两类人员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上市公司 审计工作 信息有效性 社会审计人员 会计人员 审计报表 逻辑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述香港公司法中有关审计监督规定的特点
9
作者 董玉明 《会计之友》 1997年第3期6-7,共2页
略述香港公司法中有关审计监督规定的特点□文/董玉明一、香港公司立法及公司的种类香港现行的公司法亦即香港的《公司条例》(CompaniesOrdinance),共有365条,分14部分及11个附表,其调整内容包括公司的... 略述香港公司法中有关审计监督规定的特点□文/董玉明一、香港公司立法及公司的种类香港现行的公司法亦即香港的《公司条例》(CompaniesOrdinance),共有365条,分14部分及11个附表,其调整内容包括公司的成立、资本的发行、内部的管理及对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审计监督 香港公司法 《公司条例》 社会审计人员 审计 终止清算 注册公司 《公司法》 公开公司 不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银行贷款资产抵押审计
10
作者 陈涌潮 李芳全 童槐青 《武汉财会》 1991年第7期32-33,共2页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审计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计业务。但其基本业务仍局限在验资、鉴证、会计顾问、咨询、培训等方面,一些有竞争意识的事务所在努力提高工作质量,树立良好信誉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社会...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审计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计业务。但其基本业务仍局限在验资、鉴证、会计顾问、咨询、培训等方面,一些有竞争意识的事务所在努力提高工作质量,树立良好信誉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社会审计的业务。这里,我们通过调查、论证,向广大社会审计人员介绍一项新业务——银行贷款资产抵押审计。一、概念、对象及业务需求预测。所谓银行贷款资产抵押审计,是指审计单位接受银行和贷款单位的委托,对贷款单位申报贷款所抵押的资金(财产)的真实性进行审查、鉴证的一种业务活动。银行贷款资产抵押审计的委托方,主要为贷款发放方——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资产 贷款资产 审计事务所 银行 固定资产 流动资金 审计业务 社会审计组织 社会审计人员 抵押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委托内审进行承包兑现审记
11
作者 刘殿庆 《会计之友》 1992年第1期30-30,共1页
委托主管部门的内审机构搞承包兑现审计,虽然具有熟悉情况、业务内行等有利条件,但由于存在着地位不超脱、职权不独立等许多不利因素,难以将这项工作搞好,难以全面落实合同.笔者认为,不宜委托内审进行承包合同兑现审计,其理由有如下几点... 委托主管部门的内审机构搞承包兑现审计,虽然具有熟悉情况、业务内行等有利条件,但由于存在着地位不超脱、职权不独立等许多不利因素,难以将这项工作搞好,难以全面落实合同.笔者认为,不宜委托内审进行承包合同兑现审计,其理由有如下几点.一、内审的作用不同于国家审计机关.内审的职能虽然与外审相同,都是监督和服务两个方面,但所起的作用却不相同,内审是按照决策者的意志从维护企业利益出发,对企业执行决策目标的情况进行审计,实行监督和服务.通过监督和服务,起到落实计划、考核业绩、促进效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机关 内审机构 承包合同 企业利益 内审人员 审计组织 社会审计人员 审计要求 被审单位 内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