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职业教育课程知识选择的标准、方式和范畴分析——基于社会实在论的视角 |
周芷莹
冉云芳
潘逸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重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从社会建构走向社会实在 |
杨绪辉
沈书生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3
|
大数据与社会实在的三维构建 |
段伟文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4
|
基于知识问题的教育社会学新转向——评《把知识带回来——教育社会学从社会建构主义到社会实在论的转向》 |
肖成林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5
|
从社会实在到习与性成:浅析社会规范的习得 |
龚超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6
|
从建构主义到社会实在:知识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
郑红娜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2 |
30
|
|
7
|
麦克·扬的社会实在论思想初探 |
张新亮
石艳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8
|
从天使到魔鬼:社会实在论视角下的黑客形象变迁 |
叶冲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9
|
狄尔泰的“社会—历史实在”理论刍议 |
孙玉良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0
|
小学女教师工作负担、工作-家庭干涉、情感承诺与离职倾向:基于实在主义社会理论的结构方程建模 |
周深几
徐淼
王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11
|
知识社会学中的范式转换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
赵超
赵万里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9
|
|
12
|
质性研究法与社会科学哲学——以社会学中的民族志为例 |
卢崴诩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3
|
“内心召唤”还是“置身事外”:师范生专业选择动机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
周深几
吴雨宸
宋萑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是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完善的 |
《江汉论坛》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5
|
知识论视域下的课程建设探析 |
吴彦彤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女性主义方法论:能否讲述更好的故事? |
魏开琼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7
|
必须从根本上扩大对“经验”与“实用”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
陈家琪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8
|
意义增值:知识教学的深度诉求 |
卓晓孟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9
|
描述心理学作为“精神科学”的方法意义 |
宗爱东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