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学民族志的力量:重返早期社会研究的田野工作
被引量:
12
1
作者
田耕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97,共27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民族志在田野工作和叙事复兴中与传统人文学汇聚,显著扩展了自己的学科边界。但是,这种扩展并没有解决社会学民族志在深度的经验发生和强烈的理论诉求之间遭遇的紧张。对于这种紧张,本文主张再访早期社会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民族志在田野工作和叙事复兴中与传统人文学汇聚,显著扩展了自己的学科边界。但是,这种扩展并没有解决社会学民族志在深度的经验发生和强烈的理论诉求之间遭遇的紧张。对于这种紧张,本文主张再访早期社会研究的田野,即19世纪末期到一战之前的若干典型研究,从中反思早期社会学田野工作是如何在"直接经验"的倾向中完成类型化,以及如何在这个经验感获得的同时改变对社会世界的道德想象。早期社会学的田野工作的力量之一不在于以规范的诉求压制经验感,而是以独特的情感结构连接经验的观察和道德理想的重生。由此,我们不仅需要反思诸如社会调查到社区研究这样的简单思路,更要重新理解理论史上所谓的"进步主义式"的道德本身。这一工作对重新认识早期社会研究和今天的社会学民族志都具有意义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民族志
田野工作
情感结构
直接观察
进步主义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社会研究史中的西南边疆调查:1928-1947
被引量:
11
2
作者
田耕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33,共13页
1928-1947年的西南边疆调查,是中国社会研究史上激活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边疆调查的关键时期。三个学科的实地研究形成了对此后影响深远的新传统。本文结合边疆研究的生平史和对研究作品的概念考察,表明1934年中研院的机构调整促...
1928-1947年的西南边疆调查,是中国社会研究史上激活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边疆调查的关键时期。三个学科的实地研究形成了对此后影响深远的新传统。本文结合边疆研究的生平史和对研究作品的概念考察,表明1934年中研院的机构调整促成了社会科学所和史语所各自的关键转向,使其分别形成了结合经济史与民族史的田野工作理念。其中深蕴的历史想象,与南迁的燕京大学社会学在边疆继续"民族志社会学"的"自然史"理念有着深刻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调查
西南
民族
民族
志
社会学
自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学民族志的力量:重返早期社会研究的田野工作
被引量:
12
1
作者
田耕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97,共2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学实践的演变机制研究"(16BSH004)的阶段成果~~
文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民族志在田野工作和叙事复兴中与传统人文学汇聚,显著扩展了自己的学科边界。但是,这种扩展并没有解决社会学民族志在深度的经验发生和强烈的理论诉求之间遭遇的紧张。对于这种紧张,本文主张再访早期社会研究的田野,即19世纪末期到一战之前的若干典型研究,从中反思早期社会学田野工作是如何在"直接经验"的倾向中完成类型化,以及如何在这个经验感获得的同时改变对社会世界的道德想象。早期社会学的田野工作的力量之一不在于以规范的诉求压制经验感,而是以独特的情感结构连接经验的观察和道德理想的重生。由此,我们不仅需要反思诸如社会调查到社区研究这样的简单思路,更要重新理解理论史上所谓的"进步主义式"的道德本身。这一工作对重新认识早期社会研究和今天的社会学民族志都具有意义上的准备。
关键词
社会学民族志
田野工作
情感结构
直接观察
进步主义道德
Keywords
sociological ethnography
fieldwork
structure of feeling
direct observation
Progressive morality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社会研究史中的西南边疆调查:1928-1947
被引量:
11
2
作者
田耕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3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学实践的演变机制研究"(项目号:16BSH0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1928-1947年的西南边疆调查,是中国社会研究史上激活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边疆调查的关键时期。三个学科的实地研究形成了对此后影响深远的新传统。本文结合边疆研究的生平史和对研究作品的概念考察,表明1934年中研院的机构调整促成了社会科学所和史语所各自的关键转向,使其分别形成了结合经济史与民族史的田野工作理念。其中深蕴的历史想象,与南迁的燕京大学社会学在边疆继续"民族志社会学"的"自然史"理念有着深刻的区别。
关键词
边疆调查
西南
民族
民族
志
社会学
自然史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学民族志的力量:重返早期社会研究的田野工作
田耕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社会研究史中的西南边疆调查:1928-1947
田耕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