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赞“上海大学社会学学派”──社会学学杂谈之三
1
作者 邓伟志 《社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社会学学派 上海大学 社会学学科 社会学概论 芝加哥学派 恢复和重建 “三个第一” 几个学派 杂谈 世纪之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历史分期及理论贡献 被引量:7
2
作者 柯泽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74,共7页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诞生是20世纪初之后几十年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这一学派大致经历了早期孕育、全盛时期以及衰败时期等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在早期孕育阶段杜威、米德、库利等人为芝加哥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思想,并...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诞生是20世纪初之后几十年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这一学派大致经历了早期孕育、全盛时期以及衰败时期等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在早期孕育阶段杜威、米德、库利等人为芝加哥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思想,并开创了一些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斯莫尔等人在介绍欧洲社会学理论等方面贡献甚多;托马斯等人则通过对波兰移民等问题的研究开启了社会学研究美国化以及应用化的时代,使美国社会学研究脱离了欧洲社会学研究的学院式抽象思辨传统。在芝加哥社会学发展的全盛时期,帕克、伯吉斯等人介入到都市生态结构以及都市行为研究,进一步强化了美国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和应用化特征,并丰富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芝加哥社会学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美国20世纪初以来社会变化与发展的一种反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诸如都市问题、移民问题、种族文化问题开始淡化并淡出,美国社会学研究的关注点也发生转移,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也随之衰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不但对美国社会科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催生了美国传播学这样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一些重要成员还直接参与到美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加哥大学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 斯莫尔 托马斯 帕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主义与社会学年鉴学派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晓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7,共8页
社会学主义是在社会学的经典时代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理论范式,它以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为代表,认定社会学必须解释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则是另一些社会事实的结果;同时,社会学的存在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必以其他学科的存在为前提。社会... 社会学主义是在社会学的经典时代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理论范式,它以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为代表,认定社会学必须解释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则是另一些社会事实的结果;同时,社会学的存在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必以其他学科的存在为前提。社会学主义的经验研究范例是迪尔凯姆的《自杀论》,它精辟地论证了自杀这一社会事实和社会整合程度的关系。而围绕这一理论范式,在早期法国社会学界形成了后来享有盛誉的社会学年鉴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主义 《自杀论》 迪尔凯姆 社会学年鉴学派 社会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对佩恩基金“电影影响”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4
4
作者 柯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不但开启了美国传播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同时也直接参与了一些重要的传播学应用研究。由佩恩基金支持的"电影与青年"研究项目是美国学术界第一次大规模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活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帕克、布鲁...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不但开启了美国传播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同时也直接参与了一些重要的传播学应用研究。由佩恩基金支持的"电影与青年"研究项目是美国学术界第一次大规模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活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帕克、布鲁默等人也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布鲁默的研究最为出色。布鲁默主持的两项研究以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恰如其当地揭示了电影对青少年的影响。佩恩基金"电影与青年"研究项目拉开了美国大规模媒介调查的序幕,确立了美国传播学实证主义研究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 佩恩基金 媒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社会学抑或社会学西部学派? 被引量:1
5
作者 唐代兴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4-180,共7页
西部,是中国最重要的地域之一。西部社会状况,一定程度上最终决定着中国景气。关注和研究西部,将可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成就西部社会学。西部社会学者倡导以"西部问题"或"西部发展"为研究对象来构建西部社会学,意愿... 西部,是中国最重要的地域之一。西部社会状况,一定程度上最终决定着中国景气。关注和研究西部,将可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成就西部社会学。西部社会学者倡导以"西部问题"或"西部发展"为研究对象来构建西部社会学,意愿美好,却面临着自洽的学理解释等许多难题。以"西部社会"为对象、以西部发展的社会基础及相互联系为重心,以融"历史学、人类学、未来学"视域和智识的社会学想象力为认知方法,围绕"西部社会"这一原初范畴,运用"西部社会容量",统合以西部地域、西部结构、西部历史、西部文化为核心概念的静力学研究和以西部变迁、西部动荡、西部发展、西部退化或西部滞化为核心概念的动力学研究,建构社会学西部学派则具有多元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西部学派 西部社会 西部地域 西部社会容量 社会学想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返社会的“原始”:张光直三代文明研究中的“社会学年鉴学派”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正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138,共30页
本文回顾了张光直有关"连续性文明"与"破裂性文明"的比较研究,发现他构想"连续性"的方式在于重返社会的"原始"。张光直在"二分制"与萨满教这两项赋予三代文明以"连续性"... 本文回顾了张光直有关"连续性文明"与"破裂性文明"的比较研究,发现他构想"连续性"的方式在于重返社会的"原始"。张光直在"二分制"与萨满教这两项赋予三代文明以"连续性"特征的研究中,借用了"社会学年鉴学派"对于"基本形式"的构想,以赋予三代文明以"原始"意象。在对规范性、社会总体性、基本形式、文明多元性的强调上,张光直文明研究的思路与构想与"社会学年鉴学派"相互呼应。该学说体现了张光直作为中国近现代学人的痛苦与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光直 社会学年鉴学派 原始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彭定安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4期52-55,共4页
中国社会学在禁闭二十多年之后又得到发展,这反映了中国社会科学事业的日益繁荣,也反映了社会学自身的生命力。当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向社会学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因此,搞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 中国社会学在禁闭二十多年之后又得到发展,这反映了中国社会科学事业的日益繁荣,也反映了社会学自身的生命力。当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向社会学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因此,搞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本文就怎样来建设社会学学科的问题,发表一些意见,以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学派 马克思主义 学学科建设 中国社会学 交叉学科 文化人类学 发展方向 研究领域 精神文明建设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艺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界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德琴 《艺苑(美术版)》 1994年第2期35-37,共3页
自从艺术社会学这门学科确立以来,一般地认为它主要是研究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在实际研究中,中外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的从美学、审美的角度来探讨艺术和社会的功能;有的从艺术与社会、经济形态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有... 自从艺术社会学这门学科确立以来,一般地认为它主要是研究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在实际研究中,中外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的从美学、审美的角度来探讨艺术和社会的功能;有的从艺术与社会、经济形态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有的从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价值的实现过程的角度进行研究.总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派别,一派是哲学学派和美学学派,他们把艺术社会学视为艺术哲学或美学的一个部分或分支;另一派就是社会学学派,他们用现代社会学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播 艺术社会学 艺术哲学 社会学学派 社会学研究 哲学学派 社会功能 美学理论 现代社会学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入”与“化出”——关于我国社会学发展的再思考(之二)
9
作者 陈烽 《社会》 1988年第6期12-13,共2页
如何看待社会学中非马列思主义学术传统和学派的问题。是我国社会学自取消之日到恢复之时始终面临的一个尖锐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应当与看待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和学派的根本态度一样,也必须坚持科学取向。为此,需要“进... 如何看待社会学中非马列思主义学术传统和学派的问题。是我国社会学自取消之日到恢复之时始终面临的一个尖锐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应当与看待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和学派的根本态度一样,也必须坚持科学取向。为此,需要“进入”、“化出”和“超越”。客观地看,社会学中的非马克思主义学派固然有其偏离科学真理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学派 经典马克思主义 学术传统 非马克思主义学派 再思考 根本态度 科学取向 社会关系 科学真理 交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