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社会存在本体论看卢卡奇晚期对黑格尔哲学的超越 |
涂成林
魏德阳
|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数字时代下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
蓝江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2
|
|
3
|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
陈学明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1989 |
6
|
|
4
|
卢卡奇和他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 |
周穗明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5
|
论卢卡奇社会存在整体性思想的新意 |
刘卓红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6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下)──下篇:实践与本体 |
刘纲纪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7
|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新论 |
李志平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1
|
|
8
|
历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本体论批判 |
陈宇光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9
|
社会认识方法论的合理思路 |
郑文先
叶泽雄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0
|
经济学与辩证法之间——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下重访卢卡奇 |
周嘉昕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1
|
国内卢卡奇研究的两种模式及其超越 |
张亮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2
|
在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途中——卢卡奇、德拉-沃尔佩、科莱蒂和阿尔都塞的理论贡献 |
俞吾金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3
|
|
13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认识与规定——论卢卡奇的劳动概念 |
刘卓红
|
《广东社会科学》
|
2001 |
2
|
|
14
|
卢卡奇晚年对早期思想的超越 |
蒋逸民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1
|
|
15
|
卢卡奇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
张翼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
|
|
16
|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人文理想主义 |
尤西林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7
|
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探索——读《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随笔 |
张尚仁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8
|
马哲史研究的新篇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史探微》评价 |
彭泽农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9
|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商品——与邢贲思、陈柏灵同志商榷 |
郝晓光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8
|
|
20
|
总体性·形式·伟大的现实主义——卢卡契文艺思想漫议二题 |
李益荪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