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图书馆:促进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以深圳图书馆社会教育实践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肖容梅 黄凯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75,共7页
公共图书馆是传承人类文明、保存文化记忆的重要场所,是促进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古今中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实践表明公共图书馆具有天然的教育使命。文章阐明图书馆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从分众服务、品牌体系、资源服务、空间场域、社会... 公共图书馆是传承人类文明、保存文化记忆的重要场所,是促进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古今中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实践表明公共图书馆具有天然的教育使命。文章阐明图书馆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从分众服务、品牌体系、资源服务、空间场域、社会合作、宣传平台六个维度梳理深圳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实践,从理论研究、统筹规划、教育协同、评估机制、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不足及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终身学习 社会大学 社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的社会大学教育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荆世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7,共6页
关键词 陶行知 社会大学 大学教育思想 大学之道 大学 重庆 生活教育 民主教育 社会即学校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雨知时节——记一所新颖的“社会大学校”
3
作者 刘义饶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8年第4期64-64,共1页
在美丽的东湖之滨有一所国家级培训科技干部的高等学府——国家科委管理学院。最近,她走向社会.与遐迩闻名的时代科学研究院软科学研究所,《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联合举办了首届“外向型经济管理刊授班”.这种官民联办、单科独进、高... 在美丽的东湖之滨有一所国家级培训科技干部的高等学府——国家科委管理学院。最近,她走向社会.与遐迩闻名的时代科学研究院软科学研究所,《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联合举办了首届“外向型经济管理刊授班”.这种官民联办、单科独进、高层次的业余培训方式.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称赞这个培训班是一所新颖的“社会大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大学 经济管理 培训班 外向型经济 科技干部 学习研究者 国家级培训 软科学研究 科技进步 业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与重庆社会大学
4
作者 夏德清 《成人教育》 1983年第2期45-46,共2页
人才教育,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四、五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就人才教育的缘起、概念、培养、目标、方法以及人才教育和道德教育、基础教育、普及教育的关系,都作过深刻的阐述。本文将向读者介绍重... 人才教育,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四、五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就人才教育的缘起、概念、培养、目标、方法以及人才教育和道德教育、基础教育、普及教育的关系,都作过深刻的阐述。本文将向读者介绍重庆社会大学,重庆社会大学与陶行知是什么关系呢?重庆社会大学是陶行知先生亲手创办的。陶行知创办的重庆社会大学是他教育思想和实践中属于普及教育范畴的校外成人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社会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 教育思想 教育范畴 人才教育 道德教育 人格教育 政治问题 教育方法 入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社会大学里千锤百炼——南开大学部分89级文科研究生谈下基层锻炼的收获和体会
5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0年第3期39-40,共2页
文科研究生下基层锻炼是研究生管理工作者,包括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问题。研究生下基层锻炼有没有必要?实际收效又如何?锻炼归来的南开大学部分89级文科研究生给我们回答了这些问题。
关键词 文科研究生 社会大学 管理工作者 相结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必要性 大学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 基层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正属于社会的女教育家——记中华社会大学校长于陆琳
6
作者 王肖才 《人民论坛》 1996年第7期42-42,共1页
于陆琳同志是1937年参加革命的“女八路”,是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女教育家。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在硝烟弥漫的岁月里,她跟随三姐于若木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进陕北公学。
关键词 大学校长 社会大学 教育家 民办大学 民办高等教育 教育事业 无私奉献 私立高等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国家承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乡村振兴的机制与成效研究
7
作者 伍云鹏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6期142-144,共3页
大学生凭借自身学科专业的特长,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参与乡村振兴,不仅能够在乡村振兴政策的调研、推广、实施等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注入新鲜理念和技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还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促进个人职业发展。本研究在... 大学生凭借自身学科专业的特长,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参与乡村振兴,不仅能够在乡村振兴政策的调研、推广、实施等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注入新鲜理念和技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还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促进个人职业发展。本研究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乡村振兴的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成效和问题,期望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社会实践 乡村振兴 意义 机制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022年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洁 陈一朵 刘建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60,共8页
利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的资料,以2013-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刊发文章总量的5%为标准遴选出的高被引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高被引论文的栏目/专题、基金项目、高被引论文作者、第一作者机构和排... 利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的资料,以2013-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刊发文章总量的5%为标准遴选出的高被引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高被引论文的栏目/专题、基金项目、高被引论文作者、第一作者机构和排名前20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分析,为组稿、约稿和筛选优质稿源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学报》2013-2022年共刊发论文1266篇,总被引频次为32051次,从中遴选出高被引论文63篇,高被引论文总被引频次为8308次,占总被引频次的25.92%。63篇高被引论文均属学报特色栏目——“三农”问题研究的下设专题论文,此栏目的高被引论文占到了73.02%,“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农村电商”3个专题高被引论文表现抢眼。在高被引论文获助的基金项目中,国家社科基金资助20项,占31.75%,是获助的主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居于第2位。高被引论文中作者的职称(学历)居前3位的分别是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其中博士研究生的高被引论文占到了总数的38.10%,表明其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发表2篇以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有3位。来源论文机构总被引频次的排序前5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被引频次最多的前20篇论文的统计结果与前面的统计情况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两个专题的高被引论文占了几近一半。鉴于以上结果,今后应继续做好选题策划,持续加强“三农”问题研究特色栏目建设。组稿约稿中要扩大核心作者群,积极关注青年科技工作者研究成果,打造高水平服务团队,提升论文学术水平;大力推进新媒体融合出版,提升学术成果传播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高被引论文 被引频次 学术质量 学术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地方与全球发展的当代大学社会责任研究
9
作者 杨启光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与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和全球环境有着更为复杂而广泛的联系。当代大学在服务地方与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朝着积极履行促进全球共同利益实现这一更大的社会责任迈进。这既是对建立负责任的全球社会这一时...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与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和全球环境有着更为复杂而广泛的联系。当代大学在服务地方与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朝着积极履行促进全球共同利益实现这一更大的社会责任迈进。这既是对建立负责任的全球社会这一时代需要的主动回应,也是对大学实施全球参与战略的现实反映。将促进地方与全球发展的社会责任纳入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努力方向,重构面向社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是提升当代大学社会责任领导力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大学 大学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学生实践之力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10
作者 陈江敏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72-74,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正逐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为乡村振兴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正逐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为乡村振兴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四大具体路径,并对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描述,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文章研究以期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画卷 大学社会实践 乡村振兴 助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社会捐赠业绩的组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80所大学基金会的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佟婧 申晨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65,共8页
对我国80所大学基金会或校友会进行调研,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组织的综合实力、募捐项目、募捐历史、募捐人员的工作认同感、组织领导和内部资源等对大学的募捐业绩有显著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领导与综合实力因子对捐赠业绩有... 对我国80所大学基金会或校友会进行调研,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组织的综合实力、募捐项目、募捐历史、募捐人员的工作认同感、组织领导和内部资源等对大学的募捐业绩有显著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领导与综合实力因子对捐赠业绩有极其显著影响;组织的募捐计划、募捐人员的工作能力、大学的外部资源、大学的公信力等因子对大学的募捐业绩无显著影响。此外,具有四年以上募捐经验,且排名前50名的大学组织的募捐业绩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社会捐赠 捐赠业绩 组织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大学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兰萍 雷文斌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3-164,共2页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时代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和有效控制自我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学社会实践 大学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中引入大学社会评价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余小波 陆启越 范玉鹏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31,共6页
大学社会评价机制是保证高等教育社会评价活动有效进行,使其功能得以实现的构造及其运行原理。大学社会评价机制主要包括评议机制、排名机制和认证机制三种类型。"双一流"建设中引入大学社会评价机制,有利于完善政府的宏观质... 大学社会评价机制是保证高等教育社会评价活动有效进行,使其功能得以实现的构造及其运行原理。大学社会评价机制主要包括评议机制、排名机制和认证机制三种类型。"双一流"建设中引入大学社会评价机制,有利于完善政府的宏观质量管理,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有利于诊断高校的教育质量,为高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有利于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大学建设,为社会监督大学发展提供信息来源。应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加强多元社会评价主体建设,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以强化大学社会评价机制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管办评分离 大学社会评价 机制 评议 排名 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服务型大学:高校分类新类别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凡 吴跃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社会服务型大学是伴随现代大学功能的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多样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文章以对欧洲大学图和美国卡内基两个高校分类体系中社会服务型大学分类实践的研究和比较为基础,指出在高校类别中增加社会服务型大... 社会服务型大学是伴随现代大学功能的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多样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文章以对欧洲大学图和美国卡内基两个高校分类体系中社会服务型大学分类实践的研究和比较为基础,指出在高校类别中增加社会服务型大学已成为国外高校分类体系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认为在构建新型高校分类体系过程中,应着力探索社会服务型大学分类的中国模式,构建科学的社会服务相关维度和指标体系,合理呈现分类结果,加强资源配置和政策引导,促进高校提升社会服务和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分类 社会服务型大学 大学图模式 卡内基模式 新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仕廉对燕京大学社会学中国化的推进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燕 孙邦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8-75,共8页
许仕廉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第一位中国籍系主任。他提出了"本土社会学"的社会学思想,确立了燕大社会学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基点。在任期间,他改变了燕大社会学早期服务于基督教的特征和依赖外国教师的局面,初步建立"中国化&qu... 许仕廉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第一位中国籍系主任。他提出了"本土社会学"的社会学思想,确立了燕大社会学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基点。在任期间,他改变了燕大社会学早期服务于基督教的特征和依赖外国教师的局面,初步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课程体系,开拓了社会学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学术路径,有选择地引入了人文区位理论,培养和储备了社会学中国化的骨干人才。许仕廉开启了燕京大学社会学中国化的进程,在燕京大学社会学中国化乃至社会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领者和奠基人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仕廉 燕京大学社会 社会学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超越: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方向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国辉 李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128-131,共4页
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存在的体系不够完善、标准尚未健全、执行缺乏动力等现实困境,从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转的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功能的综合化、社会实践活动质量的品牌化等方面探讨破解之径,以期探讨... 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存在的体系不够完善、标准尚未健全、执行缺乏动力等现实困境,从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转的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功能的综合化、社会实践活动质量的品牌化等方面探讨破解之径,以期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方向,更好的发挥社会实践育人的根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社会实践 制度化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武宁 梅爱冰 白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0,共2页
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大学社会实践 管理体制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曦 石新明 +1 位作者 潘小俪 刘丹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10期44-47,共4页
北京科技大学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体系、运行体系、评价机制和师资队伍构建等方面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探索出“理论讲授为辅,团队实践为主,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互融”的新型教学模式和“领导重视、教师督导、学生主动... 北京科技大学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体系、运行体系、评价机制和师资队伍构建等方面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探索出“理论讲授为辅,团队实践为主,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互融”的新型教学模式和“领导重视、教师督导、学生主动、社会支持‘四位一体”的课程运行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总结介绍了该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社会实践 课程建设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社会责任培育的历史嬗变、国际经验和中国探索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海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7,共6页
当今世界,此起彼伏的政治、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危机实际上是人类良心、道德、信仰和精神的危机,根本上是社会责任缺失的危机,强烈期待着大学培养出更多更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自古以来,大学担当社会责任有两个层面,一是在整体上... 当今世界,此起彼伏的政治、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危机实际上是人类良心、道德、信仰和精神的危机,根本上是社会责任缺失的危机,强烈期待着大学培养出更多更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自古以来,大学担当社会责任有两个层面,一是在整体上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由教学、科研、服务和文化相互促进的"一本多元"责任体系;二是在人才培养上以个性发展和社会责任为核心,德、才、情、志等多极支撑的"双核多极"格局。纵览国际高等教育界,一些大学显现出共同特点:将责任理念引导嵌入育人全程,多途径提高学生的责任智识和能力,培育全球关怀和跨文化理解的情感,塑造学生的领导力和领袖精神。中国大学发展历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责任的探索过程。为适应社会需求,当代大学生理应在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品德意志、开创精神上卓越出众,健康成长。大学在帮助学生成功中,努力做到个性不消磨、责任不淡化、教学不边缘、实践不再远、成长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社会责任培育 人才培养 学生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大学社会实践教育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岗 陈兰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3-165,共3页
大学社会实践教育要求从对大学责任的认识,大学社会实践教育生命力的激活,以及相应的内容、方法、管理和理论研究体系的构建等方面,使大学社会实践教育的实施和研究得以深化。
关键词 大学社会实践教育 本科教育“能为”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