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人治”与“法治”产生的社会土壤及现实目标选择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伟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部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8期21-23,共3页
-
-
关键词
现实目标
“人治”
社会土壤
封建法治
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
法律权威
现代法治
中国法律思想
民主政治
-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土豪”一词的文化逻辑审视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程和祥
韩玉胜
-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10,共7页
-
文摘
"土豪"源于微博段子,现已成为当下走红的网络流行文化—"土豪文化"。此种文化现象有着其内在的文化逻辑,本文从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度阐释。对"土豪"这一当下人气极高的网络文化词语进行"全景式浏览",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文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
关键词
土豪
身份“反转”
文化隐喻
社会土壤
自嘲心理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论中国渐进型的现代化模式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吴忠民
-
机构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8,共7页
-
文摘
中国现阶段特有的国情,规定了中国选择渐进型现代化模式的必要性。不仅如此,中国所特有的人伦型社会,有深厚基础的集权制政体和旧的事物的某些积极作用等特点,也决定了中国选择渐进型现代化模式的可行性。这一现代化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注重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基础性条件;2.注重发展的有效性;3.采用先易后难的渐次推进的改革策略;4.强化作为社会控制中心的政府系统的权威与行为。顺利实施这一现代化模式,须采取如下措施:1.使广大社会成员不断受益;2.建立有关社会问题的预警系统;3.提高政府系统的廉洁性和有效性。
-
关键词
现代化模式
现代化建设
中国现代化进程
社会成员
社会机体
社会土壤
中国社会
社会问题
激进型
计划经济体制
-
分类号
D6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后现代的厌倦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铃木章能
桑村特里沙
-
机构
甲南女子大学文学系
大阪产业大学教养部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5,共5页
-
文摘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描写形形色色"无聊"的人生。这些作品反映了后现代社会因生活厌倦而感到生活"无聊"的社会思潮。它们不仅在日本拥有众多读者,在美国读者中也产生了影响,与此同时,在美国这类题材的创作也一度流行。许多作品经村上春树在内的作家及出版家译介到日本,也引起日本读者的兴趣。这样,这类题材的作品也就在日本、美国双向跨境交流。这是两个国家后现代社会土壤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
-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无聊”题材作品
社会土壤
超越国境的交流
-
分类号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章太炎思想研究》略评
- 5
-
-
作者
郭齐勇
-
出处
《江汉论坛》
1987年第7期43-43,共1页
-
文摘
唐文权、罗福惠同志的学术论著——《章太炎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全面深刻地探讨了章氏的经济、政治、道德学说、哲学认识论、宗教观、佛学思想,以及经学、史学、诸子学及其对西学的汲取和对历代学术的评议,把国内章太炎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本著特点之一,是以历史社会土壤学(国情学)的方法,把章氏思想、观念及其发展演化,如实地放到它所从出的社会政治、经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作者独具匠心地指出,章氏思想乃近代江浙经济和江浙文化这一特定地域环境的产物.地域环境是思想文化的重要要素.
-
关键词
思想研究
佛学思想
宗教观
社会土壤
章太炎
地域环境
近代佛学
道德学说
哲学认识论
文化背景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当代青年人生观的诸相态辨析
- 6
-
-
作者
陈良咨
-
机构
新疆区级机关党委组织部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2-24,共3页
-
文摘
做思想政治工作难,做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难.这是人们经常感到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没有把握住当代青年人的思想脉搏.本文试图从人生观这个角度,对当代青年的思想作些剖析.在矛盾的交汇点上——青年人生观形成的社会土壤对于中国青年人来说,没有哪个时代能象今天这样提供充足的机会让青年人充分地展示自己,没有哪个时代能象今天这样让青年人如此引人注目.在探讨青年的人生观之时。
-
关键词
中国青年人
当代青年
人生观
政治工作者
价值观念
马列主义
共产主义精神
受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土壤
-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湖北文化特色试析
- 7
-
-
作者
方才金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8期64-67,共4页
-
文摘
文化,是人类社会于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原则体系以及这一体系的表象化和现实化。本文所说的湖北文化,是湖北人民创造的、与古代荆楚文化以及近代、现代的湖北文化一脉相承的当代湖北文化。湖北文化色彩斑斓,绚丽璀璨。它由五个色块和一个色点构成。五个色块分别为:鄂西北、鄂东北、鄂西南、鄂东南、泣汉平原;一个色点是武汉市。
-
关键词
湖北
文化特色
荆楚文化
中原文化
精神活动
原则体系
民间工艺美术
物质生产
社会土壤
开放性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戴震学术讨论会在屯溪召开
- 8
-
-
作者
史
-
出处
《安徽史学》
1986年第4期33-33,共1页
-
文摘
戴震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七日至十日在东原故里安徽屯溪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戴学研究专家、学者。他们提供了四十一篇论文。会议对戴震的哲学思想、学术成就以及产生它的历史背景、社会土壤和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戴震
戴学研究
中国思想文化史
学术成就
哲学思想
科研单位
历史背景
屯溪
社会土壤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