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识社会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边界——舒尔茨《生产运动》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一兵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6,共12页
在马克思思想发生史上,舒尔茨的《生产运动》具有重要地位。在这本国家统计学著作中,舒尔茨不仅从物质生产的现实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完整地使用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等概念,为马克思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重要启发。同... 在马克思思想发生史上,舒尔茨的《生产运动》具有重要地位。在这本国家统计学著作中,舒尔茨不仅从物质生产的现实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完整地使用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等概念,为马克思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重要启发。同时,舒尔茨的生产理论仍然是以隐性的唯心主义为根基的社会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有本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尔茨 《生产运动》 社会唯物主义 生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哲学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伟 邓晓臻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区分作为哲学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前者主要涉及人论、世界观理论、价值论和哲学观等问题,后者主要是马克思运用他的哲学思想和方法深入研究社会历史领域所得出的时代性结论...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区分作为哲学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前者主要涉及人论、世界观理论、价值论和哲学观等问题,后者主要是马克思运用他的哲学思想和方法深入研究社会历史领域所得出的时代性结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求以严肃的理论态度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梳理和完善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方法,用以深入把握时代,解决新的时代问题,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社会历史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为哲学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主义 教条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的理论准备—— 恩格斯对卡莱尔社会历史理论的批判性对话
3
作者 鲁克俭 吴剑锋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49,共8页
曼彻斯特时期,恩格斯的社会历史认识实现显著跃升,这成为他开始摆脱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框架的标志。在英国社会主义者的影响下,他确立了以“物质”为逻辑基点的社会唯物主义原则,并据此确立社会考察的哲学立场。恩格斯在批判卡莱尔泛神... 曼彻斯特时期,恩格斯的社会历史认识实现显著跃升,这成为他开始摆脱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框架的标志。在英国社会主义者的影响下,他确立了以“物质”为逻辑基点的社会唯物主义原则,并据此确立社会考察的哲学立场。恩格斯在批判卡莱尔泛神论思维方式的同时,接受并重释了其“英国状况问题”所蕴含的社会矛盾,批判性地转化其历史理论,使其方法论从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批判转向对社会关系的历史性分析,最终确立了以“社会性的人”为核心的历史研究视域。通过对英国社会革命历史发生机制的考察,恩格斯初步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唯物主义 “英国状况问题” 卡莱尔社会历史理论 社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社会观基础上的社会发展方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根山 申明远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85,共6页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建立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是人类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人与自然的冲突看做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基本矛盾的宏观层面...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建立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是人类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人与自然的冲突看做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基本矛盾的宏观层面加以考察,认为只有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在理论形态上找到了实现生态文明、保证人类永续发展的光明之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相结合的产物。生态文明的提出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自觉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社会 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 总体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在最初经济学研究中的消失——马克思《巴黎笔记》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一兵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1,共8页
青年马克思在《巴黎笔记》中的第一次经济学研究中,没有看到自己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所区分的与类生活异化的公民不同的经济异化中的市民,而只有获得工资的劳动者工人和拥有资本的"工业领导者"。作为反封建出现的第三等级政... 青年马克思在《巴黎笔记》中的第一次经济学研究中,没有看到自己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所区分的与类生活异化的公民不同的经济异化中的市民,而只有获得工资的劳动者工人和拥有资本的"工业领导者"。作为反封建出现的第三等级政治力量——市民,其实是分裂的,如果存在经济异化,那么不是笼统的人的需要和私利中市民的物质生活的异化,而是劳动塑形"社会财富"的工人的异化。马克思应该意识到,市民社会这个概念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话语。这是马克思在《巴黎笔记》中突然放弃civil society/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市民社会)概念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 《巴黎笔记》 社会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范式——基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生活/生产互构论”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雅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12,共9页
长期以来,具有支配性影响的“马克思学”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做了“生产本体论”的解读,在实践上产生一系列偏颇和失误。实际上,马克思的经典话语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有一个“生活的生产”的重要理论预设和理论命题,即... 长期以来,具有支配性影响的“马克思学”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做了“生产本体论”的解读,在实践上产生一系列偏颇和失误。实际上,马克思的经典话语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有一个“生活的生产”的重要理论预设和理论命题,即在为人们熟知的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等矛盾运动的理论结构层次之上,耸立着一个具有统领地位的“生活的生产”的理论结构层次,据此可以把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诠释为“两结构层次说”。人类生存的两大基本活动即生活和生产活动构成社会的“基本实体”,两者的互动生成过程体现为社会发展中工具与价值、个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以及社会研究中行动与结构关系的统一。社会发展研究从“生产本位论”的解构到“生活/生产互构论”研究范式的重构,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行动系统提供重要的理论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 “生活的生产” “生活/生产互构” 和谐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尔茨:物质生产力的量与质性结构——舒尔茨《生产的运动》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一兵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15,共11页
舒尔茨在《生产的运动》一书中,已经明确提出了以物质生产为理论中轴的生产话语,特别是他对生产力的研究,从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总和与生产力发展的功能结构及其历史建构过程入手,深入探讨了生产力概念的具体内容,达及了社会唯物主义的最... 舒尔茨在《生产的运动》一书中,已经明确提出了以物质生产为理论中轴的生产话语,特别是他对生产力的研究,从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总和与生产力发展的功能结构及其历史建构过程入手,深入探讨了生产力概念的具体内容,达及了社会唯物主义的最高水平。舒尔茨的理论探讨对马克思后来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先导性作用,所以,界划舒尔茨的生产力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质性差异则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尔茨 《生产的运动》 物质生产 生产力 社会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巴黎笔记》的文本结构与写作语境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一兵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10-16,共7页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资产阶级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文本结构 社会主义 黑格尔 社会唯物主义 青年恩格斯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费尔巴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之树怎么结出了哲学之果——评张一兵教授《回到马克思》一书
9
作者 郝敬之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1期153-157,161,共6页
《回到马克思》的主题是在“经济学语境”中解读“哲学话语” ,即把历史唯物主义的来源归结为早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所谓社会唯物主义。然而社会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创立的 ,正是这一社会唯物主义才使马克思进... 《回到马克思》的主题是在“经济学语境”中解读“哲学话语” ,即把历史唯物主义的来源归结为早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所谓社会唯物主义。然而社会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创立的 ,正是这一社会唯物主义才使马克思进入经济学研究。作者所指认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所谓社会唯物主义 ,不过是对其学科方法论和认识方法论的错认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恰恰是社会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于时代的现实生活、已有的思想材料和马克思的个性倾向等综合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唯物主义 早期经济学 哲学方法论 学科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研究视域中的哲学失语——青年马克思《巴黎笔记》的摘录性文本研究
10
作者 张一兵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36,共7页
〕本文对青年马克思初涉经济学时所写下的《巴黎笔记》,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探索。作者认为,初次面对经济学的哲学家青年马克思,在《巴黎笔记》中处于一种严重的失语状态,这种状态直至笔记最后才被改变。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 李嘉图 国民经济学 麦克库洛赫 社会唯物主义 资本主义 劳动价值论 李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