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调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司法保障——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为视野
1
作者 徐鹏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2期95-105,共11页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可诉性已经得到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在中国的法律体系框架下,由于宪法不可诉以及行政抽象行为不可诉,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在国内法院不能获得完全的司法救济。"大调解"...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可诉性已经得到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在中国的法律体系框架下,由于宪法不可诉以及行政抽象行为不可诉,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在国内法院不能获得完全的司法救济。"大调解"将多种调解方式进行有效的整合,强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化解纠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司法机构在法律局限和资源不足方面的缺陷。将"大调解"适用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司法保障的过程中,法院应当确定优先履行核心义务,发挥灵活的能动司法作用,推动立法完善来增强司法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调解” 经济 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诉性 《经济 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人权司法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之保障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9-186,共8页
企业社会责任是有别于企业经济责任的新型责任形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基于远期经济利益和社会伦理的主观考虑,更是基于软法和立法的客观激励。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对应的基本人权,是整体人权不可分... 企业社会责任是有别于企业经济责任的新型责任形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基于远期经济利益和社会伦理的主观考虑,更是基于软法和立法的客观激励。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对应的基本人权,是整体人权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社会责任和公民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具有内在关联性,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既是对国家人权保障的重要补充,也是当代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民间社会 劳动权 环境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国际可诉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萌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25,共8页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国际可诉性是指,受到侵害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能够通过国际层面的司法和准司法方法寻求救济的可行性。由于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被视为纲领性、不可诉的人权,导致国际层面始终缺乏相关的实施机制,使...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国际可诉性是指,受到侵害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能够通过国际层面的司法和准司法方法寻求救济的可行性。由于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被视为纲领性、不可诉的人权,导致国际层面始终缺乏相关的实施机制,使国家所负有的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实体性责任与程序性责任之间存在不对称性。国家在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实施方面,承担着不容推卸的国家义务,国际社会也为此建立了明确的国际审查标准及实施机制,这些都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国际可诉性,提供了相关的实施标准和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国家义务 国际可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四十年与人权事业发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常健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8,122,共10页
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人权本质上是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社会规范体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要求平等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要求保... 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人权本质上是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社会规范体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要求平等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要求保障社会成员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并将对各种弱势群体的保护需求纳入人权保障的规范体系。中国四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中国人权保障发展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权保障 公民权利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权的国内性与国际性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玫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国际人权法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国内性 国际人权公约 国内法 《联合国宪章》 《世界人权宣言》 社会和文化权利 法律文件 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权概念的外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2-78,共7页
人权观念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对人权概念的外延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西方国家对人权概念外延的理解,主要强调第一代人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发展中国家则主张第一代人权和第二代人权———经济、社会和... 人权观念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对人权概念的外延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西方国家对人权概念外延的理解,主要强调第一代人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发展中国家则主张第一代人权和第二代人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中国从19世纪后半叶起引入西方近代意义上的人权概念,至今对于究竟哪些内容属于人权概念的外延范畴,仍无比较一致的意见。笔者认为,人权概念的外延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开放系统,应当在最广泛的意义和最大包容度上考虑这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既要防止将人权概念的外延泛化和庸俗化,又要保证它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科学性;既要正确对待人权概念外延过去的“扩张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人权 概念的外延 社会和文化权利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马克思 法定权利 《国际人权宪章》 自然权利 概念外延 联合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7
作者 韩敬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0,共10页
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韩敬什么是人权?顾名思义,人权就是人作为人的权利。但这只是把“人权”作为一个词语考虑而作的语言学上的,或者更为准确一点说是语义学上的理解和解释。为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对语言的理解必须有共同性,所以对... 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韩敬什么是人权?顾名思义,人权就是人作为人的权利。但这只是把“人权”作为一个词语考虑而作的语言学上的,或者更为准确一点说是语义学上的理解和解释。为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对语言的理解必须有共同性,所以对“人权”的这种理解和解释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和文化权利 生存权和发展权 人权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社会成员 工人阶级 资产阶级 权利与义务 人权主张 政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权的具体性
8
作者 唐合俭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9年第1期59-64,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 人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然而,它成其为较系统的理论并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则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所成就的历史性的业绩。历史并未停止,人权概念自然不应当僵化凝固。不幸的是,后者居然发生了。在一些人看来,仿... 一、问题的提出 人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然而,它成其为较系统的理论并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则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所成就的历史性的业绩。历史并未停止,人权概念自然不应当僵化凝固。不幸的是,后者居然发生了。在一些人看来,仿佛人权就是西方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自由、平等那一套东西。于是“民主、自由、平等”之类的概念,也就成了人权的代名词。西方国家挥舞这些概念大棒,教训或制裁那些与其社会制度不同、不奉行它们那一套所谓人权概念的国家;而我国在一段时间里也拘泥于西方人权概念而忌谈人权,在人权问题上根本不能与西方对话。这就造成一种印象,仿佛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真的输了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内容 具体性 生存权 人权观 人权状况 社会和文化权利 人权标准 对人权 经济权 人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