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同步对内隐攻击性的弱化作用:影响注意偏向的眼动证据
1
作者 王元 乔梦琳 李柯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521,共7页
社会同步作为"社会粘合剂",能够对社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考察社会同步对内隐攻击性弱化作用的认知机制。研究将45名内隐攻击性水平不同的被试随机分配为三组,完成在模棱两可情境下基于SIP模型的对敌意线索和非敌... 社会同步作为"社会粘合剂",能够对社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考察社会同步对内隐攻击性弱化作用的认知机制。研究将45名内隐攻击性水平不同的被试随机分配为三组,完成在模棱两可情境下基于SIP模型的对敌意线索和非敌意线索的第一遍注视。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解释优先模型。同时也表明,社会同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高内隐攻击性个体的攻击性倾向,而不会对低内隐攻击性水平的个体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同步 内隐攻击性 注意偏向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仪式的替代品:世俗中的同步动作及其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薛秋 尹可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3-1317,共15页
世俗中的社会生活同步动作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与集体仪式同步动作具有同等的亲社会功能。在建立社会联结、增进心理健康方面,社会生活同步动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集体仪式发挥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保护作用。从动作的相位、意识水... 世俗中的社会生活同步动作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与集体仪式同步动作具有同等的亲社会功能。在建立社会联结、增进心理健康方面,社会生活同步动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集体仪式发挥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保护作用。从动作的相位、意识水平、协调方式等角度,可以将社会生活同步动作划分为五种类型,并且不同类型的动作与社会性响应因素、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心理与生理机制存在异同。未来需进一步揭示社会生活同步对集体仪式同步的替代性与补偿性,考察动作的意识水平、相位等因素对同步效应的影响,着力关注不同类型的同步动作的功能和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同步动作 集体仪式 社会联结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绝怀旧
3
《产经评论》 1996年第8期3-3,共1页
怀旧是热烈的追忆;是默默的怀想;是拧着脖子的回望。早已失落乡土找寻不回的赤子童心;大学时代一切追求完美的理想与激情;“友谊地久天长”荡气回肠的旋律;武侠英雄笑傲江湖的豪迈……时过境迁而故人故事一下涌上心头,令我们说不出地感动。
关键词 理想与激情 涌上心头 中老年 社会同步 说不出 万象更新 财富积累 落伍者 童心 乡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