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及其本土启示 被引量:7
1
作者 黄陵东 《东南学术》 2003年第6期74-78,共5页
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是古典社会学发展时期社会学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探索 ,是西方社会转型期的产物 ,对西方当时及其后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产生过积极影响。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也具有一定启示。本文拟对这一理论及其本土启... 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是古典社会学发展时期社会学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探索 ,是西方社会转型期的产物 ,对西方当时及其后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产生过积极影响。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也具有一定启示。本文拟对这一理论及其本土启示作粗略疏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理论 社会 中国 孔德 杜尔凯姆 斯宾塞 滕尼斯 韦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理论下的霍姆斯问题法探析--兼谈《比较课程论》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毅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4,共5页
问题法是霍姆斯提出的一套具有折衷特色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在构建这一方法论的过程中,他汲取了社会变迁理论思想构建了自己的社会变迁理论框架,并将其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霍氏问题法研究者多以反省思维理论、理想类型模式等为理... 问题法是霍姆斯提出的一套具有折衷特色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在构建这一方法论的过程中,他汲取了社会变迁理论思想构建了自己的社会变迁理论框架,并将其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霍氏问题法研究者多以反省思维理论、理想类型模式等为理论基础对其进行研究,而将问题法纳入社会变迁理论的视野中对其进行探究,并以问题法为视角对其比较教育专著《比较课程论》进行解读,则将会加深研究者对这一方法论的理解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法 社会变迁理论 《比较课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人眼中的社会变迁:普通人如何感知社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维扬 谢天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0-380,共11页
常人视角的社会变迁研究关注普通大众对社会过去、现在、未来的感知和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及其对个体现实行动策略的影响。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历史表征理论和社会变迁知觉理论。历史表征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感知所形成的看法和观念,具有共... 常人视角的社会变迁研究关注普通大众对社会过去、现在、未来的感知和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及其对个体现实行动策略的影响。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历史表征理论和社会变迁知觉理论。历史表征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感知所形成的看法和观念,具有共享性、多样性、动态性等特征,它受到冲突、认同定位等因素的影响,作用机制包括锚定、对象化等,能够影响个体的现实行动与态度。社会变迁知觉指常人对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朴素认知,它受信念、特定社会事件、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并能够影响个体的现实行动与态度。未来研究可从常人视角出发,探究集体记忆对历史表征的影响、文化传统对社会变迁知觉的影响,联系社会现实研究历史表征与未来表征,从多角度测量常人的社会变迁知觉,结合其它领域研究建构常人视角的一般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历史表征 历史表征理论 社会变迁知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业态变迁与消费行为互动关系论——新型商业业态本土化的社会学视角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鸿雁 李程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9-105,共7页
本文从城市社会变迁理论和商业业态本土化的理论视角 ,对商业业态和人的消费行为互动关系进行综合考察 ,认为消费对于社会人和经济人而言 ,始终超越购买商品的意义 ,囊括了消费环境、消费文化、消费自我感知等多方面的“符号价值” ,商... 本文从城市社会变迁理论和商业业态本土化的理论视角 ,对商业业态和人的消费行为互动关系进行综合考察 ,认为消费对于社会人和经济人而言 ,始终超越购买商品的意义 ,囊括了消费环境、消费文化、消费自我感知等多方面的“符号价值” ,商业业态发展和提升的历史过程 ,就是与人的消费行为互为里表、相互促进的过程。当今中国以大卖场、超市、便利店和销品茂为代表的商业零售“新业态” ,在整个社会系统运行中正在“形塑”着现代“城市消费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会变迁理论 商业业态 本土化 消费行为 互动关系 消费环境 消费文化 消费自我感知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教育现代化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人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22,共9页
何谓教育现代化?答案似乎已很明白。从字面来看,教育现代化就是使教育从传统迈向现代。从角色来说,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在中国,现在一般都承认,教育现代化要以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改变旧... 何谓教育现代化?答案似乎已很明白。从字面来看,教育现代化就是使教育从传统迈向现代。从角色来说,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在中国,现在一般都承认,教育现代化要以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改变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管理等方面,使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观念、情操、知识和技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更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规定了具体的要求。这一切,从研究方法论看,都以“教育现代化是……”为取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新教育技术 社会变迁理论 现代教育 中国教育现代化 早期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 “西化” 教育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