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价值观的嬗变及其原因
- 1
-
-
作者
石作斌
-
机构
中共盐城市委党校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5,共6页
-
文摘
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权衡社会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而作出的价值选择,是以人的...
-
关键词
社会发展价值观
社会发展模式
社会价值目标
当代中国
可持续
发展战略
人的发展
经济发展
现代化建设
人的全面发展
-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选择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薛秀军
-
机构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中山大学哲学系
-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1,45,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观的历史演变研究”(2008JYJW04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二者的结合机制反映了不同社会的发展特征及其基本价值取向。资本主义以资本增值为根本逻辑,坚持以物(资本)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念,形成了公平与效率的尖锐对立;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念,能在社会发展中历史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结合。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不断进行调整,这既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观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进行的变革,更折射和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选择。
-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社会发展观
社会发展价值
-
Keywords
justice
efficiency
perspective of social development
value of social development
-
分类号
D64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坚持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取向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周翠君
-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35-38,28,共5页
-
文摘
坚持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取向周翠君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教育价值的确认和追求,也是对教育功能的选择。它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也影响着教育的规划、结构、布局和体制。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至关重...
-
关键词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
教育价值取向
社会发展价值观
教育的出发点
教育价值观
教育发展
人的发展
功能和价值
主体性
传统教育
-
分类号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阶段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5
- 4
-
-
作者
宣兆凯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项目 (0 1BSH0 2 0 )
-
文摘
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环境道德关系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 ,它作为环境意识的核心内容 ,决定着人们的环境行为取向。当前我国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正处于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阶段。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
关键词
社会环境道道德价值观
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阶段
可持续发展
-
Keywords
social environmental moral values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social environmental moral valu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论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价值主体
- 5
-
-
作者
许庆豫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37-140,共4页
-
文摘
一学校德育价值表现为它对人类存在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学校德育价值主体就是指通过学校德育满足自身存在和发展需要的人类。学校德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它与人类的主客体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人类是它的主体,它是人类的创造对象、认识对象和评价对象;另一方面,人类又是它的客体,它通过自身的活动,改造和发展着人类。然而立足于价值关系审视它的地位,就会发现它担当的是价值客体,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人类是它的价值主体,通过它满足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发展需要
人类社会
德育价值取向
主客体关系
社会发展价值
评价对象
主体地位
价值主体
社会关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新中国的劳动教育:观念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21
- 6
-
-
作者
周兴国
曹荣荣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3期25-34,共10页
-
文摘
劳动教育观念是人们关于劳动、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目标、功能及实践形态的理解和认识。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人们对于劳动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不同的劳动教育实践形态。我国劳动教育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忽视劳动教育,到强调劳动教育的政治秩序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再到强调通过劳动教育促进人才培养及推进素质教育,最终到新时代突出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变化过程。新中国的劳动教育观念随国家发展意识而变化,但总体上呈现向劳动教育本质复归的趋势。
-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社会发展价值
伦理道德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价值
-
Keywords
labor education
social developmental value
ethical valu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value of human beings
-
分类号
G40-01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德育价值主体新探
- 7
-
-
作者
徐贵权
-
机构
江苏淮阴师范专科学校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9-52,共4页
-
文摘
德育价值,是标志客体——德育与主体需要的满足之间的肯定性关系的范畴,具体是指德育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积极效应。那么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学校德育价值主体是谁呢?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是唯一的德育价值主体。今天,这种偏颇的德育价值主体观已受到普遍地拒斥,愈来愈多的学者认识到,德育价值主体是社会与个人的统一。这是一种进步。但是,一些学者对作为与社会对应的德育价值主体的个人的理解、界定却使人不敢苟同,对社会与个人之统一的认识、把握还过于简单。因此笔者认为,对我国学校德育价值主体问题,有必要进行新的探讨。
-
关键词
价值主体
德育实践
学校德育
德育价值取向
社会发展价值
受教育者
社会主义社会
成员个人
主体需要
社会成员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的德育价值观
- 8
-
-
作者
储培君
许庆豫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
文摘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德育价值究竟怎样认识,目前教育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主要强调德育的政治、经济方面的价值,也就是德育的社会价值。持这种看法的同志往往比较忽视德育的个人发展价值。另一种看法主要强调德育有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发展方面的价值,持这种看法的同志又往往忽视社会发展的需要。再有一种看法认为,德育的个人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应该并重,而且两者是统一的。但是,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常常不能进一步说清楚两者为什么必须统一以及怎样实现两者的统一。这些情况说明。
-
关键词
德育价值观
德育工作
社会发展价值
社会价值
社会主义德育
自我价值
相互作用
德育功能
个性发展
价值客体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深化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
- 9
-
-
作者
李跃
-
机构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
出处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2-35,共4页
-
文摘
我们应从社会发展价值观和政府政策两大层面上来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全面准确认识和把握《纲要》和十六大报告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不同表述的精神实质。
-
关键词
效率
公平
社会发展价值观
十六大报告
中国
市场经济
-
分类号
F120.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3.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百家论萃
- 10
-
-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46-46,共1页
-
-
关键词
社会发展价值观
微观基础
发展模式
价值目标
价格总水平
投资体制
信息化
生态环境
可持续
社会稳定
-
分类号
F832.3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