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应试教育的社会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 被引量:2
1
作者 游安军 黎华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8,共3页
应试教育:是指学科课程设置单一、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的短期效应的选作教育模式.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有识之士针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多为应试教育及种种弊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发展对人... 应试教育:是指学科课程设置单一、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的短期效应的选作教育模式.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有识之士针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多为应试教育及种种弊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发展对人才与教育的要求提出“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提高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体制或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实现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的根本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试教育 社会历史根源 现实基础 学校教育 价值取向 素质教 基础教育 中国传统社会 传统教育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西天人观的差异及其社会历史根源 被引量:4
2
作者 高飞乐 《东南学术》 CSSCI 1994年第3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天人观念 思维方式 社会历史根源 神话思维 思想观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我意识 野蛮时代 古希腊人 神话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3
作者 王喜满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8,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体制危机呼唤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现代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物质前提;时代主题的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创造了合适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创新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体制危机呼唤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现代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物质前提;时代主题的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创造了合适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以及它的领袖邓小平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丰富的经验、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创新的思维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不可或缺的主观条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理论来源;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厚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历史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现实主义的社会基础问题——试从中国地主经济封建的特点来理解“红楼梦”现实主羲的社会历史根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亚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5年第1期1-8,共8页
(一)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古典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這部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就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有它極高的地位。自國內文藝界,学術思想界就紅樓夢研究展開對於胡適之派唯心主义觀點方法批判以來,長期被籠罩在唯心主義觀念塵霧中... (一)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古典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這部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就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有它極高的地位。自國內文藝界,学術思想界就紅樓夢研究展開對於胡適之派唯心主义觀點方法批判以來,長期被籠罩在唯心主義觀念塵霧中的紅樓夢,才開始显出它本來的光輝面目。已經有不少關於紅樓夢批判的現實主義的禮讚的文章:它的傾向性、人民性、創造性和高度藝術性,都分别有各種不同的认識和說明,雖然見知見仁,評價是無法强求一致的。對於這部偉大的作品,我是不曾作過系統研究的,同時由於文藝理論修養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主经济 社会历史根源 封建制度 思想界 贵族 文化生活 红楼梦 基础问题 现实主义 封建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理论凸起的社会历史动因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玉乾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97-101,共5页
关于主体性的思想,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便已正式确立。在以后的哲学发展中,主体性思想也从未泯灭过。所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之后,并不存在所谓“发现”或“重新发现”主体性的事情。不过,尽管哲学发展的每一时期。
关键词 资产阶级 最高原则 主体性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 人文主义思想 社会历史根源 上帝 中世纪 主体性思想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元、明时期尸体防腐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被引量:9
6
作者 霍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89-97,共9页
在《关于宋、元、明墓葬中的尸体防腐技术》一文中,笔者曾经论述,宋、元、明时期,是我国古代尸体防腐技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作为该文的下篇,本文拟探讨这一时期尸体防腐技术得到高度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概括起来讲,宋、元、明时期... 在《关于宋、元、明墓葬中的尸体防腐技术》一文中,笔者曾经论述,宋、元、明时期,是我国古代尸体防腐技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作为该文的下篇,本文拟探讨这一时期尸体防腐技术得到高度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概括起来讲,宋、元、明时期墓葬尸体防腐技术的巨大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它是在当时新产生的“宋明理学”的直接影响下,经过一些著名理学家的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防腐 社会历史根源 墓葬 技术发展 宋明理学 发展阶段 理学家 朱熹 家礼 嘉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侨移居柬埔寨的过程及其历史原因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中坚 《学术论坛》 1985年第8期41-46,19,共7页
中国同柬埔寨已有将近两千年友好往来的历史。宋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华侨离开祖国远道移居柬埔寨。据统计,现在柬埔寨有四十二万五千华侨,①其人数在世界各国的华侨中占第九位。③他们是友好的使者,组成了一座联结中柬两国的桥梁;他们同... 中国同柬埔寨已有将近两千年友好往来的历史。宋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华侨离开祖国远道移居柬埔寨。据统计,现在柬埔寨有四十二万五千华侨,①其人数在世界各国的华侨中占第九位。③他们是友好的使者,组成了一座联结中柬两国的桥梁;他们同柬埔寨人民共同生活、并肩劳动,为柬埔寨经济文化的开发,建树了不朽的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文化 唐人 柬埔寨人 友好往来 海上贸易 潮州 华侨 社会历史根源 劳动人民 历史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把认识的社会根源和真理的客观内容混为一谈——谈谈真理的“阶级性”问题
8
作者 丁常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17-19,共3页
真理究竟有没有阶级性呢?“四人帮”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哲学小辞典》) 为了说明这种观点有根有据,他们竟引毛主席这样一个著名的论断作证:“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 真理究竟有没有阶级性呢?“四人帮”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哲学小辞典》) 为了说明这种观点有根有据,他们竟引毛主席这样一个著名的论断作证:“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实践论》)似乎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就是各种真理无不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性 真理 阶级社会 无产阶级 思想 伦理学原则 社会历史根源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现象 社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统一的批评标准——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札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衍柱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0年第5期41-49,共9页
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中,关于文艺批评标准问题也是有争议的。为了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史的角度,首先来看一下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本文试图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拉萨尔的《弗兰茨... 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中,关于文艺批评标准问题也是有争议的。为了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史的角度,首先来看一下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本文试图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的评论,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文艺批评是否需要一定的标准?对此,资产阶级美学家曾经有过争论。但文艺批评史的实践却告诉我们,任何性质的文艺批评,都有一定的标准。鲁迅说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观点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马克思恩格斯 十六世纪 作家作品 社会历史根源 悲剧冲突 资产阶级 批评史 悲剧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疲软”思想根源浅析
10
作者 王尧生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1-82,共2页
有人把目前社会上一定程度存在的拜金主义行为,工作中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的错误观念和对社会主义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称之为“精神疲软”。“精神疲软”有其政治根源、经济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
关键词 社会历史根源 社会主义前途 正确与错误 精神文明建设 波浪式前进 经济活动 前进性 社会精神生活 曲折性 改革开放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医学讲座 第一讲 社会医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对象
11
作者 林竟成 梁浩材 《中国医院管理》 1985年第8期48-51,共4页
社会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远的社会历史根源。一、社会医学的历史根源医学自古以来就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关键词 社会医学 社会历史根源 社会因素 人群健康 工人健康状况 社会卫生 希波克拉底 黄帝内经 法律处理 工人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派遣及其历史意义
12
作者 胡福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19-24,共6页
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在清同治以前“时有赴洋学习者,但止图识粗浅洋文洋话,以便与洋人交易为衣食计”。1872年(同治十一年)留美学生的派遣,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正式派遣留学生。这批留学生的派遣有它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 留美学生 陈兰 社会历史根源 电报学堂 丁日昌 同文馆 心腹之害 总理衙门 子登 天津水师学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轻商思想根源的具体分析——学习孙冶方流通理论的体会
13
作者 林文益 贾履让 《经济问题》 1985年第1期47-49,共3页
孙冶方同志不仅强调社会主义条件下组织流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而且认真地挖掘“无流通论”的社会历史根源,探讨组织好社会主义流通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孙冶方的流通理论中,曾... 孙冶方同志不仅强调社会主义条件下组织流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而且认真地挖掘“无流通论”的社会历史根源,探讨组织好社会主义流通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孙冶方的流通理论中,曾对轻商思想的根源从理论、实际和历史等方面作过分析。他的分析是切合实际的,但比较扼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流通 流通理论 商业 经济体制改革 轻商思想 市场 现实意义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历史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发生角度看文学社会学
14
作者 张居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03-107,共5页
【正】 在我国文艺理论战线的前沿阵地,前一个时期曾泛起一种时髦观点:文学“向内转”,转向文学“自身”,使其“净化”为“纯文学”。这种观点排斥文学的社会性,否定文学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抹煞文学的社会功能机制,违背文学社会... 【正】 在我国文艺理论战线的前沿阵地,前一个时期曾泛起一种时髦观点:文学“向内转”,转向文学“自身”,使其“净化”为“纯文学”。这种观点排斥文学的社会性,否定文学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抹煞文学的社会功能机制,违背文学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其实质是使文学由“淡化社会”到完全脱离社会,割断文学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从根本上歪曲、否定和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文艺与社会生活关系的科学原理。这是个重大的文学理论问题,要澄清是非需要从各个角度去论述,限于篇幅,本文仅从发生学角度谈谈文学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社会 原始人 社会生活 社会历史根源 向内转 文学起源 纯文学 审美意识 基本原理 神话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劳动理论的批判性意义——兼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伦理关怀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晶花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4,共5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将异化批判贯穿于自然、政治、经济领域。其异化劳动理论体现了马克思深切的伦理关怀,凸显了异化分析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意义。当前,重温马克思有关异化的历史性研究和现实性批判,将使我们突破伦理层面的单一性...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将异化批判贯穿于自然、政治、经济领域。其异化劳动理论体现了马克思深切的伦理关怀,凸显了异化分析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意义。当前,重温马克思有关异化的历史性研究和现实性批判,将使我们突破伦理层面的单一性思考,摆脱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局限,认识现代性危机的社会历史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劳动理论 伦理关怀 马克思 批判性 意义 主体性形而上学 社会历史根源 现代性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与道义:明清小说之风月故事探微
16
作者 秦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85,共9页
所谓明清小说之风月故事,专指明清小说中具有"出污泥而不染"莲花美喻的妓女故事。此类故事涉及佛妓、仙妓、儒妓三类人物,皆有可观之处。最具积极意义的地方,佛妓故事在于它极好的教育方式和惊人的教化效果;仙妓故事在于给世... 所谓明清小说之风月故事,专指明清小说中具有"出污泥而不染"莲花美喻的妓女故事。此类故事涉及佛妓、仙妓、儒妓三类人物,皆有可观之处。最具积极意义的地方,佛妓故事在于它极好的教育方式和惊人的教化效果;仙妓故事在于给世人留下许多哲学的思考空间和文学的想象空间;而儒妓故事则在于以守贞守节的言行来坚守自己的"至情至爱",严守家庭伦理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妓女故事 文化元素 社会历史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思维方式要适应并指导改革的实践
17
作者 周荫祖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3期6-10,共5页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进行的改革既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它不仅会带来社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也必然会改变那些不适时的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早就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进行的改革既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它不仅会带来社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也必然会改变那些不适时的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早就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思想方式 改革实践 思维的创造性 社会历史根源 小生产 领导者 “左”的影响 “三个面向 思维方式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腐败现象成因及解决方法的思考
18
作者 杨帆 李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关于腐败现象成因及解决方法的思考杨帆,李羚所谓腐败,就是指国家官员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力谋取集团或个人私利的行为。在我国当前,消极腐败现象相当严重,甚至某些方面还在扩大蔓延。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就必须找出产生腐败现... 关于腐败现象成因及解决方法的思考杨帆,李羚所谓腐败,就是指国家官员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力谋取集团或个人私利的行为。在我国当前,消极腐败现象相当严重,甚至某些方面还在扩大蔓延。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就必须找出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及其解决方法,这正是拙文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决方法 现象成因 腐败现象产生 消极腐败现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精神文明建设 拜金主义 政企不分 消除腐败 社会历史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朱唐交奏看南宋吏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德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7-11,共5页
朱唐交奏事件是封建专制制度下官僚政治走向腐朽的缩影,为我们今天进行南宋吏治状况的个案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朱唐交奏的发生,既有深远的社会历史根源,又与当时朝廷内部的党争倾轧乃至思想学术界的宗派门户之争都有密切的关系。朱... 朱唐交奏事件是封建专制制度下官僚政治走向腐朽的缩影,为我们今天进行南宋吏治状况的个案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朱唐交奏的发生,既有深远的社会历史根源,又与当时朝廷内部的党争倾轧乃至思想学术界的宗派门户之争都有密切的关系。朱唐交奏的结果证明,在封建专制制度不断走向腐朽的大背景下,吏治的败坏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正是两者的互为因果和相互促进,大大加快了南宋王朝走向覆亡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仲友 朱熹 封建专制制度 吏治 社会历史根源 思想学术 宋王朝 学术思想 台州 宋孝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树铭 任广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44-52,共9页
在目前水平上研究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确切的理论形态到底是什么?二、这种形态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它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性质是什么?三、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什么... 在目前水平上研究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确切的理论形态到底是什么?二、这种形态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它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性质是什么?三、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什么特点,他通过什么样的具体理论途径扬弃人道主义而走向马克思主义?四、鲁迅人道主义思想形成、发展以及扬弃的道路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宝贵启示?本文拟以鲁迅思想发展线索为序,就这些问题谈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社会历史根源 社会责任感 理论途径 阶级性 相互补充 人道主义思想 鲁迅思想 社会关系 伦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