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思马克思的主体概念:社会历史性存在的生成、演进与旨归 |
杨泽光
陈永杰
|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一种新名称理论 |
陈波
|
《哲学分析》
|
2011 |
9
|
|
3
|
马克思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
吕敬美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5 |
1
|
|
4
|
关于矛盾与和谐的辩证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中的运用方法 |
叶险明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5
|
马克思与难以被表达的“社会定在” |
刘冰菁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6
|
社会——经济需求的五大特征 |
武子牛
|
《探索(浙江)》
|
1985 |
0 |
|
7
|
关于人类生产的特性探析 |
汪皎英
刘化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8
|
马克思认识论特性的当代阐释 |
高岸起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9
|
列宁《哲学笔记》中的实践思想及当代启示 |
李全喜
周炜杰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0
|
论客体 |
陈金清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1
|
存在论为伦理学奠基问题管窥 |
王金林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2
|
启功书法美学思想研究 |
刘光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3
|
论需要在实践中的作用 |
高岸起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4
|
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时空范畴——《资本论》的哲学观解读 |
韩江卫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5
|
引导大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
张乾元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6
|
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真髓——卢卡奇《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述评 |
宫敬才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7
|
反映、选择与模仿——卢卡奇《审美特性》一书中的认识论思想 |
宫敬才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8
|
试论新世纪的审美对象 |
董莉
|
《理论月刊》
|
2001 |
0 |
|
19
|
论人的需要与两个文明建设 |
聂文军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20
|
论主体、客体的形式和属性 |
齐振海
|
《人文杂志》
|
198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