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音乐的社会—历史、文化学分析深度观质疑——兼及对音乐本体分析深度观的重新认知
1
作者
蒲亨建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0-41,共12页
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是否必须从社会-历史、文化学的背景条件下加以分析与研究才能够达到更为深层的认知?音乐本体分析是否是一种只能回答音乐“是怎样?”而不能回答音乐“为什么是怎样?”的浅层认知方式?它对这些问题是否比前者回答得...
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是否必须从社会-历史、文化学的背景条件下加以分析与研究才能够达到更为深层的认知?音乐本体分析是否是一种只能回答音乐“是怎样?”而不能回答音乐“为什么是怎样?”的浅层认知方式?它对这些问题是否比前者回答得更有深度?文章通过详细的对比分析与逻辑论证,对此作出不同于当下普遍“共识”的肯定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
历史
分析
文化学
分析
音乐本体
分析
认知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肖邦《革命练习曲》音乐学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杰
《北方音乐》
2020年第12期19-20,共2页
正确的音乐作品分析有利于演唱者(或演奏者)将其自身的技巧与作品内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表达出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而音乐作品的分析,对于绝大多数从事音乐方向的工作者而言,往往停留在音乐形式(包括和声、旋律、音乐题材以及曲式结构)上...
正确的音乐作品分析有利于演唱者(或演奏者)将其自身的技巧与作品内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表达出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而音乐作品的分析,对于绝大多数从事音乐方向的工作者而言,往往停留在音乐形式(包括和声、旋律、音乐题材以及曲式结构)上的分析,也即"音乐本体"分析.如何更深层次把握音乐作品内涵,还需对此进行社会、历史方面的分析.肖邦《革命练习曲》作为华沙革命时期的烙印,不仅体现了肖邦精妙的作曲技法,更是涵盖了他那丰富的精神内涵.本文采用于润洋先生对《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法来进行本首作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音乐形式
分析
社会历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音乐学分析:从文本到话语──西方音乐作品研究方法的哲学背景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李诗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21,共11页
20世纪,关于音乐作品的综合研究,或“音乐学分析”,与西方文艺研究或批评一道,也显露出从文本分析到话语分析的转向。这一转向有其西方哲学背景:文本分析(“文本-语言学取向”)源于实证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思,也得益于哲学上...
20世纪,关于音乐作品的综合研究,或“音乐学分析”,与西方文艺研究或批评一道,也显露出从文本分析到话语分析的转向。这一转向有其西方哲学背景:文本分析(“文本-语言学取向”)源于实证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思,也得益于哲学上“语言的转向”及结构主义语言学;但文本分析又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社会学取向”)的挑战以及非理性主义(“作者-心理学取向”)与现代解释学(“读者-解释学取向”)的质疑;60年代后,随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解构主义的崛起,话语分析取代文本分析而成为文艺研究或批评方法的主流。音乐学分析应是文本分析、社会-历史分析、话语分析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
分析
文本
分析
历史
-
社会
分析
话语
分析
音乐作品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土中国的文化审视与命运忧思——评张丽军《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
4
作者
李勇
席新蕾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19,共3页
作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最发达的一个题材创作类型,乡土文学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从这些研究来看,大致也显现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者多具有不同程度的乡村生活经验--这和乡土文学创作者的情况有些类似;第二,这些研究...
作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最发达的一个题材创作类型,乡土文学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从这些研究来看,大致也显现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者多具有不同程度的乡村生活经验--这和乡土文学创作者的情况有些类似;第二,这些研究多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视野出发,采用的也多是比较传统的社会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第三,这些研究一般都渗透着一种深切的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张丽军的《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同样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
文化审视
农民想象
乡土文学
社会历史分析
悲悯情怀
张丽
乡土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音乐的社会—历史、文化学分析深度观质疑——兼及对音乐本体分析深度观的重新认知
1
作者
蒲亨建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0-41,共12页
文摘
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是否必须从社会-历史、文化学的背景条件下加以分析与研究才能够达到更为深层的认知?音乐本体分析是否是一种只能回答音乐“是怎样?”而不能回答音乐“为什么是怎样?”的浅层认知方式?它对这些问题是否比前者回答得更有深度?文章通过详细的对比分析与逻辑论证,对此作出不同于当下普遍“共识”的肯定回答。
关键词
社会
-
历史
分析
文化学
分析
音乐本体
分析
认知深度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肖邦《革命练习曲》音乐学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杰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
出处
《北方音乐》
2020年第12期19-20,共2页
文摘
正确的音乐作品分析有利于演唱者(或演奏者)将其自身的技巧与作品内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表达出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而音乐作品的分析,对于绝大多数从事音乐方向的工作者而言,往往停留在音乐形式(包括和声、旋律、音乐题材以及曲式结构)上的分析,也即"音乐本体"分析.如何更深层次把握音乐作品内涵,还需对此进行社会、历史方面的分析.肖邦《革命练习曲》作为华沙革命时期的烙印,不仅体现了肖邦精妙的作曲技法,更是涵盖了他那丰富的精神内涵.本文采用于润洋先生对《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法来进行本首作品的分析.
关键词
肖邦
音乐形式
分析
社会历史分析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音乐学分析:从文本到话语──西方音乐作品研究方法的哲学背景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李诗原
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21,共11页
文摘
20世纪,关于音乐作品的综合研究,或“音乐学分析”,与西方文艺研究或批评一道,也显露出从文本分析到话语分析的转向。这一转向有其西方哲学背景:文本分析(“文本-语言学取向”)源于实证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思,也得益于哲学上“语言的转向”及结构主义语言学;但文本分析又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社会学取向”)的挑战以及非理性主义(“作者-心理学取向”)与现代解释学(“读者-解释学取向”)的质疑;60年代后,随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解构主义的崛起,话语分析取代文本分析而成为文艺研究或批评方法的主流。音乐学分析应是文本分析、社会-历史分析、话语分析的整合。
关键词
音乐学
分析
文本
分析
历史
-
社会
分析
话语
分析
音乐作品
研究方法
分类号
J60-0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土中国的文化审视与命运忧思——评张丽军《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
4
作者
李勇
席新蕾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19,共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895-2022)编撰暨古典资源重释重构研究”(项目编号:22&ZD27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最发达的一个题材创作类型,乡土文学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从这些研究来看,大致也显现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者多具有不同程度的乡村生活经验--这和乡土文学创作者的情况有些类似;第二,这些研究多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视野出发,采用的也多是比较传统的社会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第三,这些研究一般都渗透着一种深切的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张丽军的《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同样也是如此。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
文化审视
农民想象
乡土文学
社会历史分析
悲悯情怀
张丽
乡土中国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音乐的社会—历史、文化学分析深度观质疑——兼及对音乐本体分析深度观的重新认知
蒲亨建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肖邦《革命练习曲》音乐学分析
陈杰
《北方音乐》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音乐学分析:从文本到话语──西方音乐作品研究方法的哲学背景
李诗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乡土中国的文化审视与命运忧思——评张丽军《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
李勇
席新蕾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