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社区医疗的科学定位 |
郝申强
田庆丰
李中琳
|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2
|
中医问诊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陈玥舟
朱建平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3
|
从医学模式的递嬗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伦理意蕴 |
李霁
张怀承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0 |
12
|
|
4
|
在内科临床中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屈会起
张金钟
邱明才
|
《医学与哲学》
|
2000 |
20
|
|
5
|
重审社会医学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关系——兼评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周业勤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6
|
全科医生札记——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识疾病 |
王改兰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
2003 |
1
|
|
7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肠易激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
石虹(综述)
高峰(审校)
|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9
|
|
8
|
“医学发展高峰论坛暨纪念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引进、《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第二次筹备会在北京召开 |
|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9
|
论医学模式的演变与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发展 |
王波
孙艳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7
|
|
10
|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循证医学 |
张小澍
丁福康
潘书文
刘登凯
刘宇
赵秀丽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11
|
从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谈医学模式的转变 |
汤艳清
谢光荣
史铁英
|
《医学与哲学》
|
2004 |
7
|
|
12
|
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教育改革 |
夏翠云
|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13
|
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教育改革 |
谢松龄
|
《江苏高教》
|
1987 |
5
|
|
14
|
两种医学模式的方法论问题评价 |
姜柏生
|
《医学与哲学》
|
2000 |
14
|
|
15
|
整体护理与新医学模式 |
王康凤
|
《医学与哲学》
|
2000 |
11
|
|
16
|
论医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结构 |
陈锡林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2
|
|
17
|
“分子凝视”的实践逻辑及其人文反思 |
程瑜
王子善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临床医学生《康复医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袁华
牟翔
王冰水
刘卫
王虹
胡旭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9
|
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的思考 |
赵一瑾
余彬
刘锐芬
邹积华
黄国志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20
|
术前医学心理干预对全麻患儿苏醒的影响 |
陈华
王国强
魏立友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