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化媒介对品牌资产的影响——基于品牌成熟度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爽 余明阳 薛可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90,共5页
社会化媒介营销已成为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量企业并没有弄清社会化营销将给品牌带来怎样的收益。本文基于品牌资产的4个维度,从成熟品牌和非熟悉品牌两个视角出发,研究发现品牌成熟度差异在社会化媒介营销活动中对企业的品... 社会化媒介营销已成为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量企业并没有弄清社会化营销将给品牌带来怎样的收益。本文基于品牌资产的4个维度,从成熟品牌和非熟悉品牌两个视角出发,研究发现品牌成熟度差异在社会化媒介营销活动中对企业的品牌资产增值有着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媒介 成熟品牌 非熟悉品牌 品牌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媒介的信息架构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畅榕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41,共5页
社会化媒介通过使用者群体之间的人际互动和协同过滤形成一个"内容——关系"信息架构.社会化媒介的信息架构既是提供可能的技术手段,也是规制性的权力机制.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传播现象,信息架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具更为... 社会化媒介通过使用者群体之间的人际互动和协同过滤形成一个"内容——关系"信息架构.社会化媒介的信息架构既是提供可能的技术手段,也是规制性的权力机制.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传播现象,信息架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具更为结构化的中层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媒介 信息架构 网络传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媒介工具化到媒介社会化——微博的个体表达与社会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碧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4,共6页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工具化媒介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介日益成为人们交流和表达的新渠道。微博等社会化媒介成为转型社会时期下一种新的社会团结的方式,补偿性地强化了人们对于网络虚拟社区的认同...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工具化媒介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介日益成为人们交流和表达的新渠道。微博等社会化媒介成为转型社会时期下一种新的社会团结的方式,补偿性地强化了人们对于网络虚拟社区的认同。同时微博作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也成为一个新的公共议题的讨论空间,不仅可以畅通民意,还催生了"倒逼时政"的作用,为纾解社会压力和提高公民权等提供了新的契机。当然社会化的、无序的传播和表达方式既是微博兴起的原因,也是容易引发网络谣言和暴力的根源,微博实名制意在控制无序的表达,规范和理性是微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媒介 微博 个体表达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一部力作——评《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4
作者 车英 李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636-637,共2页
关键词 《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书评 张昆 武汉大学出版社 研究视角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政治社会化为媒,沟通政治学与新闻传播学——评《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5
作者 叶娟丽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新闻传播学 政治学 张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媒介环境下高校舆情新变分析与危机应对 被引量:4
6
作者 姚江龙 魏捷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0-184,共5页
做好高校舆情工作是高校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快速发展的社会化媒介平台,创设了全新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方式,使得高校舆情生成与演变呈现新的变化。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变革式焦虑",高校师生以社会化媒介平台实施"自... 做好高校舆情工作是高校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快速发展的社会化媒介平台,创设了全新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方式,使得高校舆情生成与演变呈现新的变化。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变革式焦虑",高校师生以社会化媒介平台实施"自主性宣泄",将个体诉求在"符号式表达"中予以"情绪化内聚",并在"圈群式存在"中实施"交往式扩散",推进个体意见和情绪不断放大与升级,使得高校舆情在"流动式汇聚"中实现"群体性发力",给高校危机管理带来挑战。鉴于以上新变,应对高校舆情危机,应当区分类型与层次,科学运用策略与方法,实施"分层式干预"与"微方式化解",以确保高校稳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媒介 高校舆情 新变 危机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失范与创新、探索:媒介转型视角下的问题域——2014中国传媒业发展之焦点话题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喻国明 胡杨涓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8,共5页
文章以媒介转型为线索,回顾了2014年中国传媒业界和学界的焦点话题,分析了中国传媒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焦虑和失范问题,以及传媒业进行的创新探索。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几个趋势:即媒介内容生产将走向开放、定制;媒介... 文章以媒介转型为线索,回顾了2014年中国传媒业界和学界的焦点话题,分析了中国传媒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焦虑和失范问题,以及传媒业进行的创新探索。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几个趋势:即媒介内容生产将走向开放、定制;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程度都将在融媒体的催化下进一步提升;传媒产业将从规模经济走向范围经济、集成经济;传媒失范问题的治理有赖于中国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转型 媒介生产 媒介社会化 集成经济 失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审美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妍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01-104,共4页
一、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呈现(一)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是一个多重集合的生命媒介空间影视是一种时间空间艺术,作为空间艺术的维度,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是社会空间、伦理政治空间,也是流动的艺术空间,都是抽象空间... 一、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呈现(一)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是一个多重集合的生命媒介空间影视是一种时间空间艺术,作为空间艺术的维度,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是社会空间、伦理政治空间,也是流动的艺术空间,都是抽象空间与具象空间的统一,终究都是生命媒介空间。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是社会空间。法国思想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1974年)一书中认为:媒介的空间可视为社会空间的生产,媒介日益社会化,社会化的媒介在新媒介技术赋能下更具社会传播力,流动更快,社会化媒介迅速、快捷地通过新媒介技术的力量跨越各种媒介介质,穿行于社会,成为流动的媒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传播 媒介技术 社会化媒介 英雄主义 抽象空间 媒介空间 法国思想家 伦理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形态与语言文字演进的关联度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淑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5期74-79,共6页
中国的媒介技术史和文字史,存在着多条发展线索:媒介形态的演进是从社会精英向社会大众不断延展的过程;语言文字的演进总体沿着一条逐渐大众化的轨迹,语言文字的使用权和创造权越来越让渡于广大民众;社会大众的媒介话语权是逐步扩大并... 中国的媒介技术史和文字史,存在着多条发展线索:媒介形态的演进是从社会精英向社会大众不断延展的过程;语言文字的演进总体沿着一条逐渐大众化的轨迹,语言文字的使用权和创造权越来越让渡于广大民众;社会大众的媒介话语权是逐步扩大并增强的;媒介对社会发展的介入性影响,即媒介的社会化过程是逐渐深入的。正是在媒介形态的演进历程中,中华语言和文字逐步完成了大众化的普及,媒介本身逐渐深入地推进其社会化进程,普通大众的话语表达意识、能力和实践得到了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社会化 媒介形态 媒介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研究:一个综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杜志刚 孙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123,共6页
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理念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以社交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为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新媒介背景下,学者们研究了影响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传播中的诸多重要因素,本文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内... 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理念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以社交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为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新媒介背景下,学者们研究了影响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传播中的诸多重要因素,本文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科学传播实证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范式,从而有助于未来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公共传播 社会化媒介 科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抗争: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钦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目的/意义]基于社会抗争网络化的时代背景,探讨网络抗争的演进规律,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网络抗争"进行比较分析,梳理可用于"网络抗争"研究的理论资... [目的/意义]基于社会抗争网络化的时代背景,探讨网络抗争的演进规律,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网络抗争"进行比较分析,梳理可用于"网络抗争"研究的理论资源:社会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研究、抗争政治等四种社会抗争研究范式,信息流、社会资本、公共舆论等三种互联网影响社会抗争的机制。[结果/结论]归纳总结"网络抗争"的概念、研究类型和研究框架,提出舆论引导研究的三个维度:文本、媒介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群体性事件 网络抗争 社会抗争 社会化媒介 抗争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音乐传媒品牌的经营与传播——基于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微信公众平台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5-169,183,共6页
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32年来时刻在探索和实践着符合当代人聆听习惯的传播方式,已成为上海家喻户晓的古典音乐传媒品牌。社会化媒介的运用赋予品牌新的生机,将演出信息以更全面、及时、环保的方式抵达目标受众,并探索互动式体验概念。文... 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32年来时刻在探索和实践着符合当代人聆听习惯的传播方式,已成为上海家喻户晓的古典音乐传媒品牌。社会化媒介的运用赋予品牌新的生机,将演出信息以更全面、及时、环保的方式抵达目标受众,并探索互动式体验概念。文章基于星期广播音乐会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证分析,探讨社会化媒介,音乐节目如何运用塑造并经营自己的传媒品牌、传播品牌理念,更好为受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期广播音乐会 音乐传媒品牌 艺术教育 社会化媒介 微信公众平台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广播的伦理冲突及战时规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贵 康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7-41,共5页
从社会发展时空的概念将广播界定为民国时期的"新媒介"形态,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信息获取的壁垒。在广播的社会化进程中,相伴而来的伦理冲突也日渐凸显。特别在抗战时期,广播的伦理规范与社会责任问题持续引发争议。利用包括... 从社会发展时空的概念将广播界定为民国时期的"新媒介"形态,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信息获取的壁垒。在广播的社会化进程中,相伴而来的伦理冲突也日渐凸显。特别在抗战时期,广播的伦理规范与社会责任问题持续引发争议。利用包括广播在内的媒介实现战略与舆论思想上的胜利,成为了社会的普遍呼声。受众的"新媒介"批判,促使广播通过自律、他律强化了伦理规范,并出台了监管层面的法规,共同使得抗战广播在改善不良内容、抵制低俗娱乐、进行战前思想动员与战时信息传递、普及战区大众教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抗战广播的伦理规制强化了国民对国家与民族的认知,是民国"新媒介"社会化进程中伦理变迁轨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社会与人的互动,不断规制影响着新媒介的伦理与责任走向,以及媒介伦理思想发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广播 媒介 媒介伦理 战时规制 媒介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