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群体传播时代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 被引量:127
1
作者 隋岩 李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5,共6页
情绪是一种特殊信息,具有传染性、积累性、指导性。群体传播时代,新媒介为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创造了技术条件,仇富、仇官等社会心态是个人负面情绪社会化的社会心理基础,意见领袖是个人情绪的放大器,而群体传播是个人情绪社会化的核... 情绪是一种特殊信息,具有传染性、积累性、指导性。群体传播时代,新媒介为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创造了技术条件,仇富、仇官等社会心态是个人负面情绪社会化的社会心理基础,意见领袖是个人情绪的放大器,而群体传播是个人情绪社会化的核心动因。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当下社会负面情绪快速广泛传播的特征。群体传播正在成为大众传播之外的营造社会意见环境的重要力量,助推着个人情绪成为社会舆论,当然,这种舆论有时难免有失偏颇和非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传播 大众传播 个人情绪 社会化传播 社会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生态学视域下奥运会的社会化传播转向——兼论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传播的启示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静亚 谢群喜 王润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9-135,共7页
社交媒介作为一种全球性公共传播场域,对奥运会高度依赖的大众传播模式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为奥运会构建起一种全新的传播生态。本文选取媒介生态理论为认识工具,采用文献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对奥运会传播实践的历时性变迁过程进行探究,... 社交媒介作为一种全球性公共传播场域,对奥运会高度依赖的大众传播模式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为奥运会构建起一种全新的传播生态。本文选取媒介生态理论为认识工具,采用文献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对奥运会传播实践的历时性变迁过程进行探究,提出社会化传播模式将成为奥运会传播的新转向;依据媒介生态体系,认为媒介融合、需求驱动与传播赋权为奥运会发生社会化传播转向背后的深层逻辑;并从合规守约、融媒转型、智媒探索与话语创新四个维度对社会化传播背景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传播实践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态学 媒介生态系统 社会化传播 北京2022年冬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智库成果的社会化传播问题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恒煜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4期8-14,24,共8页
[目的/意义]智库的社会化传播能力与国家软实力息息相关,是构建世界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智库体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智库除了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外,还应将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精华... [目的/意义]智库的社会化传播能力与国家软实力息息相关,是构建世界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智库体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智库除了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外,还应将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精华向社会传播,让人民共同分享实践探索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增进公众对党和政府决策的理解,增强社会凝聚力。[方法 /过程]本文对政府智库成果社会化传播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结论 ]论文在借鉴国内外智库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若干政府智库成果传播的对策建议,认为政府智库应体现作为党和人民思想高地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智库 成果转化 社会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社会化特征思考 被引量:12
4
作者 袁媛 李海亮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9-21,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网络迅速洗牌、编织、重新搭建,基于此,一种以互联网为切入口、以数字化系统为依托的新型媒介形态逐渐成熟。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加速新媒体的渗入,带来信息传播主体的转变,信息生产与分发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网络迅速洗牌、编织、重新搭建,基于此,一种以互联网为切入口、以数字化系统为依托的新型媒介形态逐渐成熟。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加速新媒体的渗入,带来信息传播主体的转变,信息生产与分发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进一步催生媒介生态结构与环境的新特征。本文通过阐述和梳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社会化特征,以期更好地把握时代趋势,更好地理解新媒体环境,为新时代的媒体转型、融合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社会化传播 媒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者“触网”的合法性:社会现实、本质内涵与制度基础
5
作者 孙天慈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39,共12页
学者“触网”是学者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融入网络公共空间,趋近公众文化生活,促进知识社会化传播的实践。学者“触网”的社会现实、本质内涵和制度基础呈现了其合法性的三重来源:融合数字技术的工作实践转型,综合替代指标的学术评估转向,... 学者“触网”是学者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融入网络公共空间,趋近公众文化生活,促进知识社会化传播的实践。学者“触网”的社会现实、本质内涵和制度基础呈现了其合法性的三重来源:融合数字技术的工作实践转型,综合替代指标的学术评估转向,网络文化病症引起的专业知识危机。这些因素使得学术文化转向开放性、公共性和文化建设性,技术影响下的学术工作环境变化与学术文化内涵演变构成现实基础;公共知识生产的网络化、社会学术的具象化、互联网内容生产的专业化澄清了学者跨越不同边界传播知识的行动向度,构成学理基础;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战略指引,促进网络科普的政策支持,推动网络文化成果评价的机制创新,强化网络新媒体传播的组织行动凸显出结构性的促进因素,构成制度基础。高等教育管理者应从培育学者个体的网络素养,明确大学组织的监管职能,深化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入手,在行动层面思考客观存在的风险性和应对的可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触网” 知识社会化传播 知识网络化 网络空间文化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体育公关传播 被引量:13
6
作者 付晓静 罗珍 赵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30,共5页
大数据时代社会化传播成为主要特征,对体育公关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更加强调体育公关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体育赛事营销推广更加精准,危机预警与舆情监测更加科学,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危机处理难度更大;体育公关... 大数据时代社会化传播成为主要特征,对体育公关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更加强调体育公关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体育赛事营销推广更加精准,危机预警与舆情监测更加科学,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危机处理难度更大;体育公关传播要适应大数据时代变化,转换公关语态,树立人本导向的体育公关传播理念,重视社会化媒体作用,提高公众参与度,建立体育舆情监测系统,利用数据加强危机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公关传播 大数据 社会化传播 人本导向 体育舆情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图像技术演化与当代视觉文化传播 被引量:25
7
作者 于德山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5,共5页
现代图像信息符号是一种新型技术符号。随着当下新型图像技术的持续演化,各类新型数字图像不断产生,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新型图像技术与图像信息除了专业化发展之外,还重点向视觉设备移动化、小巧化、一体化与应用个人化、社交... 现代图像信息符号是一种新型技术符号。随着当下新型图像技术的持续演化,各类新型数字图像不断产生,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新型图像技术与图像信息除了专业化发展之外,还重点向视觉设备移动化、小巧化、一体化与应用个人化、社交化、智能化等方面高度发展,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层面。各种图像传播渠道与海量图像信息融合覆盖,图像可以异常迅速方便地制作与传播,由此形成当代视觉文化传播新的巨型格局,促进视觉文化时代向更复杂的层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技术 数据可视化 虚拟影像 社会化传播 视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性回归:社交媒体时代恐慌性传播的表征形态及涌现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莉 喻发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1,共6页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恐慌性传播以其极强的行动唤醒力,常被看作是一种蕴含潜在风险的社会心理模式和群体话语实践,而忽视了情绪主体将心理体验表征为传播话语的过程。社交媒体时代,个体情绪体验与社会化传播网络的无缝对接使恐慌性...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恐慌性传播以其极强的行动唤醒力,常被看作是一种蕴含潜在风险的社会心理模式和群体话语实践,而忽视了情绪主体将心理体验表征为传播话语的过程。社交媒体时代,个体情绪体验与社会化传播网络的无缝对接使恐慌性传播被更频繁地唤起,由于个体性回归,恐慌性传播还表现出更为复杂的表征形态和更为显著的涌现效应。基于此,当前化解恐慌性传播风险应遵循个体逻辑,打开传播主体进行自我情绪调节的空间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恐慌性传播 社会化传播 风险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