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法国古典经济学社会必要劳动思想评价上的一点看法
1
作者 刘永瑞 《南开经济研究》 1985年第4期56-60,共5页
法国古典经济学几乎是与英国古典经济学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单就劳动价值论的贡献来说,长期以来,人们只是赞颂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法国古典经济学家在这方面几乎毫无建树。我们认为这是... 法国古典经济学几乎是与英国古典经济学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单就劳动价值论的贡献来说,长期以来,人们只是赞颂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法国古典经济学家在这方面几乎毫无建树。我们认为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劳动价值论 法国 政治经济学批判 重要贡献 社会劳动量 布阿吉尔贝尔 西斯蒙第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能参与价值决定
2
作者 邓国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82-91,共10页
根据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谓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价值量的观点,实质上无非是把劳动和供求两个因素同时纳入价值决定,因而在逻辑论证上很难令人信服。本文仪就... 根据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谓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价值量的观点,实质上无非是把劳动和供求两个因素同时纳入价值决定,因而在逻辑论证上很难令人信服。本文仪就几个主要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持“共同决定论”的同志们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私人劳动 共同决定论 价值决定 商品的价值 社会需要 社会劳动量 马克思恩格斯 市场价值 个别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必要劳动”尺度的形成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3
作者 周永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52-56,共5页
论“社会必要劳动”尺度的形成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周永一、研究价值不等于研究社会必要劳动马克思在研究价值和价格时,是以劳动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这个理论史实,已经无可置疑地镌刻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巨著中。可是近些年来,... 论“社会必要劳动”尺度的形成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周永一、研究价值不等于研究社会必要劳动马克思在研究价值和价格时,是以劳动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这个理论史实,已经无可置疑地镌刻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巨著中。可是近些年来,在我国好多有关价值、价格的专门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 生产实践 简单劳动 物化劳动 经济效益 社会劳动 个别劳动 马克思 社会必要劳动量 复杂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重意义上理解社会必要劳动
4
作者 薛志贤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91-94,90,共5页
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的含义,是理解价值规律的基础。为了进一步研究价值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把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的论述搞清楚。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从两方面认识社会必要劳动的。比如有的同志说:“... 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的含义,是理解价值规律的基础。为了进一步研究价值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把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的论述搞清楚。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从两方面认识社会必要劳动的。比如有的同志说:“社会必要劳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生产单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一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所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 使用价值 马克思 生产单位 社会主义经济 资本论 商品总量 生产社会 社会劳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提法是科学的吗?
5
作者 刘兴华 《财经问题研究》 1986年第3期57-61,共5页
主张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同志,都认为马克思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一是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 主张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同志,都认为马克思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一是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页)二是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的必要的劳动时间,即“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资本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量 马克思 使用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总量 生产条件 单个商品 资本论 比例量 商品价值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企业劳动力的性质
6
作者 徐连东 吕晓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9-23,共5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劳动力进入市场。但劳动力进入市场并不意味着劳动力就是商品。劳动力进入市场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两个不同质的问题,不能混淆。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关键是看它是否具备马克思所论述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劳动力进入市场。但劳动力进入市场并不意味着劳动力就是商品。劳动力进入市场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两个不同质的问题,不能混淆。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关键是看它是否具备马克思所论述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力不具备马克思所论述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因而不是商品。它进入市场后,在市场上形成的价格,是其劳动力所有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后新创造价值的反映,而不是劳动力价值的反映。其价格的实现体现的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按劳分配原则,而不是劳动力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的价格 公有制企业 生产资料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 社会主义公有制 劳动 经济条件下 社会必要劳动量 劳动力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不是一条规律
7
作者 李宗茂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6年第1期41-42,共2页
在许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把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合二为一,称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我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是两条规律,不能合二为一。马克思在... 在许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把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合二为一,称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我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是两条规律,不能合二为一。马克思在给库格曼的一封信中说:“人人都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社会劳动 发展规律 国民经济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社会劳动量 相适应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经济学教科书 价值规律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8
作者 国世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4期83-87,共5页
侯伦同志《试论商品总价格和商品总价值的相等——兼评国世平同志【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一文,对拙作提出了质疑。拜读后,颇受启发,深感价值规律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然而... 侯伦同志《试论商品总价格和商品总价值的相等——兼评国世平同志【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一文,对拙作提出了质疑。拜读后,颇受启发,深感价值规律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然而对侯伦同志提出的异议,尚有一些不同看法,现提出来向侯伦同志和经济学界其他同志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量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时间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商品价值量 私有制 社会劳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
9
作者 赵金飞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14-16,共3页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借助于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形式可以多样,关键在于“劳”的正确计量。过去我国是按照马克思原先设想的产品经济建立了“计量型”按劳分配模式。然而如今,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借助于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形式可以多样,关键在于“劳”的正确计量。过去我国是按照马克思原先设想的产品经济建立了“计量型”按劳分配模式。然而如今,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建立按劳分配新模式。 一、按劳分配的“劳”的存在形态及相应的分配形式。 现实生活中,“劳”是有不同形态的,因此具体分配式也有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 市场型 社会必要劳动量 潜在形态 流动形态的劳动 行分配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力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生产条件在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中的作用
10
作者 刘璋南 《探索》 1987年第6期51-52,共2页
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劳动者之间从事生产劳动所依凭的生产条件的差异,对他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关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已日益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这一事实,显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生产条件 劳动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利益分配关系 社会劳动量 重大影响 有计划商品经济 生产劳动 生产资料 指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和运用价值规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正常发展
11
作者 刘炳 炳瑛 《理论探索》 1985年第8期1-12,共12页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我们正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必须在经济建设中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只有这样,才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正常发展。
关键词 社会劳动 价值量 计划调节 基本经济规律 社会劳动量 内部企业 生产部门 生产价格 商品积压 劳动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价格应是双渠价格
12
作者 杨晓宁 《求实》 1985年第1期52-53,共2页
如何确定社会主义商品价格中的盈利额,是目前各种价格形成理论中争论的焦点。而盈利额的确定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盈利率。由于采用的盈利率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价格理论也各不相同。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要求商品价格比较准确地反... 如何确定社会主义商品价格中的盈利额,是目前各种价格形成理论中争论的焦点。而盈利额的确定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盈利率。由于采用的盈利率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价格理论也各不相同。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要求商品价格比较准确地反映商品的价值量。而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直到现在还没有很好的方法能够把它直接计算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双渠价格 盈利率 盈利额 工资基金 商品价格 新价值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量 物化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很好地研究社会需要
13
作者 杨伯亚 《河北学刊》 198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一条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具体体现为今后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十条方针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这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一条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具体体现为今后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十条方针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这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赵总理并在今年三月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尖锐地提出“不断地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调整中,要很好地研究社会需要。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的经济理论研究课题,也是把我国经济搞活,提高全社会经济效果的中心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社会 社会需要 价值规律 经济计划 需要结构 比例关系 社会劳动量 商品生产 社会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如何贯彻“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
14
作者 董伍伦 李其应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3-17,32,共6页
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制度下,如何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对坚持和丰富按劳分配理论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对全民... 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制度下,如何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对坚持和丰富按劳分配理论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作一些探讨.一、社会主义商品制度下,按劳分配中的“劳”指的是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消灭了商品生产和货币关系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量 等量劳动 全民所有制企业 按劳分配 消费品 工资改革 劳动熟练程度 个人劳动小时 生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商品总价格和商品总价值的相等——兼评国世平同志《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15
作者 侯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4期67-71,共5页
(一)在商品经济中,存在如下三个普遍原理:一、商品占有者是以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相互交换的。产品都是劳动生产物,所以,以产品购买(或支付)产品,也就是以劳动时间来购买(或支付)劳动时间。二、商品占有者以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 (一)在商品经济中,存在如下三个普遍原理:一、商品占有者是以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相互交换的。产品都是劳动生产物,所以,以产品购买(或支付)产品,也就是以劳动时间来购买(或支付)劳动时间。二、商品占有者以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相交换具有平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 社会劳动总量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社会主义条件下 总价格 社会必要劳动量 总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
16
作者 史中来 《中州学刊》 1986年第6期19-22,8,共5页
一、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现状 解放以来,我国工业有了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也有明显的提高。1985年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5,349元,比1949年的3,016元提高了4.1倍,工业总产值为8,759亿元,比1949年提高了61.5倍。... 一、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现状 解放以来,我国工业有了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也有明显的提高。1985年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5,349元,比1949年的3,016元提高了4.1倍,工业总产值为8,759亿元,比1949年提高了61.5倍。目前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平均所创造的财富,相当于解放初期的5个人,相当于1960年的3个人,相当于1978年的一个半人。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的物质技术基础增强了,工业部门结构和产品结构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把我国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放到国际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还是低的。由于缺乏可靠的统计数字,加上各国对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口径不完全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劳动生产率 我国工业 剩余产品 物化劳动 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 劳动 手工劳动 劳动 工业发达国家 单位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的原因及其发展的前途
17
作者 宋福僧 《社会科学(甘肃)》 1979年第1期22-30,共9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研究,均认为当生产赘料归整个社会所有以后,也就是在实现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不存在了。马克思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研究,均认为当生产赘料归整个社会所有以后,也就是在实现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不存在了。马克思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恩格斯也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又说:“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每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那时,一件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可以不必首先采用迂回的途径加以确定;日常的经验就直接显示出这件产品平均需要多少数量的社会劳动……,在上述前提下,社会也无需给产品规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商品交换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劳动量 产品生产 人的劳动 原因 商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联合与经济发展战略关系小议
18
作者 朱林兴 《改革》 1987年第1期43-44,共2页
横向经济联合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认为后者是前者的依据和出发点,而前者是后者的实现途径和手段。社会经济要素的自身目的,是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 经济联合 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经济要素 社会经济发展 健康发展的轨道 生产要素 社会劳动量 轻工行业 城市之间 关联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计划调节的重要工具
19
作者 左柏云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2年第4期45-53,共9页
一、价格作为计划调节工具的客观性计划调节作为对整个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活动有计划的组织过程总是要运用一定的工具,我认为价格是计划调节的一个重要工具。价格是什么?“价格是价值规律的表现。价值是价格的规律,即价格现象的概括表现。... 一、价格作为计划调节工具的客观性计划调节作为对整个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活动有计划的组织过程总是要运用一定的工具,我认为价格是计划调节的一个重要工具。价格是什么?“价格是价值规律的表现。价值是价格的规律,即价格现象的概括表现。”(《列宁全集》第20卷第194页)按照列宁的这一论述,价格的作用本质上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因此,把价格作为计划调节的工具问题,也就是一个自觉运用价值规律,使之符合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要求的问题。实质上也就是一个把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同价值规律的要求统一起来的问题。过去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凡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起作用的地方,价值规律就失去作用,反之,凡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计划调节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国民经济计划 社会主义制度 比例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社会劳动量 商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商品定价的理论分析
20
作者 郑子耿 《浙江学刊》 1986年第3期25-29,4,共6页
关于技术商品定价问题,理论界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按应用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节约劳动)来定价;另一种主张以生产技术商品的“劳动耗费”来定价。本文认为,上述两种意见都有失偏颇,应按商品定价的一般规定和商品价格的特殊形式相统一,技... 关于技术商品定价问题,理论界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按应用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节约劳动)来定价;另一种主张以生产技术商品的“劳动耗费”来定价。本文认为,上述两种意见都有失偏颇,应按商品定价的一般规定和商品价格的特殊形式相统一,技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相统一,理论原则性和实践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定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商品价格 技术商品定价 劳动耗费 劳动价值论 理论分析 技术市场 复杂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 使用价值 社会劳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