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法国古典经济学社会必要劳动思想评价上的一点看法 |
刘永瑞
|
《南开经济研究》
|
1985 |
0 |
|
2
|
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能参与价值决定 |
邓国春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3
|
论“社会必要劳动”尺度的形成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
周永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
1995 |
0 |
|
4
|
从三重意义上理解社会必要劳动 |
薛志贤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5
|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提法是科学的吗? |
刘兴华
|
《财经问题研究》
|
1986 |
0 |
|
6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企业劳动力的性质 |
徐连东
吕晓平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7
|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不是一条规律 |
李宗茂
|
《财经理论与实践》
|
1986 |
0 |
|
8
|
再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
国世平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
1984 |
0 |
|
9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 |
赵金飞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3 |
0 |
|
10
|
浅析生产条件在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中的作用 |
刘璋南
|
《探索》
|
1987 |
0 |
|
11
|
认识和运用价值规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正常发展 |
刘炳
炳瑛
|
《理论探索》
|
1985 |
0 |
|
12
|
社会主义价格应是双渠价格 |
杨晓宁
|
《求实》
|
1985 |
0 |
|
13
|
应当很好地研究社会需要 |
杨伯亚
|
《河北学刊》
|
1982 |
0 |
|
14
|
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如何贯彻“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 |
董伍伦
李其应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5
|
试论商品总价格和商品总价值的相等——兼评国世平同志《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
侯伦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
1983 |
0 |
|
16
|
略论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 |
史中来
|
《中州学刊》
|
1986 |
0 |
|
17
|
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的原因及其发展的前途 |
宋福僧
|
《社会科学(甘肃)》
|
1979 |
0 |
|
18
|
经济联合与经济发展战略关系小议 |
朱林兴
|
《改革》
|
1987 |
0 |
|
19
|
价格—计划调节的重要工具 |
左柏云
|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
1982 |
0 |
|
20
|
技术商品定价的理论分析 |
郑子耿
|
《浙江学刊》
|
198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