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改革以来我国工资、物价和劳动生产率三者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李朝鲜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Z5期1213-1220,共8页
工资、物价和劳动生产率三者的增长关系,涉及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比例,也影响着社会商品供求的平衡。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关系协调,既有助于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又有利于不断地扩大积累、发展生产;... 工资、物价和劳动生产率三者的增长关系,涉及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比例,也影响着社会商品供求的平衡。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关系协调,既有助于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又有利于不断地扩大积累、发展生产;工资与物价增长关系适当,才能切实保证职工的实际生活水平不致因物价的上涨而降低。本文对改革以来我国工资、物价和劳动生产率三者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劳动生产率 改革以来 实证分析 工资增长速度 工资水平 物价 改善人民生活 增长因素 生活费用 实际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劳动生产率与平均工资增长速度的比例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尹世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57年第2期75-99,共25页
【正】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生产不断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泉源,是迅速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造成了在农奴... 【正】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生产不断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泉源,是迅速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造成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列宁:伟大的创举,见列宁文选,两卷集、Ⅱ、莫斯科中文版,597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 两大部类比例关系 工资增长速度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民消费水平 国民收入 社会劳动生产率 相适应 工业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发展
3
作者 杨丽莎 《现代教育管理》 1986年第6期20-27,共8页
一、高等学校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世界范围内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的改革,近年来,我国许多高等学校与科研单位、生产部门纷纷建立起不同形式的教学、科研、
关键词 科研单位 科技体制 社会生产 生产部门 革命浪潮 现代化建设人才 研究项目 毕业论文 社会劳动生产率 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試論劳动力在生产領域与非生产領域之間的分配 被引量:1
4
作者 尹世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63年第3期11-21,共11页
(一) 整个国民經济分为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領域两大領域,非生产领域又分为两大部分:非生产領域第一部分是由国民經济行政与管理机关組成的,非生产領域第二部分是由社会文化事业机构,其中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生活服务、科学研究等机... (一) 整个国民經济分为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領域两大領域,非生产领域又分为两大部分:非生产領域第一部分是由国民經济行政与管理机关組成的,非生产領域第二部分是由社会文化事业机构,其中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生活服务、科学研究等机构組成的。劳动力在生产領域与非生产領域之間的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劳动力在生产领域与非生产领域之间的分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增长 增长速度 社会劳动生产率 劳动 发展速度 农业劳动生产率 分配比例 生产领域 农业劳动 劳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劳动力在生产领域与非生产领域之间的分配——兼与刘成瑞同志商榷
5
作者 尹世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65年第1期86-99,共14页
刘成瑞同志在《也谈劳动力在生产领域与非生产领域之间的分配问題》一文中对拙作《试论劳动力在生产领域与非生产领域之间的分配》一文的一些论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感到其中有不少问題,还值得进一步探讨。由于劳动力在生产领域与非... 刘成瑞同志在《也谈劳动力在生产领域与非生产领域之间的分配问題》一文中对拙作《试论劳动力在生产领域与非生产领域之间的分配》一文的一些论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感到其中有不少问題,还值得进一步探讨。由于劳动力在生产领域与非生产领域之间的分配,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弄清这问題,对于安排社会主义再生产的速度和比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这里再提出一些意见,以就教于刘成瑞同志及其他同志。不妥之处,請指正。“非生产領域劳动力比重逐步提高”是否为一切社会发展的“必然趨势”? 刘成瑞同志认为:“非生产领域劳动力增长速度快于生产领域劳动力增长速度,从而非生产领域劳动力比重逐步提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领域 劳动 社会劳动生产率 增长速度 分配比例 劳动 国民经济 生产关系 社会发展 消费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内含上扩大再生产初探
6
作者 张孝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年第6期19-24,共6页
【正】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们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今后二十年,怎样从我国现有基础出发,实现扩大... 【正】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们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今后二十年,怎样从我国现有基础出发,实现扩大再生产?是主要依靠外一延扩大再生产,还是主要依靠内含扩大再生产,是重大的方针问题。对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在两个十年里,前十年和后十年,应有所不同;在八十年代的“六五”时期和“七五”时期也应‘有所不同。但是,由于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今后扩大再生产,总的来说,应该走以内含为主的道路。特别是前十年,通过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经济效益 内含扩大再生产 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十年 奋斗目标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宏伟目标 企业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
7
作者 孙学光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4期40-40,共1页
本文从宏观上初步探讨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内容、前提和途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它作为一个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不仅包括“四个现代化”(四化主要是物质方面的现代化),还包括制度文明的现代化和人... 本文从宏观上初步探讨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内容、前提和途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它作为一个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不仅包括“四个现代化”(四化主要是物质方面的现代化),还包括制度文明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作为实践主体人的现代化,将赋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根本动力和蓬勃生机。人的素质的提高、完善及其现代化,必定会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整体协调发展 社会劳动生产率 制度文明 民主建设 现代素质 实践主体 根本动力 发展新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效益
8
作者 潘文卿 《经济研究参考》 2001年第63期32-33,共2页
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的中国GDP从1979~1999年年均递增9.59%,劳动力增长2.72%,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6.68%。劳动力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为28.4%,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9.7%,两者共同作用的不可分解因素的贡献... 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的中国GDP从1979~1999年年均递增9.59%,劳动力增长2.72%,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6.68%。劳动力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为28.4%,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9.7%,两者共同作用的不可分解因素的贡献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国 社会劳动生产率 效益 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然性与现实性
9
作者 柴小平 刘洪涛 《云梦学刊》 1990年第4期10-13,共4页
邓小平同志把握当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但如何把第... 邓小平同志把握当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但如何把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这既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归宿和现实选择,也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现实需求,本文试就“转化”这一命题,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转化 社会经济发展 变革作用 当代科技 科技发展 必然归宿 生产要素 社会劳动生产率 君山农场 技术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效果的途径
10
作者 牛宝秋 《陕西煤炭》 2001年第3期50-51,共2页
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果进行分析 ,阐述了劳动力资源利用效果所体现的几个主要方面 ,并提出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 劳动力资源 利用效果 社会劳动生产率 配置 社会保障制度 就业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滞胀?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栋才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9-24,共6页
社会需求与供给的整个经济的总量结构体系,一定要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向前运动,当它处于当前社会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使社会获最大效用的状态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滞后或偏离此状态都是非均衡的。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已经导... 社会需求与供给的整个经济的总量结构体系,一定要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向前运动,当它处于当前社会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使社会获最大效用的状态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滞后或偏离此状态都是非均衡的。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已经导致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失衡,必须依靠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才能维持供求平衡。而这种依靠是不能持久的,如果这样的收入分配和经济总结构体系不及时加以调整,经济发展就很有可能出现滞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劳动生产率 经济总量结构体系 经济均衡 收入分配不公 滞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暇消费合理化的基本统计分折
12
作者 赵晷湘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5-68,16,共5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闲暇消费及其合理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透明度日愈清晰。当前,怎样在理论上论证闲暇消费合理化的质、量标准,从而更好地引导人们充分合理利用闲暇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闲暇消费效益,...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闲暇消费及其合理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透明度日愈清晰。当前,怎样在理论上论证闲暇消费合理化的质、量标准,从而更好地引导人们充分合理利用闲暇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闲暇消费效益,正成为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紧迫而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拟从消费统计学的角度对闲暇消费合理化做些数量分析,以求正于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暇时间 数量分析 统计分析 闲暇消费质量 直接传导 社会劳动生产率 闲暇消费水平 不合理状况 占用率 闲暇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价格总水平变动的趋势
13
作者 于道理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5-38,共4页
价格总水平是价格理论和实际工作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经常统计和分析商品的价格水平,是为了观察。
关键词 价格总水平 价格理论 价格运动 价格水平 重要问题 商品 统计和 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国家 商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折旧基金的补偿基金性质和两种积累基金性质问题
14
作者 邵汉瑾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5年第5期18-21,共4页
折旧基金性质不是纯粹的补偿基金性质,它还有积累基金性质。而其积累基金性质有两种:一为其本质是补偿基金因闲置而用于积累,暂称准积累基金;二为真正的积累基金,名义上是折旧基金,但宋际上是由利润转化而成的。 折旧基金之所以具有补... 折旧基金性质不是纯粹的补偿基金性质,它还有积累基金性质。而其积累基金性质有两种:一为其本质是补偿基金因闲置而用于积累,暂称准积累基金;二为真正的积累基金,名义上是折旧基金,但宋际上是由利润转化而成的。 折旧基金之所以具有补偿基金性质和积累基金性质,归根结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旧基金 积累基金 补偿基金 固定资产价值 产品成本 权责发生制 重置价值 收付实现制 无形损耗 社会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招收自费生刍议
15
作者 穆赛男 《现代教育管理》 1988年第4期13-16,共4页
本文选自今年全省招生工作科研会议的大会发言,正式刊出前经省招生办公室主任刘继学同志审改。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利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 十三大报告 赵紫阳 继学 前经 办学方式 招生体制 高教事业 办学经费 社会劳动生产率 学校所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价格体系与搞活经济——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体会
16
作者 陈嘉亮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5年第1期7-12,共6页
改革价格体系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理顺价格关系,在全面理顺经济关系、搞活经济的总链条中,又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环节。 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使价格形成和运动能够比较灵敏地反... 改革价格体系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理顺价格关系,在全面理顺经济关系、搞活经济的总链条中,又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环节。 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使价格形成和运动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利于搞活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理顺价格关系的客观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体系 搞活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价格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价值规律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中国特色 价格形成 市场供求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贷币流通的新情况——江西上饶地区的调查分析
17
作者 王美卿 李元驯 谢刚 《财贸研究》 1985年第3期53-57,共5页
(一)一九八四年货币流通的新情况、新特点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一九八四年江西上饶地区上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财政收入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上升,市场繁荣、经济活跃的可喜局面,反映在货币流通上出现了许多新情... (一)一九八四年货币流通的新情况、新特点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一九八四年江西上饶地区上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财政收入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上升,市场繁荣、经济活跃的可喜局面,反映在货币流通上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具体表现为“两大、两多、两集中”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上饶 乡居民收入 财政收入 农业生产 一九 集市贸易成交额 社会劳动生产率 货币投放 人均月收入 净投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公务员培训的基本思路
18
作者 唐代望 唐晓阳 《中国成人教育》 1995年第4期9-11,共3页
沿海地区公务员培训的基本思路唐代望,唐晓阳党的十四大明确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必... 沿海地区公务员培训的基本思路唐代望,唐晓阳党的十四大明确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培训 沿海地区 培训教育 社会劳动生产率 市场经济体制 公益服务 行政管理 人力资本 开发人力资源 综合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把折旧基金当作积累基金
19
作者 许昌明 《财贸研究》 1983年第1期49-52,共4页
要说明折旧基金不是积累基金,首先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三处关于折旧基金是积累基金的论述。一是“凡是使用许多不变资本,因而也使用许多固定资本的地方,补偿固定资本损耗的这部分产品价值就是积累基金,这个基金可以被... 要说明折旧基金不是积累基金,首先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三处关于折旧基金是积累基金的论述。一是“凡是使用许多不变资本,因而也使用许多固定资本的地方,补偿固定资本损耗的这部分产品价值就是积累基金,这个基金可以被使用它的人用来作为新固定资本(或流动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基金使用 重置价 技术进步 生产理论 补偿基金 社会劳动生产率 生产费用 社会生产 机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教育事业 加速经济建设
20
作者 邬国勋 《云梦学刊》 1982年第4期1-9,共9页
(一) 大机器工业发展起来以后,教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特别是生产已经“智力化”的今天,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外国有的科学家说:今天的教育情况可以决定明天的科学水平;明天的科学发展可以确定后天的生产水... (一) 大机器工业发展起来以后,教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特别是生产已经“智力化”的今天,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外国有的科学家说:今天的教育情况可以决定明天的科学水平;明天的科学发展可以确定后天的生产水平与性质。邓小平同志在谈到中国的经济建设时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今年八月,他在会见澳大利亚弗雷泽总理时又说:我们的国家很有希望,现在关键是培养人才问题。没有知识办不好事情。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苏联的斯特鲁米林对列宁格勒的工人作了抽样分析,发现这些工人增高一年教育水平比增加一年工龄提高的“工作单元”为2.6:1,他得出的结论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鲁米林 生产水平 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人才 工作单元 机器工业 社会劳动生产率 雷泽 经济管理 绥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