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重新配置的途径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玉芳 康宇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58,共3页
富余劳动力重新配置问题是目前国有林区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本文分析了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重新配置的必要性和制约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重新配置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重新配置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措施应该是扩大就业领域、拓宽就业空... 富余劳动力重新配置问题是目前国有林区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本文分析了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重新配置的必要性和制约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重新配置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重新配置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措施应该是扩大就业领域、拓宽就业空间、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并为劳动力重新配置设计了4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 社会劳动力 富余劳动力 就业空间 扩大就业 产业发展 有效途径 主要措施 能力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收入规律是社会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调节机制——兼论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
2
作者 夏永祥 《人文杂志》 1987年第6期60-64,共5页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要能够协调均衡地发展,其前提条件是社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社会生产资源中,最主要的金资本(或资是)和劳动力这两大类。支配资本在各部门间合理配置的机制是平均利润规律,这一点已为人所共知。支配劳动力资源在...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要能够协调均衡地发展,其前提条件是社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社会生产资源中,最主要的金资本(或资是)和劳动力这两大类。支配资本在各部门间合理配置的机制是平均利润规律,这一点已为人所共知。支配劳动力资源在各部门间合理配置的机制则是平均收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劳动力资源 收入分配政策 平均收入 选择职业 职业收入水平 不同职业 合理配置 调节机制 劳动 商业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个人所有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古克武 《江淮论坛》 1981年第1期20-25,共6页
六十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讨论过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所有制问题。①现在,这个问题又提了出来。这两次讨论都与国民经济大调整有关,并非偶然。调整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调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又不能不... 六十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讨论过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所有制问题。①现在,这个问题又提了出来。这两次讨论都与国民经济大调整有关,并非偶然。调整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调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又不能不在许多方面涉及社会主义的劳动力个人所有制问题。五十年代后期在我国刮了一场“共产风”,不但共了生产资料“产”,而且也共了劳动力“产”。“共产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个人所有制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劳动力 国民经济 生产资料 社会劳动力 所有制问题 经济学界 大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也是商品
4
作者 滑锡林 《商业研究》 1988年第6期12-17,共6页
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在学习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后,特别是学习了赵紫阳在“十三大”上所作的《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我就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劳动力也是商品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在学习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后,特别是学习了赵紫阳在“十三大”上所作的《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我就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劳动力也是商品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看法。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劳动力 社会主义道路 劳动 商品 生产力水平 《资本论》 马克思 生产关系 等量劳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的所有制及其商品性问题
5
作者 熊穆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23-27,共5页
一讨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所有制,首先要问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劳动力所有制这一问题。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根本不存在劳动力的归属关系,因而也根本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制问题:“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共同地... 一讨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所有制,首先要问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劳动力所有制这一问题。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根本不存在劳动力的归属关系,因而也根本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制问题:“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共同地占有生产资料,他们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他们在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上使用他们的劳动力,所以劳动者对其劳动力的生理上的占有关系没有必要变为经济上的所有关系。”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难以成立的。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所有制 社会劳动力 劳动力再生产 生产条件 个人所有 发展水平 劳动力结构 单位所有制 企事业单位 劳动者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伦志 宋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34-38,共5页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各项事业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满足就业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加速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进程,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各项事业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满足就业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加速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进程,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力。本文试图就劳动力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劳动力分配所遵循的原则;劳动力分配在工业、农业、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之间的比例;以及就业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分配 社会劳动力 生产领域 比例分配 劳动力资源 国民经济 农业劳动生产率 物质资料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的个人所有与社会占有
7
作者 高景海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2期84-84,共1页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物质生产的一般的抽象的基本要素。要进行社会生产,就要把二者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即存在一个生产关系的问题,或者说,存在一个生产条件在社会成员中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这种生产条件的分配关系就是狭义的所有制关系...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物质生产的一般的抽象的基本要素。要进行社会生产,就要把二者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即存在一个生产关系的问题,或者说,存在一个生产条件在社会成员中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这种生产条件的分配关系就是狭义的所有制关系。可见劳动力所有制就是作为经济资源、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关系。生产要素的分配关系,既有一个要素的归属问题,又有一个使用和支配方式问题。从法的角度,前者表现为所有权,后者表现为占有权。二者的区别在于占有者对占有物没有处置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劳动力 分配关系 生产要素 个人所有 劳动力所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条件 经济资源 社会成员 占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结合方式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光辉 朱邦宁 《社会科学研究》 1983年第3期10-14,共5页
一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的,他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 一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的,他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资本论》第2卷,第44页)这个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也是适用的。因此,要弄清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必须研究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方式 生产资料 全体劳动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劳动力 经济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研究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管理立法之我见
9
作者 王景山 李川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26,共4页
一、关于劳动力市场概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劳动制度,逐渐形成劳动力市场。”这是党中央以决定的形式,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搞市场经济要有劳动力市场,并且要求把培育劳动力... 一、关于劳动力市场概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劳动制度,逐渐形成劳动力市场。”这是党中央以决定的形式,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搞市场经济要有劳动力市场,并且要求把培育劳动力市场作为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劳动力 劳动 劳动关系 劳动力资源配置 立法之我 用人单位 市场管理 管理立法 劳动行政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是建立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基础
10
作者 吴本银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63-64,共2页
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4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15年的经验总结,是全党在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更明确地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新概念,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又一次拓宽和打开了我... 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4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15年的经验总结,是全党在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更明确地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新概念,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又一次拓宽和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商品属性 市场经济体制 劳动力资源 经验总结 个人所有 社会劳动力 劳动市场 劳动能力 职工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评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兼与关柏春同志商榷
11
作者 王运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也评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兼与关柏春同志商榷王运生编者按:编者在1995年第4期发表关柏春的《评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时所加的编者按中,希望对关柏春的文章持有不同见解者进行商榷,也希望认为现实社会主义劳动力不是商品... 也评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兼与关柏春同志商榷王运生编者按:编者在1995年第4期发表关柏春的《评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时所加的编者按中,希望对关柏春的文章持有不同见解者进行商榷,也希望认为现实社会主义劳动力不是商品的人回答:现实社会主义劳动力不是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价值分配 社会主义劳动力 劳动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 商品论 马克思 经济条件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三大理论难点
12
作者 苏东斌 《经济科学》 1987年第3期19-26,30,共9页
英国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弗·布鲁斯在1985年9月指出:"中国改革所面临的障碍比东欧国家更大,中国市场的发育程度还远不如苏联,苏联存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而中国没有,中国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处于前市场经济状态"... 英国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弗·布鲁斯在1985年9月指出:"中国改革所面临的障碍比东欧国家更大,中国市场的发育程度还远不如苏联,苏联存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而中国没有,中国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处于前市场经济状态"。他又说:"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没有劳动力市场,这使得对国营企业的宏观管理中的市场机制作用受到限制,利用传统的金融货币的间接控制手段的有效性也受到了影响。"在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劳动 生产资料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条件下 商品经济 理论难点 社会主义经济 劳动力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的劳动力所有制
13
作者 涂大杭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5期11-15,共5页
关键词 劳动力所有制 社会主义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 劳动者的劳动力 生产资料所有制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共产主义 生产力所有制 劳动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与陈秀华同志商榷
14
作者 张学安 《江汉论坛》 1986年第7期11-14,共4页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陈秀华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质(见《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5年第10期).本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陈秀华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质(见《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5年第10期).本人对此有相反的看法,提出来与陈秀华同志商榷.一究竟什么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是否消失?这是弄清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商品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个人所有 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 社会主义劳动力 商品经济 占有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商品性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劳动力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必然是商品
15
作者 宋醒民 《企业经济》 1994年第4期9-13,共5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必然是商品宋醒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必须弄清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源于劳动力市场的讨论。1984年我国理论工作者围绕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必然是商品宋醒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必须弄清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源于劳动力市场的讨论。1984年我国理论工作者围绕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劳动力市场;开放劳动力市场需要哪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劳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劳动力市场 劳动 劳动力商品 社会主义企业 主人翁地位 企业劳动力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人的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
16
作者 徐秀红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4年第2期34-38,共5页
关于劳动力商品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在我国,每逢一次大的经济转折时期,这一问题就被重新提出来。虽然讨论多年,但至今仍未取得共识。看来,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条件尚未成熟。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党的十... 关于劳动力商品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在我国,每逢一次大的经济转折时期,这一问题就被重新提出来。虽然讨论多年,但至今仍未取得共识。看来,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条件尚未成熟。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再一次把这一问题提出来,会有一个大的突破。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分配 社会主义劳动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 按劳分配 主人翁地位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所有者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
17
作者 卞志村 丁小军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3期81-84,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由产品市场生产和生产要素市场组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建立门类齐全,功能健全的社会主义生产要素市场成为当前改革的迫切任务,劳动力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和发展已是...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由产品市场生产和生产要素市场组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建立门类齐全,功能健全的社会主义生产要素市场成为当前改革的迫切任务,劳动力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和发展已是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劳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劳动 建立和发展 劳动服务公司 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力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具有商品性质吗?——与何伟、韩志国同志商榷
18
作者 彭次阳 《中州学刊》 1986年第5期7-10,共4页
何伟、韩志国二同志在今年《中国社会科学》第二期上发表的《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全方位开放》一文(以下简称《试论》),探讨了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开放问题。读后很受启发,在大多数问题上也有同感。但对《试论》中关于劳动力在“社... 何伟、韩志国二同志在今年《中国社会科学》第二期上发表的《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全方位开放》一文(以下简称《试论》),探讨了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开放问题。读后很受启发,在大多数问题上也有同感。但对《试论》中关于劳动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具有商品的性质”,“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的观点与分析,我有不同看法。 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否消失的问题。《试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主要由个人承担,所以劳动力仍然是个人所有,劳动者仍然存在各自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化 劳动 商品性质 社会主义条件下 生产资料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劳动力 直接结合 物质资料 总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
19
作者 任金龙 《东南学术》 CSSCI 1993年第6期46-49,38,共5页
按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劳动力不是商品。这个观点是基于以下设想为前提的:(1)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生产资料由社会共同占有,全社会实行单一的公有制;(3)个人劳动直接构成社会的总劳动,... 按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劳动力不是商品。这个观点是基于以下设想为前提的:(1)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生产资料由社会共同占有,全社会实行单一的公有制;(3)个人劳动直接构成社会的总劳动,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4)个人消费品分配实行“劳动券”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劳动力 商品论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马克思的设想 资本主义 个人消费品 社会基础 生产资料 共同占有 分配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产条件所有制谈社会主义劳动力归个人所有
20
作者 李保卫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5期72-73,共2页
人们要进行生产,必须具备生产条件,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只有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生产才能实现。因此,与此相适应,生产条件所有制也应由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劳动力所有制构成。人们往往只承认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不承认劳动力所有制,原因在于... 人们要进行生产,必须具备生产条件,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只有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生产才能实现。因此,与此相适应,生产条件所有制也应由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劳动力所有制构成。人们往往只承认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不承认劳动力所有制,原因在于人们对劳动力本身没有正确认识。劳动力虽然存在于人体之内,不象生产资料以物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之外。但是就劳动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总和来说,它和生产资料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力和生产的必要条件,并需要人去运用才能发挥作用。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人只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现实结合的媒介。我们没有理由只承认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不承认劳动力所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劳动力 生产资料私有制 发挥作用 个人所有 相适应 生产条件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个人私有 必要条件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