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3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工业社会劳动到生态劳动:劳动教育的新面向
1
作者 刘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2,共8页
劳动是人类发展的起点。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在此过程中创造了社会关系,塑造了人本身。然而工业化大生产在提高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产生了生态环境危机。生态劳... 劳动是人类发展的起点。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在此过程中创造了社会关系,塑造了人本身。然而工业化大生产在提高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产生了生态环境危机。生态劳动是对工业社会异化劳动的扬弃和劳动本真的回归,是彰显人的类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生态劳动要求劳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良性物质变换,关注劳动的自主性和价值感,是人以完整方式全面占有自身本质的劳动。生态劳动教育要在生态劳动理念的指引下,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劳动者自主、和谐的品格。生态劳动教育的实施要强调生态系统、整合思维,通过建构“人-自然-社会”生态教育共同体,在五育融合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真正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建设者,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社会劳动 劳动异化 生态劳动 生态劳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社会劳动实际投入量的测定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红松 田益祥 《预测》 CSSCI 2000年第4期63-65,共3页
由于劳动力未能充分有效利用 ,我国的社会从业人数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社会劳动投入量。本文尝试利用生产函数估计劳动利用状况影响系数 ,进而对我国社会劳动力利用率进行测算 ,得出历年实际劳动投入量。
关键词 生产函数 劳动投入量 社会劳动 劳动力利用率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雇佣劳动与社会劳动——兼论《资本论》研究的逻辑辅线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维平 牛新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8-126,共9页
在《资本论》这一“有机的整体”中,资本之论辅以劳动之论。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突破口、以劳动为逻辑辅线对资本关系展开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相统一的“二重性... 在《资本论》这一“有机的整体”中,资本之论辅以劳动之论。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突破口、以劳动为逻辑辅线对资本关系展开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相统一的“二重性”使得劳动得以显现,同时,劳动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一股“颠倒”性力量、不同的阶级属性、揭开资本“秘密”的钥匙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由雇佣劳动的析出逻辑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与资本积累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劳动的外在限制和内在超越已成为自身的桎梏,进而社会劳动的物化性和历史性得以凸显,社会劳动得以科学认识,劳动世界得以全面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资本逻辑 雇佣劳动 社会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学清 高玉林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2期9-12,共4页
从劳动的自然形式看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有 :生产商品的劳动越来越以脑力劳动为主 ;劳动成为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科技劳动逐渐成为价值创造的主导因素 ;直接操作劳动正在让位于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 ;劳动协作更多地在不同的时... 从劳动的自然形式看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有 :生产商品的劳动越来越以脑力劳动为主 ;劳动成为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科技劳动逐渐成为价值创造的主导因素 ;直接操作劳动正在让位于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 ;劳动协作更多地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等。从劳动的社会形式看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有 :由市场关系联结的两个层次的联合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的本质特征 ;多种社会形式的劳动并存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是劳动阶级内部的分工 ;经营管理劳动是生产商品的总体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妇女社会劳动参与与生活民俗现状分析——以甘肃省临夏八坊回族妇女为个案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东平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5-148,共4页
妇女可以作为一种群体进行认识和研究 ,但妇女又隶属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和阶层等范畴。本文以甘肃临夏八坊 (西北典型的回族聚居区 )回族妇女为认识研究对象 ,利用文献 ,使用抽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分析研究她们的社会劳动参与和生活... 妇女可以作为一种群体进行认识和研究 ,但妇女又隶属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和阶层等范畴。本文以甘肃临夏八坊 (西北典型的回族聚居区 )回族妇女为认识研究对象 ,利用文献 ,使用抽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分析研究她们的社会劳动参与和生活民俗状况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妇女 社会劳动参与 生活民俗 甘肃 妇女社会 回族聚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增殖中的社会科学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冠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122,共7页
从经济哲学的视角看,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是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一对重要的范畴。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都视为"不费分文"的生产力,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 从经济哲学的视角看,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是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一对重要的范畴。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都视为"不费分文"的生产力,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这两种不费分文的生产力在价值增殖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前者并入生产过程转移其自身的价值进而使商品的价值量增加,而后者并入生产过程不增加商品的价值量但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同时,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这两种"不费分文"的生产力又都是价值增殖过程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是同一个过程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二者并入社会生产实现价值增殖时的社会前提具有"一致性",实施过程具有"同时性",实质联系具有"内在统一性"等。因此社会科学是父,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是母,双双并入社会生产过程,共同结出"新增价值"之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社会劳动的自然力 价值增殖 “不费分文”的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工业企业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春华 路正南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7-140,共4页
本文基于LMDI指数分解方法,建立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模型,并以江苏省工业企业为例,实证分析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首先,分析生产要素流动对部门资本利用效率、部门资本深化以及部门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其次,分析社会劳动生产率... 本文基于LMDI指数分解方法,建立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模型,并以江苏省工业企业为例,实证分析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首先,分析生产要素流动对部门资本利用效率、部门资本深化以及部门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其次,分析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最后分析各类型企业的资本利用效应、资本深化效应以及劳动力转移效应对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表明,加快生产要素转移,既有利于提高各类型企业的资本利用效应与资本深化效应,又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转移效应,从而有利于加快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劳动生产率 LMDI指数分解 资本利用效率 资本深化 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永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社会劳动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 中国 社会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十点理解和见解 被引量:3
9
作者 钱伯海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5期36-45,共10页
关键词 物化劳动 社会劳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会计核算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劳动生产率 理论价值 材料和工艺 公共服务 物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重新配置的途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玉芳 康宇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58,共3页
富余劳动力重新配置问题是目前国有林区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本文分析了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重新配置的必要性和制约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重新配置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重新配置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措施应该是扩大就业领域、拓宽就业空... 富余劳动力重新配置问题是目前国有林区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本文分析了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重新配置的必要性和制约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重新配置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重新配置国有林区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措施应该是扩大就业领域、拓宽就业空间、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并为劳动力重新配置设计了4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 社会劳动 富余劳动 就业空间 扩大就业 产业发展 有效途径 主要措施 能力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斯密教条”与社会劳动创造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陶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0-36,共7页
古典经济学著名代表亚当·斯密提出的“斯密教条”,即把商品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并认为这三种收入构成商品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评是正确的,而不是“失误”或“挫折”。那些以斯密教条为理... 古典经济学著名代表亚当·斯密提出的“斯密教条”,即把商品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并认为这三种收入构成商品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评是正确的,而不是“失误”或“挫折”。那些以斯密教条为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价值产品 年产品价值 社会劳动 物化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两种社会劳动与两大核算体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伯海 《经济科学》 1982年第1期33-38,共6页
现今世界各国存在两大核算体系,一种叫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或称东方体系;一种叫国民经经帐户体系,简称SNA,或称西方体系。两大核算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生产"这个基本范畴认识的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生产成果计算范... 现今世界各国存在两大核算体系,一种叫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或称东方体系;一种叫国民经经帐户体系,简称SNA,或称西方体系。两大核算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生产"这个基本范畴认识的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生产成果计算范围的不同。于是对两种社会劳动——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就成了区别两大核算体系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两种社会劳动的讨论,针锋相对,各持己见,也有的以对生产劳动的看法,来肯定或否定某一核算体系。其中不少出于认识上的误解,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生产劳动 社会劳动 物质产品 物质生产部门 非生产性劳动 中间消耗 国民收入 根本区别 生产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的总量结构体系要适合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栋才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44,共8页
社会经济中,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社会需求与供给的整个经济的总量结构体系,一定要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适应地向前运动,当它处于当时社会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使社会获最大效用的状态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滞后或偏... 社会经济中,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社会需求与供给的整个经济的总量结构体系,一定要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适应地向前运动,当它处于当时社会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使社会获最大效用的状态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滞后或偏离此状态都是非均衡的。因此在所有社会中,社会劳动生产率都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向经济体转录信息,去调控这个体系。商品价值和价值规律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信息转录过程的紊乱则是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劳动生产率 经济总量结构体系 价值规律 经济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和价值规律作用关系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霍力攻 《经济问题》 1980年第9期5-9,共5页
恩格斯指出:“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没有交换,生产也能进行;没有生产,交换——正因为它一开始就是产品的交换——便不能发生。这两种社会职能的每一种都处于多半是特殊的外界作用的影响之下,所以都有多半是它自己的特殊的规律... 恩格斯指出:“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没有交换,生产也能进行;没有生产,交换——正因为它一开始就是产品的交换——便不能发生。这两种社会职能的每一种都处于多半是特殊的外界作用的影响之下,所以都有多半是它自己的特殊的规律。但是另一方面,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座标和纵座标。”生产物的生产和交换,各有其自己特殊的起调节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在社会生产领域起调节作用的客观规律是什么?它和在交换领域起调节作用的价值规律之间的互相联系表现在哪里?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分配规律 社会劳动 生产物 社会生产 客观经济规律 关系问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领域 消费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15
作者 徐加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社会劳动 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思考——兼评某些理论观点
16
作者 周治平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7-18,共2页
论文结合新的实际 ,对劳动、价值、劳动价值理论作进一步探讨 ,兼与某些理论观点商榷。
关键词 劳动 价值 劳动价值理论 社会劳动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理论的现实价值
17
作者 高京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2,共4页
马克思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一理论从上世纪90年代始,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基本停滞。在新形势下,重新认识、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的理论,对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马克思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一理论从上世纪90年代始,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基本停滞。在新形势下,重新认识、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的理论,对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指导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有了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18
作者 杨宝三 《重庆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9-12,共4页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又存在历史的局限性,必须与时俱进,在坚持的基础上对其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动价值理论 生产要素 社会生产力 价值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劳动生产率该如何界定——兼与孙恒振老师商榷
19
作者 宋承惠 阳小芸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80,共2页
2011年寒假,再次认真阅读了孙恒振老师就劳动生产率问题质疑高考试题的两篇文章——《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吗——与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24题命题者商榷》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生产率与价格——与2... 2011年寒假,再次认真阅读了孙恒振老师就劳动生产率问题质疑高考试题的两篇文章——《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吗——与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24题命题者商榷》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生产率与价格——与2010年新课标文综高考卷第12题命题者商榷》,为孙老师的执着、严谨感动的同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产生了疑问,就此笔者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广大同仁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劳动生产率 老师 孙恒 界定 高考试题 2010年 全球化背景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方式新探
20
作者 王书相 刘永瑞 《河北学刊》 1987年第4期42-46,共5页
自从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把社会主义劳动方式定义为直接社会劳动之后,它便成了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并且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经济模式等的理论基础.世界性的社会主义实践表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同马克... 自从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把社会主义劳动方式定义为直接社会劳动之后,它便成了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并且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经济模式等的理论基础.世界性的社会主义实践表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预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根据当今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借以实现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社会劳动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 劳动 生产资料 全民所有制经济 间接劳动 劳动形式 马克思 社会主义企业 间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