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宁先锋队政党社会动员的深刻根源、实现机制及其启示
1
作者 周凯 王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5,共10页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作为从残酷革命环境中诞生的先锋队政党,往往没有雄厚的政治资源积淀,缺少稳定的经济资源支持,缺乏强大的国家暴力机器支撑,唯有通过广泛而强有力的社会动员,才能促进政党革命目标的实现。...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作为从残酷革命环境中诞生的先锋队政党,往往没有雄厚的政治资源积淀,缺少稳定的经济资源支持,缺乏强大的国家暴力机器支撑,唯有通过广泛而强有力的社会动员,才能促进政党革命目标的实现。先锋队政党通过意识形态说服、组织纪律保障、道德品格彰显、群众利益关切、情绪情感调动等,构建了能够激发人民群众巨大潜能的动员机制。从现实启示来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持续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坚守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擅长引导社会心理及群体情绪,这些都是先锋队政党有效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的实践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列宁 先锋队政党 社会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适性动员:面向复合型灾害的基层社会动员逻辑
2
作者 贾玉娇 傅昱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8,共12页
党政体制作为理解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标识性概念,业已成为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热点议题。然而,既有研究疏于考察党政体制与社会系统的互动,而这一互动过程实质上已外化于基层社会动员的具体实践中,表征了... 党政体制作为理解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标识性概念,业已成为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热点议题。然而,既有研究疏于考察党政体制与社会系统的互动,而这一互动过程实质上已外化于基层社会动员的具体实践中,表征了独特的中国国家治理范式。伴随复合型灾害的涌现及其不确定性的凸显,如何建构与这一特殊治理情境相契合的新的分析框架已成为国家治理的一项基本研究议题。这一议题立足于复合型灾害治理情境,着眼于深化和拓展党政体制的概念范畴,尝试建构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分析框架,即“调适性动员”。该框架的理论逻辑在于:基于政治统合与地方性情境融合的合一,以消解不确定性催生的模糊治理边界,并实现社会治灾基础的整体性建构。其实践逻辑在于:通过校准治灾任务、重塑治灾组织、下沉治灾资源以化解应急态下常规制度失灵问题;通过党组织的嵌入与延伸、转译治灾政策、发动地方能人以激活常态下社会成员的治灾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体制 社会动员 复合型灾害 不确定性 调适性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社会动员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核心要义与实践进路
3
作者 骆郁廷 唐慧颖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I0002,共12页
社会动员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史的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团结动员全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显著优势。习近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动员的重要论述,回答了为何开展社会动员、... 社会动员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史的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团结动员全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显著优势。习近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动员的重要论述,回答了为何开展社会动员、如何开展社会动员等问题。习近平关于社会动员重要论述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为重点,以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关键,对于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社会动员重要论述,要深化思想发动,扩大群众参与,创新协同机制,不断提升社会动员能力,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关于社会动员重要论述 党的领导 思想发动 群众参与 协同机制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农民报刊的话语生产与社会动员(1926—1927)
4
作者 胡玥 王灿发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7,共9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其革命动员重心经历了由工人阶级向“工农联盟”的变化过程。作为乡村动员的核心传播载体,大革命时期的农民报刊秉承“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最大要素”的理念内核,政治导向与乡土叙事的耦合推动了“扶助农工”新话语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其革命动员重心经历了由工人阶级向“工农联盟”的变化过程。作为乡村动员的核心传播载体,大革命时期的农民报刊秉承“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最大要素”的理念内核,政治导向与乡土叙事的耦合推动了“扶助农工”新话语的形成。这一时期的农民报刊通过框架扩大、框架搭桥、框架转换的系统性策略,构建了与农民运动讲习所实践、农民运动骨干培养和农民运动指导等革命实践的立体协同机制,有效促成了革命理念在乡村社会的深度浸润,推动了乡村民众投身革命的集体自觉。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启了借助媒介化的组织手段动员农民群众、领导农民运动的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 农民报刊 话语生产 农民运动 社会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早期报刊历史建构与社会动员中的情感策略
5
作者 吴建彪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中共早期报刊历史建构与社会动员中,运用悲情叙事手法渲染群众生存环境的悲惨、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偏差,唤起进步群众革命情感,形塑报刊动员的情感唤起机制;在批判敌人中摆明立场、在区分“你们”中强调“我们”,对国家主义、戴季陶主义... 中共早期报刊历史建构与社会动员中,运用悲情叙事手法渲染群众生存环境的悲惨、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偏差,唤起进步群众革命情感,形塑报刊动员的情感唤起机制;在批判敌人中摆明立场、在区分“你们”中强调“我们”,对国家主义、戴季陶主义等思潮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引导革命群众辨明是非、分清敌我,坚守革命意志、保持革命激情,形塑报刊动员的情感渲染机制;引导广大革命群众融入民族民主革命大潮之中,从而将革命激情外化为革命实践,形塑报刊动员的情感外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早期报刊 历史建构 社会动员 情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人社会背景下中央苏区的社会动员和基层治理
6
作者 赵英 吴重庆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70,共13页
晚清以来,中国社会呈现出“一盘散沙”的状态,中国革命则面临着将“一盘散沙”凝聚成“铜墙铁壁”的时代任务。从微观上看,土地革命是在农村熟人社会的背景下展开的。在此背景下,封建剥削关系与人情关系相互交融,使农民不易与地主富农... 晚清以来,中国社会呈现出“一盘散沙”的状态,中国革命则面临着将“一盘散沙”凝聚成“铜墙铁壁”的时代任务。从微观上看,土地革命是在农村熟人社会的背景下展开的。在此背景下,封建剥削关系与人情关系相互交融,使农民不易与地主富农撕破脸皮并发动革命,缺少革命的文化资源。通过一系列农村社会调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谙农村熟人社会运行规律,恰当地处理了熟人社会里的阶级关系,在与宗族势力、人情关系的博弈过程中,探索出契合乡土中国内在机理的组织架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在深入基层社会时跨越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家政权内卷化”陷阱,最终在缺少革命文化资源的农村成功发动革命并实现了良好的基层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人社会 中央苏区 社会动员 基层治理 土地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司法的社会动员: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政治功能及其对构建中国自主司法知识体系的价值
7
作者 钱锦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4,共13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独创的司法经验和司法模式,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在于,在通过司法实现纠纷解决和追求公平正义的同时,向社会公众传递和塑造党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进而实现一种以政治整合为中心的社会动员,不断强化民众对... 作为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独创的司法经验和司法模式,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在于,在通过司法实现纠纷解决和追求公平正义的同时,向社会公众传递和塑造党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进而实现一种以政治整合为中心的社会动员,不断强化民众对党的执政认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现代价值,不仅在于其对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经验性支撑,更在于其内蕴着以“人民司法”为中心的一批原创性概念和标识性概念,以及以“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司法为民”“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等为代表的重要司法话语的智识性要素,有力推动了中国自主司法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党领导人民开创司法文明新形态奠定了坚实的智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锡五审判方式 社会动员 群众路线 自主司法知识体系 人权司法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社会动员:价值意蕴、现实梗阻及突破路径
8
作者 汪旭 文艺颖 《南方农机》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社会动员是推进实施乡村治理战略、逐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应有之义。在数字化环境下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社会动员是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针对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社会动员进行研究,通过梳理...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社会动员是推进实施乡村治理战略、逐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应有之义。在数字化环境下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社会动员是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针对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社会动员进行研究,通过梳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社会动员的价值意蕴,明晰赋能过程的内在机理,分析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社会动员面临的现实梗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社会动员的突破路径,即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社会动员效能转化;跨越鸿沟限制,保持社会动员地域的平衡性;提升乡村动员数据要素流动共享效率,奠定动员之基;打造乡村数字人才队伍,为乡村社会动员注入鲜活力量;构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为数字技术赋能保驾护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动员的主体、客体、载体,正确引导和规制数字技术发展,有助于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实现乡村社会动员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赋能 社会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社会动员研究热点与趋势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小兵 陈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24,共9页
为更准确地为应急社会动员研究提供参考方向,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收录的296篇应急社会动员研究文献为样本,综合运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等可视化分析方法,系统分析该领域研究的历年发文数量、期刊... 为更准确地为应急社会动员研究提供参考方向,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收录的296篇应急社会动员研究文献为样本,综合运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等可视化分析方法,系统分析该领域研究的历年发文数量、期刊分布、发文机构、研究议题与热点、变化趋势等情况。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应急社会动员研究的年发文数量经历3个阶段的发展,期刊分布日渐广泛,发文机构比较松散;研究议题愈来愈多,主要集中在突发事件响应阶段应急社会动员的触发情景、实施机制和功能效果;热点议题不断涌现,深度广度持续拓展,研究方法相对局限;后续研究发展空间较大,可侧重于应急社会动员的多方法、全过程、智慧化等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社会动员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动员与抗战救亡——中共南方局领导下的重庆公演活动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萌萌 郭常英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国民政府的内迁,重庆成为陪都,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1939年1月16日,以周恩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南方局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高举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积极... 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国民政府的内迁,重庆成为陪都,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1939年1月16日,以周恩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南方局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高举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积极开展文化工作、群众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等,其中,也包括利用公演这一为社会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抗战工作。由于国民党的限制,南方局只能开展秘密工作,通过“第三厅”、“文工会”、“文协”及“中艺”等机构开展公演活动。南方局领导下的重庆公演活动类型多样,以话剧、电影、音乐等形式为主,在社会动员、抗战救亡及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南方局 重庆公演 抗战救亡 社会动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生态治理对新自由主义生态治理的超越——以社会动员效能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培鑫 李全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5,170,共13页
社会动员是生态治理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生态(环境)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新自由主义将生态治理庸俗化为资本增殖的附属环节,自由放任市场、操控民众意识、绿色契约民主、经济核算思维的理念主张不仅未能如愿实现社会动员,反倒加剧了资... 社会动员是生态治理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生态(环境)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新自由主义将生态治理庸俗化为资本增殖的附属环节,自由放任市场、操控民众意识、绿色契约民主、经济核算思维的理念主张不仅未能如愿实现社会动员,反倒加剧了资本主义生态矛盾与阶级矛盾相叠加的态势。相比之下,中国式生态治理形成了规范性、系统性的社会动员机制:在政治引领方面,打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元主体参与的复合型治理模式;在理论号召方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公众参与方面,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公众有序生态参与;在情感唤起方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促相融。由此,中国式生态治理有效地聚合了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参与能量,围绕生态治理实现了广泛、深刻而有效的社会动员,以实践的有效性冲击了新自由主义生态治理神话。以生态治理的社会动员机制为切入点,可以充分展现中国式生态治理乃至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新自由主义 社会动员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动员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炜 刘博维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3,M0005,共14页
社会动员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基层治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发挥社会动员的独特优势,积极引导社区居民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提升基层治理现代... 社会动员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基层治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发挥社会动员的独特优势,积极引导社区居民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当前,在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过程中,社会动员行动范式表现出分类精细化、机制结构化、逻辑明晰化等鲜明特征,在利益选择、社区资源、归属感、社会力量等方面面临动员困境。亟待通过社会动员理念重塑、社会动员共同体构建、社会动员技术更新、社会动员资源整合和社会动员抗逆力提升等,提高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动员效率,同时,准确把握社会动员的适度边界,实现居民参与基层治理与社会动员在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基层治理 社会动员 居民参与 社会治理共同体 大数据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机制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高校学科建设作为长期以来高教理论界和高校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迫切需要从社会动员这一新的视角对其加以审视。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的主要类型包括行政动员、工程动员、精英动员和自组织动员,其机制相应可分解为动力机制、运... 高校学科建设作为长期以来高教理论界和高校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迫切需要从社会动员这一新的视角对其加以审视。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的主要类型包括行政动员、工程动员、精英动员和自组织动员,其机制相应可分解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经过调研得知,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四种社会动员类型在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上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和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科建设的社会动员效果,并对学科建设成效带来影响。为此,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应在关注动员主体的同时更加关注动员机制建设,从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加以针对性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社会动员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乡村社会动员机制——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视角
14
作者 刘丽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0,共16页
社会动员在中国共产党的乡村工作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是群众路线的实践表达。在乡村治理场景中,党的社会动员不仅是富含社会政治意义的组织过程,同时与价值导向紧密相连。从其有效性来看,社会动员是社会理性和社会参与的重构过程,关系... 社会动员在中国共产党的乡村工作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是群众路线的实践表达。在乡村治理场景中,党的社会动员不仅是富含社会政治意义的组织过程,同时与价值导向紧密相连。从其有效性来看,社会动员是社会理性和社会参与的重构过程,关系到政党权威建构的具体实践。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从规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三个要素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乡村社会动员机制,发现党在乡村社会的制度性安排和行动策略驱动着村庄治理主体的制度认知与行动偏好,汇集农民的利益表达,科层动员有效转为农民动员,增加了农民对党的认同感和对村庄公共事务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相互适应的制度化实践模式,促进党在乡村的社会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动员 政党 乡村治理 社会学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动员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骞文 杨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7-51,共5页
根据对社会动员词源演变的历史分析,从动员文化的特殊性、动员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动员内容的内生性对社会动员的内涵进行学理性研究与本土化阐释,明确界定了社会动员的科学内涵,指出社会动员具有嬗变性、目的性、适度性、参与性等基本特... 根据对社会动员词源演变的历史分析,从动员文化的特殊性、动员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动员内容的内生性对社会动员的内涵进行学理性研究与本土化阐释,明确界定了社会动员的科学内涵,指出社会动员具有嬗变性、目的性、适度性、参与性等基本特征。立足中国现实语境,从变革动员理念、转变动员模式、创新动员方式、强化动员教育等四个层面提出了新时期社会动员的实践路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动员 内涵 特征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发无序到协调规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社会动员问题——芦山抗震救灾案例研究 被引量:50
16
作者 薛澜 陶鹏 《行政管理改革》 2013年第6期30-34,共5页
应急管理社会力量的动员模式及参与效率已成为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建设重要内容。420芦山地震应对过程中的社会动员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协调问题,揭示当前社会动员模式存在"重动员、轻协调"现象,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存在体制与机制... 应急管理社会力量的动员模式及参与效率已成为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建设重要内容。420芦山地震应对过程中的社会动员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协调问题,揭示当前社会动员模式存在"重动员、轻协调"现象,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存在体制与机制性缺失,最后提出建立政府与社会力量应急合作网络所需的基本管理理念与制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社会力量 社会动员 协调 合作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动员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8
17
作者 甘泉 骆郁廷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4期136-140,共5页
社会动员是以思想动员为核心,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和资源,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实现重要社会目标、完成重大社会任务的过程。只有适应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遵循社会动员从自发到自觉、从思想到行动、从个体到群体、从领袖到群众、... 社会动员是以思想动员为核心,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和资源,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实现重要社会目标、完成重大社会任务的过程。只有适应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遵循社会动员从自发到自觉、从思想到行动、从个体到群体、从领袖到群众、从经济到政治的正确路径,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社会动员,提高社会动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动员 实现过程 正确路径 社会资源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治理功能——基于社会控制、社会协调和社会动员的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旭宇 程洪宝 +1 位作者 周立军 何丽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2-176,共5页
现代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独特的社会治理工具,而且是重要的社会治理方式,这是现代社会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功能、新定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治理功能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能延伸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发挥社会治理的作用,... 现代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独特的社会治理工具,而且是重要的社会治理方式,这是现代社会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功能、新定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治理功能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能延伸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发挥社会治理的作用,社会控制、社会协调、社会动员等是这种功能和作用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治理 社会控制 社会协调 社会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动员: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社会动员转型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金涛 陈琪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2,共6页
社会动员是现代政党影响社会关系与推动政策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治理方式。20世纪以来,社会动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驱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交织在一起,客观上要求... 社会动员是现代政党影响社会关系与推动政策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治理方式。20世纪以来,社会动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驱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交织在一起,客观上要求中国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优化社会动员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法治及现代传播手段,提高社会动员的亲和性、灵活性与有效性。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的条件下,以政策供给、经济激励和新兴媒体条件下的宣传引导为代表的软动员方式,正在成为一种行之有效、充满潜力的现代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动员 动员 国家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社会动员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德成 郭常顺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46-54,共9页
社会动员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社会动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本文对近十年来社会动员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综述,以便了解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现况,并期望更好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社会动员 研究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