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兰克福批判理论的当代发展:社会加速理论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艺 袁健红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5,共9页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当代批判理论的领军人物,哈特穆特·罗萨以古典和当代社会学为基础,提出了“社会加速”理论,旨在探究在加速社会的情境下如何构建“美好生活”。作为当代版本的批判理论,一方面,它必须忠实于这一思想传统中最杰出...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当代批判理论的领军人物,哈特穆特·罗萨以古典和当代社会学为基础,提出了“社会加速”理论,旨在探究在加速社会的情境下如何构建“美好生活”。作为当代版本的批判理论,一方面,它必须忠实于这一思想传统中最杰出的代表,如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哈贝马斯、霍耐特等人的“原始意图”与“感知”,认为批判理论的主要任务是基于前科学社会生活的规范伦理标准,诊断现代社会形态中的“病症”。另一方面,它不应该被这些思想家的理论和方法论思想地牵绊和束缚,而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使这些关键的见解适应当前晚期现代社会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特穆特·罗萨 法兰克福学派 批判理论 社会加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学的加速与异化:基于哈特穆特·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2
作者 张燕 邓蕊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3,共7页
现代医学的加速发展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关键力量,但也出现了异化现象。将现代医学发展置于哈特穆特·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域下解读,是后医学时代深刻剖析医学发展有力解释框架和诊断医学病症的切入点。医学发展从技术、结构、主... 现代医学的加速发展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关键力量,但也出现了异化现象。将现代医学发展置于哈特穆特·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域下解读,是后医学时代深刻剖析医学发展有力解释框架和诊断医学病症的切入点。医学发展从技术、结构、主体生活节奏三方面遵循“动态稳定”的模式,进入自我加速的循环系统,在无限加速循环中,出现了就医空间抽象化、医疗技术主体化、人文精神隐退、生命经验越加贫乏、医患认同消弭的新异化表征。按照罗萨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医学异化的解决之道在于建立“共鸣”关系,树立医学人化的理念、构建医学语言的理性交往、深化医学新发展理念是调和医学发展和其他社会因素关系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哈特穆特·罗萨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小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8-51,共4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转型期。受现代社会加速竞赛带来的科技加速、节奏加快、信息过载等因素影响,迷茫妥协、忙碌无序、思行相悖成为大学生新的典型行为表征。身处加速社会,自我异化、空间异化、行动异化导致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转型期。受现代社会加速竞赛带来的科技加速、节奏加快、信息过载等因素影响,迷茫妥协、忙碌无序、思行相悖成为大学生新的典型行为表征。身处加速社会,自我异化、空间异化、行动异化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主体边界模糊、环境复杂加剧、作用发挥削弱等挑战。借鉴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同心共情、同频共振、同向共行,促进多元主体共育、推动良性环境共营、增强育人实效共鸣,更好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工作负荷的生成机理、异化表征及调治向度——基于罗萨“社会加速及共鸣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岚 李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本文依托法兰克福学派新一代领军人——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提出的“社会加速及共鸣理论”,从社会母系统的运转现实关怀到教育子系统的生态现状,审视了学校场域内更微观组织单元“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工作负荷问题。在社会... 本文依托法兰克福学派新一代领军人——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提出的“社会加速及共鸣理论”,从社会母系统的运转现实关怀到教育子系统的生态现状,审视了学校场域内更微观组织单元“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工作负荷问题。在社会大“提升逻辑”下,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的生成呈现三重逻辑——“竞争逻辑、效率逻辑、功利逻辑”;其现实表现为五种“异化表征”——“时间异化、空间异化、权责异化、行动异化、情感异化”。为找到教师工作负荷的有效调节之法,平衡教师工作的工具价值与理想价值,需探寻我国中小学教师与“工作环境、自我身心、职业角色”之间共鸣关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工作负荷 生成机理 异化表征 调治向度 社会加速及共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儿童积极地游戏: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反思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爱琴 李梦婕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2-69,共8页
“游戏”是学前教育领域的基本范畴之一,保障儿童充分游戏是学前教育界的集体共识。然而,在教育实践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游戏的“形”与“质”、“享乐”与“教育”之间出现了背反,儿童的游戏性体验极为不足,出现“自愿做不想做的事”的... “游戏”是学前教育领域的基本范畴之一,保障儿童充分游戏是学前教育界的集体共识。然而,在教育实践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游戏的“形”与“质”、“享乐”与“教育”之间出现了背反,儿童的游戏性体验极为不足,出现“自愿做不想做的事”的异化状态。这使儿童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无关系的关系”,儿童丧失参与游戏力量与意义,处于复杂而微妙的被支配地位。只有让儿童积极地游戏,才能帮助他们摆脱这种异化状态。为此,应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儿童,使儿童与游戏之间建立掌握性关系,通过让儿童慢慢地、充分地游戏,发挥儿童的创造性,让儿童自我规定,在游戏中走向自由发展与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游戏 游戏体验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时代儿童“厕所社交”现象观照
6
作者 吴海龙 柳海民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0,共5页
近日,“厕所社交”现象引起了广大家长、教师和儿童群体的共鸣,其背后所隐藏的童年异化症结值得社会深省。基于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对“厕所社交”现象背后的童年异化进行审视,发现竞争逻辑正成为童年异化的滋生土壤,学校教育的标... 近日,“厕所社交”现象引起了广大家长、教师和儿童群体的共鸣,其背后所隐藏的童年异化症结值得社会深省。基于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对“厕所社交”现象背后的童年异化进行审视,发现竞争逻辑正成为童年异化的滋生土壤,学校教育的标准化是童年异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数据主义是童年异化的助推器,三重动力机制共同导致童年时间异化、空间异化、身体异化、游戏精神异化、自我异化的五维现实样态;为复归童年本真,将童年还给儿童,提出树立科学的童年观,赋予童年尊严;构建游戏场域,重塑儿童游戏精神;回归童年的本质,消弥教育的功利主义等可能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厕所社交 童年异化 数据主义 社会加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与异化的共鸣——对哈特穆特·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探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国吉 赵海月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91,228,229,共12页
在当今的加速社会中,人们被隐秘的时间体制所控制,为了日常工作与生活而疲于奔命,人们的幸福感在效率至上面前被逐步压缩,于是,幸福何以可能的议题日趋受到理论界的关注。基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敏锐观察,法兰克福学派新锐理论家哈特穆特&... 在当今的加速社会中,人们被隐秘的时间体制所控制,为了日常工作与生活而疲于奔命,人们的幸福感在效率至上面前被逐步压缩,于是,幸福何以可能的议题日趋受到理论界的关注。基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敏锐观察,法兰克福学派新锐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用其“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将问题的矛头指向了由科技发展加速、社会变迁模式加速、人类生活节奏加速所共同构成的封闭式加速循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将人类幸福感缺失的根源归结为空间、物界、行动、时间和自我五重维度的异化导向。罗萨试图对加速社会视域下的现代生活进行综合诊断,并借以重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所具有的反思与批判的向度。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所呈现的对人类幸福的追求,对异化问题的敏感,对社会批判的自觉,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的批判理论在社会加速的现实背景下向纵深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然而,其理论一方面在表层逻辑的构建中出现了概念混用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刻意规避了社会加速的益处,也无法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特穆特·罗萨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异化 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时代、时间规训与博士生学术异化--基于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祥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116,共8页
博士生教育正被裹挟于“加速时代”的浪潮中,以“速度”为衡量刻度的“时间”成为一种规训博士生学术活动的工具。文章基于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经济引擎、复杂性时间化的结构引擎、唾弃时间浪费的文化... 博士生教育正被裹挟于“加速时代”的浪潮中,以“速度”为衡量刻度的“时间”成为一种规训博士生学术活动的工具。文章基于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经济引擎、复杂性时间化的结构引擎、唾弃时间浪费的文化引擎,驱动着博士生的学术活动呈现出加速样态。由加速带来的时间规训力量,藉由各种培养制度塑造秩序、加强规范的同时,亦用各种量化、细碎的指标支配和影响着博士生的学术行为,使其呈现出与学术场域、学术成果、学术行为、学术时间和自我关系的五重异化特征。博士生复归学术本真,关键不在于强调外在强制和功利诱导,而在于他们作为主体如何寻求学术支持、重塑学术精神、确证知识价值,以建构与人际世界、永恒世界、物质世界的共鸣关系,成为掌握学术主动权的“时间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 时间规训 博士生 学术异化 共鸣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悖论的破解及其限度--哈特穆特·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探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朝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34,共14页
哈特穆特·罗萨在其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中通过对社会时间结构的分析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时间悖论,即科技加速与生活节奏加速的同时在场。为破解时间悖论,罗萨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对其根源展开分析:在形式层面,时间悖论源于个人事务量的... 哈特穆特·罗萨在其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中通过对社会时间结构的分析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时间悖论,即科技加速与生活节奏加速的同时在场。为破解时间悖论,罗萨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对其根源展开分析:在形式层面,时间悖论源于个人事务量的增长速率超过了由科技变革所推动的相关过程的加速速率;在内容层面,资本变现逻辑、社会加速循环和加速的承诺作为结构和文化力量共同推动个人事务量的高速增长,使其速率不断超过相关过程的加速速率。罗萨进而提出破解时间悖论的“后增长社会”方案:一是构建经济民主制;二是引入无条件保障基本收入和基本时间的制度;三是将主体与世界的共鸣关系作为衡量美好生活的尺度。“后增长社会”方案虽然在价值取向上有合理之处,却没有真正切中引发时间悖论的根本现实,即贯穿于现代社会中的资本逻辑。只有彻底超越资本逻辑,才能真正地破解时间悖论,实现人的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悖论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后增长社会 共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态萎缩:社区公共体育空间的异化与重构——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龙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91,共8页
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所主张的科技、社会变迁和生活步调三方面的协同加速观点,为社区公共体育空间的异化与重构提供了分析视角.在步入现代化进程中,社区公共体育空间作为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在享受社会加速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 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所主张的科技、社会变迁和生活步调三方面的协同加速观点,为社区公共体育空间的异化与重构提供了分析视角.在步入现代化进程中,社区公共体育空间作为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在享受社会加速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遭受各种解构,出现参与者身心二分、主体性流失和现实性破缺等异化现象.重构社区公共体育空间主要从3个方面着手:1)在更新空间发展观念、提高整体空间质量、保障场地锻炼设施、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其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2)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丰富空间价值和功能、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等方面精准施策,强化其建设的群众基础与参与意愿;3)在达成空间发展目标、增进集体组织参与、倡明空间公共属性等方面与时俱进,拓宽其内涵与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共体育空间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解构 异化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的反噬:现代教育时间的内卷困境及其生成机制
11
作者 马雯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7,共10页
加速社会重塑了现代教育时间结构,教育样态在新的时间结构中发生改变。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发现,现代教育时间在形式上表征的加速逻辑,实质上却未能改变时间的增量,反而造成了时间浪费与主体性压缩的内卷困境。具体表现为:时间边... 加速社会重塑了现代教育时间结构,教育样态在新的时间结构中发生改变。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发现,现代教育时间在形式上表征的加速逻辑,实质上却未能改变时间的增量,反而造成了时间浪费与主体性压缩的内卷困境。具体表现为:时间边界重叠制造的教育信息蔓延、时间效度缩短导致的教育经验萎缩及时间资源匮乏引发的教育节奏加快。究其原因,现代教育时间运行深受三重动力共同驱动:教育“技术-行动-主体”合成的加速循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的增长逻辑及教育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分别为内卷困境的生成提供内部动力、外部推力与核心动力。由此,现代教育时间的内卷困境形成具有刚性、复杂性及长期性特征,纾解路径可通过回归“非加速”的时间结构,促使时间模式从线性时间偏向循环时间;赋能“强主体性”的教育行动,引导实践模式从增长逻辑走向发展逻辑;超越资本主义式的竞争文化,实现时间旨趣从物的崇拜转向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社会 现代教育时间 内卷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教育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教师主体性的异化与超越
12
作者 王丹 张琪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3,共7页
提升教师创新发展水平是数智时代教育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综合使用理论分析与逻辑推演方法,从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和生活步调加速三重维度解构教师主体性异化的生成机理,从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层面深入剖析教... 提升教师创新发展水平是数智时代教育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综合使用理论分析与逻辑推演方法,从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和生活步调加速三重维度解构教师主体性异化的生成机理,从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层面深入剖析教师主体性异化生成的底层逻辑,探索教师主体性发展的超越与复归。研究表明:科技加速导致教师主体创造性缺失;社会加速导致教师主体情感缺失;生活步调加速导致教师主体自主性缺失。教师主体性异化的深层根源在于本体层面对超脱肉身体验的狂热探究及内在焦虑、认识层面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及价值层面坚持资本规训。据此提出三条超越路径:一是促进教师在寻求真我中探寻情理共鸣;二是推动教师在不受掌控中回归教育的本质;三是引领教师在开放共鸣中成就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教师主体性 主体异化 超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