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重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曾会群 毕燕君 江桂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重建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实际完成76例,对照组实际完成7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心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认知重建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实际完成76例,对照组实际完成7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心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重建教育。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末、随访6个月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状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O.05);观察组治疗3个月末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10个项目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O.05或0.01),对照组仅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兴趣关心项目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O.05);观察组治疗3个月末、随访6个月末职业和工作能力、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性退缩、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兴趣关心项目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或0.01)。结论认知重建教育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重建 恢复期 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缺陷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雪珍 李彩玲 温亮云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14-115,118,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两组均予以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康复干预,观察住院全程,随访6个月。于治疗前及随访6个月,采用社会...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两组均予以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康复干预,观察住院全程,随访6个月。于治疗前及随访6个月,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定社会功能。结果随访6个月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总分及社会活动、家庭活动、生活能力因子分和对照组总分及社交退缩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总分及职业功能、社会活动、家庭活动、生活能力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从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康复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康复干预 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缺陷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部不同部位损害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资料分析
3
作者 赵青枫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了解脑部不同部位损害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及长谷川痴呆筛查量表对40例不同部位脑部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测评分析。结果额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注... 目的:了解脑部不同部位损害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及长谷川痴呆筛查量表对40例不同部位脑部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测评分析。结果额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异常、语言功能受损、工作记忆和情景记忆下降、执行功能及计划能力下降、持续行为、妄想等;顶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皮质性感觉障碍、遗忘性失语及书写不能、特殊综合征等;颞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幻觉、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等。结论不同部位脑损害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 社会功能缺陷筛查 长谷川痴呆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与住院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曾会群 李磊 何淑芬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评价社区康复与住院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4例,研究组实行封闭式管理的住院治疗,对照组实行开放式管理的社区康复治疗,观察3mo,随访6mo。于治疗前后及随访6mo末采用... 目的评价社区康复与住院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4例,研究组实行封闭式管理的住院治疗,对照组实行开放式管理的社区康复治疗,观察3mo,随访6mo。于治疗前后及随访6mo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定社会功能缺陷状况;于随访6mo末测评两组患者复发率和成本与费用。结果治疗后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mo末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研究组(P〈0.01)。研究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总体成本是对照组的3.02倍。结论社区康复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体疗效与住院治疗相当,但在改善患者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减轻经济负担等方面均优于住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区康复 住院 社会功能 复发率 经济负担 简明精神病量 社会功能缺陷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精神分裂症自然病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5
作者 谭剑 余晓琼 +9 位作者 韩志琴 陈体君 余树成 邓杰 王德伟 江光华 叶文莉 余颖 雷震川 李雪群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然病程及其预后状况。方法抽取重庆市长寿区农村4470户12876人采用我国1982年及1993年两次所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时点患病率为4.8‰,终生患病率为5.5‰。29.6%的精... 目的探讨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然病程及其预后状况。方法抽取重庆市长寿区农村4470户12876人采用我国1982年及1993年两次所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时点患病率为4.8‰,终生患病率为5.5‰。29.6%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其中61.9%因经济困难,14.3%对疾病无认识,14.3%不知道治疗专业机构,9.5%拒绝治疗。已接受治疗患者病情状况显著好于未接受治疗患者(P〈0.01),四级残疾水平率及残疾率显著低于未接受治疗患者(P〈0.05或0.01);其他残疾水平率及劳动能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未接受治疗患者的年龄与临床预后呈显著负相关(P〈0.05),首次发病年龄及总病程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农村应大力进行精神卫生健康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络,让更多的农村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自然病程 流行病学 农村 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严芳 李秀敏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护理及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情景模拟健康教育,观察12个月。于训练前后...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护理及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情景模拟健康教育,观察12个月。于训练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自制认知状况调查表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社会功能及对疾病的认知状况,并统计治疗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状况。结果训练后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训练各时点干预组患者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埘疾病相关知识及应对方式的知晓率、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情景模拟训练能显著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情景模拟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 社会功能缺陷筛查 认知 状况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病程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叶飞英 余秋容 +6 位作者 李菲 叶李芳 陈艺军 骆焕荣 黄群明 徐娟 邓筱旋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0-42,61,共4页
目的:探讨全病程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生活在社区的纳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行全病程个案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研究组,将未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能够定期复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 目的:探讨全病程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生活在社区的纳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行全病程个案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研究组,将未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能够定期复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全病程个案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全病程 个案管理 精神症状 社会功能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 日常生活能力量 社会功能缺陷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