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证研究的健康人社会功能性衰老量表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妮 邓鹏飞 +2 位作者 龙耀 林菲 黄河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93-1299,共7页
目的:以自制社会功能性衰老量表为根据,在现场人群实证基础上探析该量表判断健康人衰老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按9个年龄组分层随机抽样,运用自制量表获取反映研究对象社会功能衰老的现况资料;统计分析个体社会功能衰老得分分布情况及... 目的:以自制社会功能性衰老量表为根据,在现场人群实证基础上探析该量表判断健康人衰老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按9个年龄组分层随机抽样,运用自制量表获取反映研究对象社会功能衰老的现况资料;统计分析个体社会功能衰老得分分布情况及其与年龄、端粒长度的相关性。结果:现场调查人数共2 297,男女比0.8:1;社会功能性衰老总分为3.00~12.90分,个人能力、社会参与、组织交往得分分别为1.00~4.45,1.00~4.52,1.00~5.00分;年龄与衰老分值的相关性较高(r=0.696,P<0.001);调查对象相对端粒长度为1.056±0.261,不同年龄间相对端粒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803,P<0.001);端粒长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964,P<0.001),与社会功能性衰老得分呈负相关(r=–0.857,P<0.001)。结论:社会功能衰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随年龄增大而升高,并与端粒长度呈负相关;量表适用于社会功能性衰老测评,为衰老综合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 社会功能性衰老 现场流行病学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治视野下的我国城市社会功能性结构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宝锋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8-171,共4页
社会功能性结构就是是由国家、市场、第三部门组成的供给结构与由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半公共产品组成的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性关系。管治视野下的城市社会功能性结构应是 :有限政府生产有限公共产品 ;无为而治的市场生产全部私人产品和... 社会功能性结构就是是由国家、市场、第三部门组成的供给结构与由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半公共产品组成的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性关系。管治视野下的城市社会功能性结构应是 :有限政府生产有限公共产品 ;无为而治的市场生产全部私人产品和部分公共产品 ;强大的第三部门提供全部半公共产品和部分公共产品。按照这一要求 ,完善我国城市社会功能性结构应合理划分政府系统内部的功能和边界 ,建立部分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体系 ,培育第三部门 ,保证公共产品、私人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治 社区 社会功能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鲁克社会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现阶段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宫向阳 李兰芬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3-19,共7页
以自由的功能性社会、生态性社会系统、创新性社会管理等基本范畴建构起来的德鲁克社会管理理论,既彰显了德鲁克宏富的学科背景和学术功底,又反映了德鲁克超越技战术层面的宏观战略管理理念。分析、解读德鲁克社会管理思想,对于推进当... 以自由的功能性社会、生态性社会系统、创新性社会管理等基本范畴建构起来的德鲁克社会管理理论,既彰显了德鲁克宏富的学科背景和学术功底,又反映了德鲁克超越技战术层面的宏观战略管理理念。分析、解读德鲁克社会管理思想,对于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具有重大理论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鲁克 功能性社会系统 创新性社会管理 生态性社会系统理论 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中国儿童福利 被引量:37
4
作者 陆士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30-34,共5页
现代儿童福利具有普遍性、发展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与功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儿童观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中国现代儿童福利观包括从社会功能出发与从儿童权利出发两种基本观念。以现有的国力和发展水平,中国儿童在整体上享有的... 现代儿童福利具有普遍性、发展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与功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儿童观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中国现代儿童福利观包括从社会功能出发与从儿童权利出发两种基本观念。以现有的国力和发展水平,中国儿童在整体上享有的福利表现出相对充分的特征,并逐渐走向法制化和社会化。但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必须纳入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予以特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福利 儿童福利观 社会功能性 儿童权利 现状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语音感知发展及其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宋新燕 孟祥芝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3-852,共10页
语音感知的发展状况对个体的语言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生命的第一年中,在语言经验的作用下,婴儿的语音感知从最初的普遍性感知逐渐发展为对母语的特异性感知。研究者们提出统计学习机制对这一过程加以解释,即婴儿对语言环境中语音的频次... 语音感知的发展状况对个体的语言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生命的第一年中,在语言经验的作用下,婴儿的语音感知从最初的普遍性感知逐渐发展为对母语的特异性感知。研究者们提出统计学习机制对这一过程加以解释,即婴儿对语言环境中语音的频次分布十分敏感,可以通过对频次分布的计算,从语音的连续体中区分出在母语中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各个语音范畴。同时,功能性重组机制和一些社会性线索也会对婴儿语音感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语音感知 统计学习机制 功能性重组机制:社会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应与创新
6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印度文化 儒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 人文关怀 存在主义 价值取向 《求是学刊》 文化的挑战 社会功能性 认同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