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激情呐喊”到“诗意栖居”——生态文学的社会功用与诗性智慧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景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产生的前提,生态文学是文坛对生态危机的积极应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经历了侧重社会功用的报告文学"发生期"、展示诗性智慧的"发展期",向社会功用与诗性智慧相结合的小说"深化期"... 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产生的前提,生态文学是文坛对生态危机的积极应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经历了侧重社会功用的报告文学"发生期"、展示诗性智慧的"发展期",向社会功用与诗性智慧相结合的小说"深化期"转化。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生态文学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实愿望及"诗意栖居"的生活理想,既是作家"关心自我"存在方式的体现,更是人"诗意生存"理想的呈现,显现了"诗"、"思"、"史"三者融合的文学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文学本质 社会功用 诗性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门画派别号图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用——以文徵明别号图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许珂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61,共7页
本文以明代吴门画家文徵明的别号图为例,探讨别号图在明代绘画史和社会史中的重要意义。别号图并非是别号字义的图示说明,它综合了雅集图、园林图、隐居图和书斋山水等文人画的常见题材共同为别号注解,从而体现别号主人的文士身份与高... 本文以明代吴门画家文徵明的别号图为例,探讨别号图在明代绘画史和社会史中的重要意义。别号图并非是别号字义的图示说明,它综合了雅集图、园林图、隐居图和书斋山水等文人画的常见题材共同为别号注解,从而体现别号主人的文士身份与高雅品位,还可视作传统肖像画的发扬。此外,别号图并非画家自娱之作,它不仅是交游和应酬的工具,还是当时的文人面对世俗化潮流时所采取的一种手段,从而维持文人身份与品味的优越性,与世俗相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徵明 吴门画派 别号图 社会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装饰雕塑艺术及其社会功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铁城 《艺术设计研究》 2010年第3期73-75,共3页
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是一种物质与精神互相作用的产物,都有其特殊的价值和社会功用,雕塑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也不例外。从人类社会及文化的广义层面上讲,一部雕塑艺术史既是一部装饰雕塑史,又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演进的形象... 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是一种物质与精神互相作用的产物,都有其特殊的价值和社会功用,雕塑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也不例外。从人类社会及文化的广义层面上讲,一部雕塑艺术史既是一部装饰雕塑史,又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演进的形象写照。从雕塑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类型划分,装饰雕塑是指那些以"表现性"的手段,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来表现造型的雕塑,以独特的构成元素和美的形式体现出其审美功能、调节功能、符号与标志等功能。人们可以透过装饰雕塑阅读到一个时代人们的信仰、道德和情感、技术。装饰雕塑是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种创造性的美化生活的艺术性活动,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雕塑的主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 装饰雕塑 社会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教的社会功用与现代复兴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礼教曾被严重误解。通过对礼教进行正本清源,可知礼教是文明进化之征,具有圆满人生、陶养性情、治国理民、维系道德伦理等社会功用。礼教中的"乐教"通过乐陶冶、教化人民。近代从政治视角批判礼教,全盘否定,没有看到礼教在历... 礼教曾被严重误解。通过对礼教进行正本清源,可知礼教是文明进化之征,具有圆满人生、陶养性情、治国理民、维系道德伦理等社会功用。礼教中的"乐教"通过乐陶冶、教化人民。近代从政治视角批判礼教,全盘否定,没有看到礼教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和正面价值。今天需要重新认识礼教,呼唤礼教回归,重塑道德伦理,共创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教 社会功用 现代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的阐释——中国古代帝王图像的文化意蕴与社会功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丁勤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40-148,共9页
中国古代帝王图像是指以古代帝王为表现对象的图像体系,是中国古代宫廷绘画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图像系统之一。帝王图像不单是艺术欣赏的载体,且被赋予了更加深刻和隐晦的政治、文化内涵,既是认识和了解帝王形象以及当时宫廷艺术的重要方... 中国古代帝王图像是指以古代帝王为表现对象的图像体系,是中国古代宫廷绘画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图像系统之一。帝王图像不单是艺术欣赏的载体,且被赋予了更加深刻和隐晦的政治、文化内涵,既是认识和了解帝王形象以及当时宫廷艺术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成为探寻帝国国势与各种社会关系的一个特殊途径,直观地呈现出视觉艺术在阐释观念方面所发挥的奇妙作用。并且,帝王图像具有文字所缺乏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能够补充文献难以记述的细部与微观,从而成为文字之外的一种更加生动和具体的记录历史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王图像 文化内涵 社会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宋中后期游士阶层的崛起--游士的舆论力量与社会功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吕肖奂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27,共9页
北宋游士虽数量不小且引起了官方关注,但尚未形成一个足以影响其他社会阶层生活的新阶层。南宋孝宗以后,"什百为群"的游士,已然成为士大夫乃至朝廷官方的对立面,成为政治、军事、经济、法律、科举等社会问题的参与者与评议者... 北宋游士虽数量不小且引起了官方关注,但尚未形成一个足以影响其他社会阶层生活的新阶层。南宋孝宗以后,"什百为群"的游士,已然成为士大夫乃至朝廷官方的对立面,成为政治、军事、经济、法律、科举等社会问题的参与者与评议者。当时游士们通过各种方式,特别是利用舆论手段,达到威慑朝廷、官员的目的,甚至能够动摇官方立场,影响官方决策,产生了其他非官员阶层从未发挥出的社会能量,在当时可谓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与社会力量,这无疑意味着游士阶层在南宋中后期的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中后期 游士阶层崛起 舆论力量 社会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大学教育的社会功用(1560-1660)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8-193,共6页
近代早期英国大学教育的社会功用体现在对社会个体美德的培育与社会风尚的引导上,显示出教育普遍具有的社会教化功能。而对于国家来讲,为中央与地方机构培育社会管理人才,提高其管理水平与社会能力;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进行严厉的控制... 近代早期英国大学教育的社会功用体现在对社会个体美德的培育与社会风尚的引导上,显示出教育普遍具有的社会教化功能。而对于国家来讲,为中央与地方机构培育社会管理人才,提高其管理水平与社会能力;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进行严厉的控制与灌输,是这一时期政府借助于大学完成维护政治主体稳定性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大学教育 社会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法理学的社会功用
8
作者 林喆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8-19,共2页
谈法理学的社会功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林喆副研究员任何理论都有其社会功用。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学科因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而居于整个理论体系的不同层面,它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功用。法理学的诸学科亦然。法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 谈法理学的社会功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林喆副研究员任何理论都有其社会功用。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学科因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而居于整个理论体系的不同层面,它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功用。法理学的诸学科亦然。法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法理学即是通常所说的法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法权哲学 法哲学 社会功用 法理学研究 社会 学科建设 解决问题 人的自然性与社会 法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经》的社会功用及其多重价值
9
作者 徐志啸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11,22,共8页
对《诗经》在先秦时代的社会功用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与文化史上的多重价值———包括文学、艺术、历史、民俗、礼乐文化等,作一番系统的概括阐述,以利我们后人对《诗经》有历史的全面认识。
关键词 《诗经》 社会功用 文学价值 艺术价值 教材 礼仪歌辞 称引工具 诗言志 历史价值 民俗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徽戏在徽州地区的兴盛表现及社会功用
10
作者 陈雪明 《农业考古》 2017年第1期232-237,共6页
徽州地区素有演戏的传统,加之徽商的大力资助、徽戏艺人和戏剧家源源不断的创造,使得徽州戏曲在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得到了大力发展,参与了当地各种民事生活,以特有的方式在徽州基层社会民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与官方正统教育相辅相... 徽州地区素有演戏的传统,加之徽商的大力资助、徽戏艺人和戏剧家源源不断的创造,使得徽州戏曲在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得到了大力发展,参与了当地各种民事生活,以特有的方式在徽州基层社会民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与官方正统教育相辅相成,引导基层民众价值取向,从而对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共同体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徽州 徽戏 兴盛表现 社会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台湾寺庙的特殊社会功用──台湾清代寺庙碑文研究之一 被引量:5
11
作者 颜章炮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98-103,共6页
清代台湾寺庙具有不同于内陆的特殊的社会功用,即移民的自治中心、官府发布示谕的场所、戍台士兵的公馆。随着台湾社会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的转变,寺庙功用的特殊性也逐渐消失。
关键词 清代 台湾 寺庙 社会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我国民间小调的社会功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步岭 冯安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81-83,共3页
简论我国民间小调的社会功用冯步岭,冯安君近些年来许多优美动听的民间小调被录制成盒式带而广泛传唱,并受到广大人们的普遍喜爱,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那么什么是民间小调?它为什么千百年来在人民群... 简论我国民间小调的社会功用冯步岭,冯安君近些年来许多优美动听的民间小调被录制成盒式带而广泛传唱,并受到广大人们的普遍喜爱,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那么什么是民间小调?它为什么千百年来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而久唱不衰,深受广大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小调 宣传教育 社会功用 娱乐性 劳动号子 艺术生命力 广大人民群众 抗日战争时期 劳动人民 教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图书馆社会功用视角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空间设计策略
13
作者 李圣昭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第10期36-37,共2页
当下,随着公共图书馆的角色转变,其所承载的社会功用成为现代公共图书馆最具竞争力的亮点。本文旨在分析现代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用,并基于此视角探讨现代公共图书馆的规划设计策略,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现代公共图书馆 社会功用 空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资本理论视野下助学贷款的社会流动功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钟云华 沈红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4,共9页
以社会流动与文化资本为理论基础,基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与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助学贷款的社会流动功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高等教育费用的快速增长,经济资本成为个体获得文化资本的必要条件之一,经济资... 以社会流动与文化资本为理论基础,基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与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助学贷款的社会流动功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高等教育费用的快速增长,经济资本成为个体获得文化资本的必要条件之一,经济资本匮乏的贫困生获取文化资本时,在数量与质量两方面都处于劣势;但绝大多数贫困生获得助学贷款后,打破经济资本拥有不足对其文化资本追逐活动的制约,获得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文化资本,从而在社会地位市场的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助学贷款通过文化资本这条路径,间接发挥着促进贫困生向上社会流动的功用。为了更好发挥助学贷款的社会流动功用,研究最后提出了加快助学贷自身发展等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学贷款 贫困生 文化资本 社会流动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登早期诗歌中的战争书写及诗歌的社会性功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正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188,共7页
20世纪英美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W.H.奥登的诗艺是现代的,但是对于诗歌所承担的社会和道德作用,他又是老派和传统的。奥登曾直接投身于政治活动、亲赴战场,力图写出不经转述的战争文学,因此在其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诗歌中战争书写是一个重... 20世纪英美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W.H.奥登的诗艺是现代的,但是对于诗歌所承担的社会和道德作用,他又是老派和传统的。奥登曾直接投身于政治活动、亲赴战场,力图写出不经转述的战争文学,因此在其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诗歌中战争书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正是对于战争的持续关注,促使奥登一方面保持了作为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和人道精神,另一方面又瓦解和重构了其对于诗人身份和诗歌社会性功用的理解,由此构成了奥登早期诗歌的复杂性和经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奥登 诗歌 战争书写 社会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汶川地震诗歌”谈文学的社会救赎和审美限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润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1-195,共5页
关键词 文学表现 诗歌写作 社会现实 地震 审美 救赎 政治情结 社会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育的当代社会实践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25,共5页
社会秩序一般以信念引导和法律规范为支撑,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以信念和法律为代表的文明碰撞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美育或成为一种缓冲文明对立的方法。在社会的移风易俗方面,美育的社会功用价值巨大,这在中国的古老文献中就可找到源头... 社会秩序一般以信念引导和法律规范为支撑,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以信念和法律为代表的文明碰撞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美育或成为一种缓冲文明对立的方法。在社会的移风易俗方面,美育的社会功用价值巨大,这在中国的古老文献中就可找到源头,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美育的作用正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移风易俗 文化缓冲 社会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发挥史学功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书源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11,共2页
重视发挥史学功用李书源史学的低迷是不必掩饰也不必讳言的事实。解决史学的出路问题,除了在理论、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创新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如何发挥史学功用的问题。这就好比企业生产一种新产品,必须要开拓市场,让人接受你的产... 重视发挥史学功用李书源史学的低迷是不必掩饰也不必讳言的事实。解决史学的出路问题,除了在理论、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创新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如何发挥史学功用的问题。这就好比企业生产一种新产品,必须要开拓市场,让人接受你的产品,而让人接受你的产品,那你必须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功用 审美功用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课 社会功用 爱国主义教育 革命史 精神文明建设 审美教育 《万历十五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研讨(笔谈)——学术期刊的价值定位
19
作者 管宁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6,共1页
学术期刊有其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在文化建设层面,它担负着传播知识、进行高层次的文化积累的使命;在现实社会功用层面,它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科学思维、先进理念和精神动力;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和发展中不可避... 学术期刊有其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在文化建设层面,它担负着传播知识、进行高层次的文化积累的使命;在现实社会功用层面,它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科学思维、先进理念和精神动力;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和发展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许多新问题,更需要通过社会科学研究给予解决。在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学术理论研究在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理论创新、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更新等方面的需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价值定位 发展战略 21世纪 笔谈 研讨 人文 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科学研究 改革和发展 全球化时代 文化建设 存在价值 传播知识 文化积累 社会功用 思想资源 经济社会 科学思维 精神动力 先进理念 教育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如何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0
作者 吴章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0-14,共5页
党的十二大报告在全面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把文学艺术列为其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提出了积极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紧迫而又光荣的任务,还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报告中关于以共产主义思想为... 党的十二大报告在全面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把文学艺术列为其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提出了积极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紧迫而又光荣的任务,还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报告中关于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论述,关于两种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关于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论述,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功用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报告中关于改造主观世界的论述,关于思想建设与建立新型社会关系的论述,对文艺工作者的主观世界的改造和文艺队伍的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报告关于普及教育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的论述,启示我们去研讨审美过程中的许多理论问题,关于精神文明是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成果的论述,也启示着我们如何认识文艺的社会效果。总之,十二大文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文艺 共产主义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 文艺工作者 社会功用 思想建设 文学艺术 改造主观世界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