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的分化与整合 被引量:6
1
作者 林理玲 《现代哲学》 1998年第2期57-61,共5页
关键词 分化与整合 社会利益群体 社会转型期 群体分化 社会结构 社会不平等 利益主体 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成员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群体: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重要范畴
2
作者 柳剑平 《社会主义研究》 1988年第6期18-21,共4页
0.1 利益群体的形成是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冲突公开化的必然结果。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冲突公开化的出现,关键在于经济形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群体大规模地形成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0.1 利益群体的形成是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冲突公开化的必然结果。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冲突公开化的出现,关键在于经济形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群体大规模地形成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尽管在此之前也存在着一些利益群体。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群体,从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群体 利益主体多元化 利益冲突 社会利益群体 分配方式 当代中国社会 共产党 经济形式 外部功能 利益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视阈下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1
3
作者 江琼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Z期49-50,共2页
利益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重中之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利益诉求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引导机制等。其中,完善的... 利益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重中之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利益诉求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引导机制等。其中,完善的利益诉求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利益诉求机制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和问题回应机制。笔者就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问题论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表达机制 诉求机制 利益协调机制 社会视阈 利益分配机制 社会利益群体 和谐发展 利益补偿机制 引导机制 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利益群体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4
作者 李应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9-80,共2页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群体问题日渐突出出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既是新时期社会结构理论的新课题,也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新课题,还需不断加强。但是,从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个方法论问...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群体问题日渐突出出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既是新时期社会结构理论的新课题,也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新课题,还需不断加强。但是,从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个方法论问题。我认为,对利益群体可作多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群体 研究的方法论 社会结构 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 职业群体 私有制 社会主义 阶级分析 社会利益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群体心理现象的理论思考
5
作者 顾杰善 《北方论丛》 CSSCI 1990年第3期36-41,73,共7页
社会心理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而且存在着群体之间的心理差异。社会利益群体是人们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共同体,正是由于有着共同的物质利益要求,才有了共同的心理感受和直接... 社会心理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而且存在着群体之间的心理差异。社会利益群体是人们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共同体,正是由于有着共同的物质利益要求,才有了共同的心理感受和直接、间接的心理沟通。所谓群体心理,就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在参与社会不同实践中产生的情绪、动机、愿望,是人的精神主体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群体意识的初级层次。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改革时期群体心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利益群体 心理现象 社会共同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群体意识 心理差异 群体心理 历史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档案文化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6
作者 樊英 全爱兰 车铁范 《兰台内外》 2005年第5期22-22,共1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全面的目标,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实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使中国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中处于有利位置,实...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全面的目标,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实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使中国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中处于有利位置,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既要谋求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把档案文化融人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档案文化在创新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为大局服务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发展 档案文化 社会服务 六届四中全会 社会利益群体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子系统 人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被引量:1
7
《理论视野》 CSSCI 2012年第12期74-74,共1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的《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作者马立诚)指出,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分为如下八种:邓小平思潮、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民粹主义思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的《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作者马立诚)指出,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分为如下八种:邓小平思潮、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民粹主义思潮,涵盖了体制内外及左、中、右不同的政治思想谱系。观念本身没有绝对的价值,重要的是秉持观念的人持怎样的立场与理由坚守自己的阵地,以及它们在各自领域所起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走向多元与开放,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分化,并形成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与此相应,对社会现状及其未来的分析解释,日益走向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当代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自由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思潮 民族主义思潮 社会利益群体 民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文萃
8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7-47,共1页
领导文萃迟到的岗位周恩来多年的家规:如果不是因为工作需要,第一,不带家属陪同;第二,家属不参与政事活动。周恩来的日程表像一个24小时不停歇的转盘。他在西花厅办公室里办公,外人是不能随便走进的,连邓颖超也不例外,这已是... 领导文萃迟到的岗位周恩来多年的家规:如果不是因为工作需要,第一,不带家属陪同;第二,家属不参与政事活动。周恩来的日程表像一个24小时不停歇的转盘。他在西花厅办公室里办公,外人是不能随便走进的,连邓颖超也不例外,这已是他多年的老规矩了。周恩来的办公室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希拉克 邓颖超 社会热点 赌博者 中国文化 社会利益群体 权力运行机制 博物馆 古董收藏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经济管理的一面借镜——试论司马迁的经济管理思想及其借鉴价值
9
作者 天辉 《燧石》 1997年第Z1期85-89,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各社会利益群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利益问题,经营致富问题,义利关系问题,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当传统的“何必曰利”,君子应当终日“言不及利”的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各社会利益群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利益问题,经营致富问题,义利关系问题,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当传统的“何必曰利”,君子应当终日“言不及利”的说教被纷纷抛弃时,上世纪末,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发出的下列感叹,却特别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司马迁 热门话题 社会利益群体 借鉴价值 戊戌变法 梁启超 义利关系 上世纪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