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执政党建设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49,共4页
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 ,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利益结构的单一整体性 ,呈现出利益单元的多元化、利益观念的多元化和利益意识的觉醒。由此对执政党的高度认同、高度服从、高度信任也发生了变化。因此 ,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加强党... 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 ,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利益结构的单一整体性 ,呈现出利益单元的多元化、利益观念的多元化和利益意识的觉醒。由此对执政党的高度认同、高度服从、高度信任也发生了变化。因此 ,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利益结构 变化 “三个代表” 执政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利益结构与政治稳定
2
作者 周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5-30,共6页
政治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作为政治利益关系的动态表现的政治系统的运行同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社会利益结构即是人们的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在相互作用中并受到社会政治所支持而形成的稳定联系和组织方式。我... 政治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作为政治利益关系的动态表现的政治系统的运行同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社会利益结构即是人们的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在相互作用中并受到社会政治所支持而形成的稳定联系和组织方式。我国建国以来形成的社会利益一元化结构对政治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种结构在促进整个利益发展方面却显示出严重的不足。改革就是调整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就是调整社会利益结构。在改革过程中社会利益一元化结构的解体所造成的社会利益分化,对我国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利益结构 社会政治稳定 利益群体 利益主体 政治参与 利益表达 社会政治系统 政治不稳定 利益综合 存在根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社会利益群体与利益结构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0,共4页
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而社会的利益群体和利益结构是调整的基本对象。如何有效地协调利益群体,合理地改善利益结构,关乎到社会的公平与安定,因此,深入地研究我国社会的利益群体与利益结构是非常必要的。一追求利... 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而社会的利益群体和利益结构是调整的基本对象。如何有效地协调利益群体,合理地改善利益结构,关乎到社会的公平与安定,因此,深入地研究我国社会的利益群体与利益结构是非常必要的。一追求利益是人类活动的永恒动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语)人们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整个社会生活归根到底,就是多种多样的利益相互对立统一,错综复杂的图景。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利益关系中,不同的利益关系把人们结成为这样那样的利益群体。所谓利益群体,指的就是人们在一定的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认同的比较稳定的共同体。每个人由于所处的具体条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利益群体 社会利益关系 社会生活 利益主体 马克思 社会占有生产资料 社会利益结构 认同 相适应 私营工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利益分裂走向社会利益整合的思考——两种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实践比较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3,共6页
20世纪中期以来,存在两种不同版本的市场社会主义实践,当混合体制在不同模式中赋予不同的内容时,决定了社会利益结构的不同发展方向。可以说,从社会利益分裂走向社会利益整合的关键在于能否降低下层维护自身利益的成本,为此,要提高阶层... 20世纪中期以来,存在两种不同版本的市场社会主义实践,当混合体制在不同模式中赋予不同的内容时,决定了社会利益结构的不同发展方向。可以说,从社会利益分裂走向社会利益整合的关键在于能否降低下层维护自身利益的成本,为此,要提高阶层之间直接利益的联系,防止公共权力被人为地私有化以及权钱交易;提高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参与权,让更多人的权力有释放的渠道;构建制度化平台,建立快捷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社会主义 社会利益结构 体制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利益结构角度看企业“单位制”的变迁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涓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9-74,共6页
从利益结构角度看企业“单位制”的变迁陈涓“单位制”在中国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单位,不但是整个中国社会特有的基本构成结构,而且,和每个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等许多方面息息相关。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单... 从利益结构角度看企业“单位制”的变迁陈涓“单位制”在中国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单位,不但是整个中国社会特有的基本构成结构,而且,和每个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等许多方面息息相关。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单位制对整个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制 经济效益 社会利益结构 企业单位 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职能 国有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利益 经济运行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 被引量:74
6
作者 郑杭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4,共6页
关键词 社会公平 社会分层 价值取向 公平 平等 效率 社会利益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文化精神 被引量:2
7
作者 范跃进 栾贻信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3,共6页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本文从社会结构的两大层面,即社会利益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双重视角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含的两大文化精神:价值理性精神和经济理性精神。价值理性精神具体...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本文从社会结构的两大层面,即社会利益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双重视角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含的两大文化精神:价值理性精神和经济理性精神。价值理性精神具体包括民主、平等、自由,伦理道德,社会公平三大精神;经济理性精神具体包括市场竞争意识,科技理性,科学管理,法制意识四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利益结构 社会职能结构 价值理性 经济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海啸”与中国社会政策的转变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晓春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2008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越来越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场金融风暴不仅对西方主要经济大国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也正在对发展中的中国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经... 2008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越来越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场金融风暴不仅对西方主要经济大国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也正在对发展中的中国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经济转型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对中国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最大考验。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面前,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这场金融风暴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及其机遇予以回应。为此,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和本刊编辑部联合邀请上海部分青年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虽然这场全球金融风暴开始不久,我们很难预测它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已经使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相信,全球金融风暴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风险和挑战,而且也是机遇。它会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成熟,它会孕育一个建立在自己文化土壤上,同时又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它会培育和发展出"国家与社会"的新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利益结构 罗斯福新政 美国新政 消费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亚洲金融危机 金融海啸 经济 福利制度 人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创新的社会现实制约——以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陶传进 《学海》 2003年第4期62-66,共5页
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以自上而下推进的制度创新为特色。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社会变革方式 ,却又伴随着特有的问题 :忽视了来自社会现实的制约与障碍 ,容易导致新制度的扭曲或失败。本文以中国农村水资源与水利设施领域内的管理制度改革... 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以自上而下推进的制度创新为特色。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社会变革方式 ,却又伴随着特有的问题 :忽视了来自社会现实的制约与障碍 ,容易导致新制度的扭曲或失败。本文以中国农村水资源与水利设施领域内的管理制度改革为例分析了导致制度扭曲与失败的可能因素 ,它们是社会传统文化、既存的社会利益结构、社会变化的规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社会现实制约 农业灌溉用水 管理制度 农村 水资源 水利设施 改革 社会传统文化 社会利益结构 新制度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决策应成为利益博奕过程 被引量:5
10
作者 龙培云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一、行政决策成为利益博奕过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社会利益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个体利益(包括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同时在整体利益(以国家为代表)的协调和控制下,个体之间在利益上平均化,这是1949—1979年中... 一、行政决策成为利益博奕过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社会利益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个体利益(包括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同时在整体利益(以国家为代表)的协调和控制下,个体之间在利益上平均化,这是1949—1979年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主要特征。这种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决策 利益博奕 利益主体 政治稳定 社会公众利益 政治参与 多元利益结构 社会利益结构 国家利益 政府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策的利益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涧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4-77,88,共5页
政策对社会进程的干预作用,在形式上表现为各种行为规范对人们的约束或鼓励,在本质上则是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调整。任何一项政策一旦输入社会,就会造成某种利益关系的改变,甚至导致整个社会利益结构的大调整。政策就是通过这种利益关系... 政策对社会进程的干预作用,在形式上表现为各种行为规范对人们的约束或鼓励,在本质上则是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调整。任何一项政策一旦输入社会,就会造成某种利益关系的改变,甚至导致整个社会利益结构的大调整。政策就是通过这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来控制人们的需求,从而使每一社会阶层、每一利益群体、每个个人的利益追求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一致,促进社会各领域、各方面有序、协调、均衡地发展。那么政策是如何进行这种调整的?政策的这种调整又有哪些规律性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利益结构 社会阶层 利益群体 行为规范 社会进程 调控机制 整体利益 大调整 规律性 利益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统筹复杂利益关系的原则与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俊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7-28,共2页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利益关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社会利益结构日趋多元化的条件下,不同地区、阶层、行业、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成为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关键词 多元化背景 社会利益结构 社会治理结构 社会结构 社会改革 利益多元化 暴力冲突 集体利益 国家利益 精神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改革的领导程序
13
作者 施佑生 《改革》 1988年第3期55-55,共1页
从社会管理与控制的角度研究社会改革的领导程序,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改革领导与决策的科学性,减少改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和阻力。社会改革的实质不是对社会利益结构的彻底否定,更不是改变社会利益分配的原则与制度。而是社会现存利... 从社会管理与控制的角度研究社会改革的领导程序,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改革领导与决策的科学性,减少改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和阻力。社会改革的实质不是对社会利益结构的彻底否定,更不是改变社会利益分配的原则与制度。而是社会现存利益结构的量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改革 管理与控制 实施过程 利益分配 改革政策 社会利益结构 程序 总体目标 领导者 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对社会公正的误读
14
作者 吴忠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21,共2页
随着社会利益结构调整的深入,社会公正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中国发展全局的关键问题。对于社会公正的误读可谓多种多样,以下三种较为常见。误读之一:对弱势群体有利的事情才是公正的事情。合理的解释应当是:真正的社会公正并非只是... 随着社会利益结构调整的深入,社会公正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中国发展全局的关键问题。对于社会公正的误读可谓多种多样,以下三种较为常见。误读之一:对弱势群体有利的事情才是公正的事情。合理的解释应当是:真正的社会公正并非只是对哪一个特定群体如弱势群体有利,而是对社会的各个群体都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正 社会利益结构 相对和绝对 基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益群体的置换与持续推进改革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子坚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19,共7页
改革受益群体分布的均衡程度,是在不同改革阶段中改革动力和改革效果等存在重大差别的基本原因所在。保持改革的持续性动力,保护全社会的改革热情,就必须使更多的社会群体从改革中获取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分享改革... 改革受益群体分布的均衡程度,是在不同改革阶段中改革动力和改革效果等存在重大差别的基本原因所在。保持改革的持续性动力,保护全社会的改革热情,就必须使更多的社会群体从改革中获取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为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适度抑制前期改革的受益群体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特别是铲除既得利益的滋生土壤,并建立促进利益受损群体收入水平增长的长期机制,对利益受损者进行合理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益群体 改革 收入分配制度 利益关系 中国 社会利益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