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经济驱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的理论逻辑与政策实践——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分析 |
刘航
高菲
马品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2
|
基于社会再生产理论谈流通业发展与消费升级 |
易圣
|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3
|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启示 |
肖泽群
|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 |
任定方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5
|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两种生产”的定量分析 |
王友
|
《人口学刊》
|
1985 |
0 |
|
6
|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再生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再探索 |
张曙光
|
《江海学刊》
|
1987 |
0 |
|
7
|
社会再生产理论、结构调整及我国当前货币政策取向 |
丁瑶希
|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8
|
正确掌握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 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学习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一些体会 |
陈毅伦
|
《人文杂志》
|
1982 |
0 |
|
9
|
劳务再生产不能纳入社会再生产平衡理论体系中吗?——与陈振羽同志商榷 |
贾华强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90 |
0 |
|
10
|
三域社会再生产网络与新型国家发展规划体系 |
李宝元
|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1
|
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式看社会主义积累率的确定 |
王国文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1986 |
0 |
|
12
|
从可持续发展看两大部类生产理论丰富和发展 |
王奇
叶文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13
|
基于知识活动系统全息性的U/I知识联盟的理论构建 |
林莉
刘则渊
|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14
|
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分析 |
葛扬
尹紫翔
|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1
|
|
15
|
试论国家实物储备的若干理论 |
郑俊峰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6
|
数字经济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马文婷
邢文利
高若
|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
17
|
不能把第一部类劳动产品与生产资料相等同——“生产资料是商品”的提法不妥 |
杨卞南
|
《财贸研究》
|
1985 |
0 |
|
18
|
谈谈生产基金存款 |
赵忠世
|
《农村金融研究》
|
1986 |
0 |
|
19
|
试论建立社会主义中心城市计划管理 |
蔡纪良
管盖忻
|
《财经问题研究》
|
1985 |
0 |
|
20
|
略论商业对生产的促进、引导作用 |
傅鸣皋
熊家阅
杨大开
|
《武汉金融》
|
198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