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据要素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杰森 吴宏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6,共10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是社会再生产的新动能,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数据要素作为潜在生产力,只有渗透到社会生产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自被挖掘利用以来,以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分配结构优化...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是社会再生产的新动能,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数据要素作为潜在生产力,只有渗透到社会生产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自被挖掘利用以来,以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分配结构优化为导向,以提升流通效率为支撑,以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为重点,在社会再生产领域特别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价值。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实现明显异于传统生产要素,面临着生产环节的技术困境、分配环节的公平困境、流通环节的流转困境、消费环节的安全困境等问题。激发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既要认识到海量数据资源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也要清醒地看到其带来的治理难题和负面效应,在健全数据要素立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生产力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和优势,大力支持数字技术发展,重视数据要素各方主体的权益,完善数据要素共享和使用机制,从而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助力“数字中国”迈向“数字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数据要素 社会再生产 数字强国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的理论逻辑与政策实践——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航 高菲 马品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
数字经济发展是供给—需求实现总量平衡、结构适配、质量协同升级的关键连接点。揭示数字经济下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适应数字经济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对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重要启示。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构... 数字经济发展是供给—需求实现总量平衡、结构适配、质量协同升级的关键连接点。揭示数字经济下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适应数字经济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对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重要启示。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构建包含数字生产及其下游部门的四部类再生产模型。研究发现:数字要素部门的资本积累对总产出增长有棘轮效应;一旦发生负向的需求冲击,数字经济将有助于宏观经济保持韧性,避免短期总产出大幅减少;数字要素部门的相对独占性将可能削弱扩张性需求管理的政策效果。面对数字经济兴起对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的冲击,中国展开了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政策实践。具体包括:发挥数字经济的高能增长极作用,协同推进需求总量调控与供给体系质量提升;释放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力,构建适应数字技术创新周期的宏观资源筹措、调峰和配置机制;激活数字经济的要素黏合效应,形成宏观经济政策与产业、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的宏观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宏观经济治理 社会再生产理论 资本积累 新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视角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少华 木鑫 +1 位作者 陈鑫 黎美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5,共11页
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能够研判两者融合情况的分析框架。对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中国数字经济再生产过程投入产出表,在一个统一框架下纳入数字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量化分析两者的融合基础和融... 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能够研判两者融合情况的分析框架。对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中国数字经济再生产过程投入产出表,在一个统一框架下纳入数字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量化分析两者的融合基础和融合程度。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4.35%增长到17.76%,样本期增长幅度为同期GDP的两倍多,说明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存在坚实的赋能力量和融合基础;(2)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说明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赋能和融合在加速;(3)数字经济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作用均以间接作用为主,直接作用效果不强,说明数字经济产业内部融合需要加强。研究结果对深刻理解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学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数字经济投入产出表 社会再生产过程 前后向关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域社会再生产网络与新型国家发展规划体系
4
作者 李宝元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2-24,共3页
市场经济作为在长期的人类合作博弈中不断扩展的自然秩序 ,其基本原则和运作规则不仅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 ,而且适用于精神生产领域和人类自身生产领域。从理论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考虑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必须按照“三域社会再生产... 市场经济作为在长期的人类合作博弈中不断扩展的自然秩序 ,其基本原则和运作规则不仅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 ,而且适用于精神生产领域和人类自身生产领域。从理论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考虑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必须按照“三域社会再生产网络”的全新思路重新整合归类。希望这对于人们准确把握新时期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质意义和内容体系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马克思 社会再生产理论 三域社会再生产网络 国家发展规划体系 区域协调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察”与文化生产:城市底层青年的社会再生产 被引量:9
5
作者 秘舒 苏春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78,65,共7页
本文以威利斯的"洞察"作为行动者的能动性方式,通过对沈阳市城市底层青年进行质性研究,对该群体的社会再生产机制进行分析。城市底层青年基于个人经历和家庭生活的体验,"洞察"教育文凭贬值、工业衰落、产业结构调... 本文以威利斯的"洞察"作为行动者的能动性方式,通过对沈阳市城市底层青年进行质性研究,对该群体的社会再生产机制进行分析。城市底层青年基于个人经历和家庭生活的体验,"洞察"教育文凭贬值、工业衰落、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并据此围绕知识、工厂、城乡身份进行文化生产,形成以工作经验弥补教育劣势、逃离工厂的行动策略。但是,这种选择最终使其通过不断变换工作寻求经验的积累,职业轨迹碎片化。城市底层青年正是在洞察与文化生产的过程中完成了阶层地位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底层青年 社会再生产 洞察 文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外补习、学习成绩与社会再生产 被引量:92
6
作者 薛海平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43,共12页
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CEPS 2014),研究了我国初中在校生的影子教育活动,深入探讨了课外补习、学生成绩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城市、排名靠前学校、家庭资本多、成绩好的初中学生更可能接受课外补习;采用PSM研究方... 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CEPS 2014),研究了我国初中在校生的影子教育活动,深入探讨了课外补习、学生成绩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城市、排名靠前学校、家庭资本多、成绩好的初中学生更可能接受课外补习;采用PSM研究方法发现初中生参加学术类课外补习有助于提高语文、数学、英语各单科成绩,但对各单科成绩提升幅度有较大差异;未参加学术类课外补习初中生语数外各科潜在补习收益均高于参加课外补习组的补习收益。本研究政策启示是:课外补习已经成为继学校教育之外另一种教育社会再生产的新机制,且课外补习正日益强化学校教育社会再生产功能,对义务教育公平和正常社会流动构成了严重挑战。政府需要改变课外补习放任自流或引导不力的状况,高度重视课外补习与学校教育体系的联动关系,采取措施抑制课外补习社会再生产作用并促进教育跨越代际效应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教育 课外补习 学习成绩 社会再生产 倾向得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图绘布迪厄教育社会学 被引量:30
7
作者 朱国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3-189,224,共17页
作为一种符号暴力理论,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基于文化专断性的理论假设。它的一个主要观点是文化再生产的隐秘目的在于进行社会再生产。透过教学行动、教学权威、教育工作和教育系统这一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可以把握布迪厄教育... 作为一种符号暴力理论,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基于文化专断性的理论假设。它的一个主要观点是文化再生产的隐秘目的在于进行社会再生产。透过教学行动、教学权威、教育工作和教育系统这一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可以把握布迪厄教育理论的内在肌理构成。各个阶级的教育习性与其在社会空间中所处的位置相关。通过将社会区隔转化为学术区隔,教育体制将社会区隔合法化了。教育体制垄断了特定资本,主要是文凭的生产、分配和转换,并以其区隔的逻辑向社会世界强加以符号暴力。权力场深度渗透、影响着教育场,威胁着教育自主性。布迪厄的教育理论及其经验研究,引起了诸多争鸣,它具有进一步思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产 社会再生产 符号暴力 教育社会 文化专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贫困及减贫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视角考察 被引量:3
8
作者 贺胜年 张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5,共9页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和减贫的历史变迁。以国家贫困线标准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及其减贫演变推进,实际上就可理解为从单一经济收入贫困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到除了考虑经济收入以外,...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和减贫的历史变迁。以国家贫困线标准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及其减贫演变推进,实际上就可理解为从单一经济收入贫困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到除了考虑经济收入以外,还包括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公民权利等多维综合因素的扩大再生产视角。而立足国内减贫发展态势,将贫困及减贫问题置于国际视野之下,从全球更大范围思考及应对贫困难题,则是中国大国责任在减贫领域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消除贫困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技术治理: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的社会再生产 被引量:5
9
作者 卢扬帆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0-167,共8页
日益盛行的绩效评估回应和强化了政府治理的技术导向。政府绩效评估的技治特征主要体现为绩效目标指标化、绩效生产标准化、绩效结果数量化与绩效应用简单化。这种技术治理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亦衍生出治理主体外部化、治理目标简约化、... 日益盛行的绩效评估回应和强化了政府治理的技术导向。政府绩效评估的技治特征主要体现为绩效目标指标化、绩效生产标准化、绩效结果数量化与绩效应用简单化。这种技术治理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亦衍生出治理主体外部化、治理目标简约化、治理过程工具化及治理效果形式化等难题。本文借助文化资本理论提出的政府绩效社会再生产概念,立足于生产评估者绩效行为优化、绩效文化产品开发、体制认证与市场流通、再生产系统扩张与内部分化等维度,力求形成一种政府乃至全社会尊重绩效、崇尚与追求绩效的整体秩序。再生产文化启示政府绩效评估应超越其技治定位,更加关注主体、环境与技术因素的相互作用,提升政府及社会绩效管理能力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绩效评估 技术治理 社会再生产 绩效文化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域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婷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49,共7页
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通过调节社会再生产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分析和拓展,讨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重大关系,并... 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通过调节社会再生产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分析和拓展,讨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重大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看,改革需从调整使用价值结构入手,调节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以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综合平衡。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关系看,两大部类应综合统筹,分类改革。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看,二者的协调是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且通过提高工资水平的方法刺激消费更有利于积累的合理分配和供给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再生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构型与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初步建构--经济哲学语境中的《伦敦笔记》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乐强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3,共6页
《伦敦笔记》是马克思第三次经济学研究的原始记录。在这一笔记中,马克思在货币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在货币理论上,马克思已经克服了"通货学派"和"银行学派"的缺陷... 《伦敦笔记》是马克思第三次经济学研究的原始记录。在这一笔记中,马克思在货币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在货币理论上,马克思已经克服了"通货学派"和"银行学派"的缺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货币理论。其次,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上,马克思已经形成了狭义再生产、广义再生产和日常意识再生产三个理论层次的建构,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构型。再次,在危机理论上,马克思已经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界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在根源,初步建构了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笔记》 货币理论 社会再生产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的经济波动:一个马克思主义RBC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乔晓楠 王璟雯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4,共22页
本文在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最优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RBC模型,并以此来探讨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的经济周期特征。研究发现,两大部类的技术进步冲击对劳动配置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截然不同。任何一个部类的技术进步都将引... 本文在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最优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RBC模型,并以此来探讨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的经济周期特征。研究发现,两大部类的技术进步冲击对劳动配置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截然不同。任何一个部类的技术进步都将引导劳动更多地配置于该部类之中,同时也将改变两大部类的产出量,并进一步引发社会再生产结构的变化。伴随着上述过程,两大部类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价值总量、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相应变动。此外,本文还对反映剥削程度的劳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发现劳资关系的变化将显著改变经济周期在波动性、协动性以及粘持性等方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经济波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RB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再生产理论谈流通业发展与消费升级 被引量:3
13
作者 易圣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8-11,共4页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增速有所放缓,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并以提升经济质量为中心,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扩大内需带动消费升级,对于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现阶段我国流...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增速有所放缓,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并以提升经济质量为中心,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扩大内需带动消费升级,对于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现阶段我国流通与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消费结构升级与社会再生产活动中生产、流通、消费三要素的关系,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升级 社会再生产理论 商贸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传统与社会再生产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福岩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51,共7页
如果说认知结构来自于社会世界的结构,那么再生产就意味着认知结构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社会结构。民众伦理和精英伦理作为传统等级社会两种行动主体的道德惯习体系“中介性”地促成了传统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其中,民众和士绅在分工意义上的... 如果说认知结构来自于社会世界的结构,那么再生产就意味着认知结构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社会结构。民众伦理和精英伦理作为传统等级社会两种行动主体的道德惯习体系“中介性”地促成了传统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其中,民众和士绅在分工意义上的道德实践共同发挥着作用。本文尝试从道德传统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出发,来推究这种分工所蕴含的伦理及文化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惯习 社会再生产 “分工式”道德 民众伦理 精英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文化与社会再生产——以新疆阿克苏、喀什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卉 袁年兴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86-89,共4页
生育文化是基于人们的生育行为和实践所形成的一套意义体系,涵盖了人口再生产与文化再生产的重要议题,更是考察社会再生产机制的切入口之一。文章从生育知识、生育目的以及生育性别偏好等方面入手,分析认为新疆阿克苏、喀什地区的生育... 生育文化是基于人们的生育行为和实践所形成的一套意义体系,涵盖了人口再生产与文化再生产的重要议题,更是考察社会再生产机制的切入口之一。文章从生育知识、生育目的以及生育性别偏好等方面入手,分析认为新疆阿克苏、喀什地区的生育文化是以宗教为基础的、有别于现代医学观念的一套观念体系。旨在说明在现代化过程中,当地生育文化的变迁对社会再生产机制产生的内在影响,同时也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 生育文化 社会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泽群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我国投资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通过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建立了投资率理论模型,系统地揭示了影响投资率大小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投资率的影响态势,并利用中国和美国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了影响中美两国投资率高低的主... 我国投资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通过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建立了投资率理论模型,系统地揭示了影响投资率大小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投资率的影响态势,并利用中国和美国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了影响中美两国投资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实际,提出解决中国投资率过高的政策取向:降低转移不变资本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及其增长速度,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减少中间投入的比例,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调整产业结构以降低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消耗的比例,以及转变政府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理论 投资率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口消费的社会再生产拓展模型研究
17
作者 郑贵廷 韩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9-162,共4页
通过研究"加入老年人口消费"的社会再生产拓展模型,发现当每年老年人口用于生活消费的养老金数量同劳动者用货币形式提取的养老消费基金相等时,人口老龄化几乎不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实现。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以通过发展对... 通过研究"加入老年人口消费"的社会再生产拓展模型,发现当每年老年人口用于生活消费的养老金数量同劳动者用货币形式提取的养老消费基金相等时,人口老龄化几乎不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实现。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以通过发展对外贸易或增加物资储备来摆脱困境,政府应该创造顺畅的消费资料产品进口的贸易环境,或增加国内对消费资料储备的能力;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可以通过出口部分消费资料化解矛盾,政府应该为消费资料的出口提供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老年人口 人口老龄化 拓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知识准入、身份文化传播与社会再生产
18
作者 刘丽群 刘景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课程知识的准入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中立、价值无涉的过程,在社会学看来,教科书承载和传播的是特定集团的身份文化,这类文化也更容易为特定集团掌握,他们的孩子更容易在这种教育中获胜。而当文化资本越来越成为个体获取社会身份及实现社... 课程知识的准入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中立、价值无涉的过程,在社会学看来,教科书承载和传播的是特定集团的身份文化,这类文化也更容易为特定集团掌握,他们的孩子更容易在这种教育中获胜。而当文化资本越来越成为个体获取社会身份及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筹码时,谁更多更好地掌握教科书身份文化,那意味着谁将占据更多的文化资本并最终赢得更优的社会身份。于是,教科书通过对特定群体身份文化的传播,间接却有力地实现了社会的空间分配与社会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知识准入 身份文化 社会分层 社会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和地区都应遵循社会再生产的平衡规律
19
作者 邹健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6-68,共3页
我国经济建设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没有走出大起大落、再大起大落的怪圈呢?除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底子薄弱、大家都急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心情所致以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理论上的欠缺,不懂得或不熟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社... 我国经济建设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没有走出大起大落、再大起大落的怪圈呢?除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底子薄弱、大家都急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心情所致以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理论上的欠缺,不懂得或不熟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理论上准备不足,导致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因此,在经济建设上全党牢固地确立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平衡规律 国家 经济建设 大起大落 《资本论》 人口众多 五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社会再生产调控模型
20
作者 童丽珍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简单生产 扩大生产 调控模型 剩余产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