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关系与社会形式的文本意义新探——《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思想分界意义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政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2,共7页
传统认识中,一般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作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理论分野的重要标志。但是,这忽视了《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承认费尔巴哈已经表述了同样的思想。在社会理论上,马克思真正... 传统认识中,一般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作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理论分野的重要标志。但是,这忽视了《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承认费尔巴哈已经表述了同样的思想。在社会理论上,马克思真正超越费尔巴哈之处,在于《提纲》第六条的“批判”和第七条的“一定的社会形式”。依托这两个概念,马克思通过分析具体的、阶段性的社会形式,追求社会形态进步的基本取向,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对这方面的重新厘清,对今日中国现实启蒙和现代化批判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费尔巴哈 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形式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集体主义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2
作者 刘素芬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1期38-41,共4页
集体主义是指一切言论和行动都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在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能否坚定不移地坚持集体主义教育,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集体主义教育只能加... 集体主义是指一切言论和行动都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在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能否坚定不移地坚持集体主义教育,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集体主义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集体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集体主义原则 人的本质 生产资料公有制 个人利益 集体主义价值导向 生产关系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人的本质的稳定性与人性的可变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捷莎 《现代哲学》 1997年第2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人的本质 人性的内容 自然属性 稳定性 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属性 人与动物 存在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 内在根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
4
作者 吴远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93,共3页
不能单纯以“社会关系的总和”去说明人的本质,也不能在社会性的基础上简单地加进自然的属性以说明。人的本质,应该是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而最能体现这种统一的应是劳动。如果说,作为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一般劳动”,揭示了人... 不能单纯以“社会关系的总和”去说明人的本质,也不能在社会性的基础上简单地加进自然的属性以说明。人的本质,应该是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而最能体现这种统一的应是劳动。如果说,作为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一般劳动”,揭示了人的一般本质,那么,具体的劳动则揭示了“每个时代历史地变化着的人的具体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哲学思考 费尔巴哈 人的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关系的总和 自我意识 黑格尔 本质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以载人 被引量:2
5
作者 陆文夫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1-62,共2页
文以载人陆文夫有人认为小说也是“文以载道”,有人认为小说是艺术,是“文不负载”。我想,文不负载恐怕是假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小说,它总要载点儿什么东西,至少要把作者头脑里的某种想法载进去。即使是写得糊里糊涂,颠三倒四的小... 文以载人陆文夫有人认为小说也是“文以载道”,有人认为小说是艺术,是“文不负载”。我想,文不负载恐怕是假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小说,它总要载点儿什么东西,至少要把作者头脑里的某种想法载进去。即使是写得糊里糊涂,颠三倒四的小说,仔细地看看也总能找出一点糊里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文以载道 小人物 历史学家 帝王将相 人民群众 陆文夫 社会关系的总和 外国作家 人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心理学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彭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10,共10页
个性是历史范畴,有多样特征,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心理学从个性心理方面研究个性,称为个性心理学。个性心理学涉及的理论问题较多,这里只就与个性实质有关的几个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加以探讨。
关键词 个性心理学 社会关系的总和 基本理论问题 人的个性特征 个人需要 意识 社会需要 心理面貌 社会实践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管理中的人性观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梓敬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11-14,共4页
“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人都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指人体在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特点,是由人的机体组织所决定的.人的社会属性,指人在社会方面的特点,是由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人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 “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人都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指人体在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特点,是由人的机体组织所决定的.人的社会属性,指人在社会方面的特点,是由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人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人性假设”,或称“人性观”,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哲学的,是指有关对人及其本质的基本看法.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观 管理心理学 本质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性假设 “以人为中心” 经济人 社会关系的总和 西方管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围城》谈人际交往 被引量:3
8
作者 袁灵芬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68-71,共4页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学又称“人学”,文学作品无不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各种价值观念,当然也包含了作者对人际交往的认识.之所以从《围城》谈开,就因为它的作者学贯中西,作品既包含了东方人对交往的认识和西方人对交往的做法,既受着...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学又称“人学”,文学作品无不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各种价值观念,当然也包含了作者对人际交往的认识.之所以从《围城》谈开,就因为它的作者学贯中西,作品既包含了东方人对交往的认识和西方人对交往的做法,既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融进西方文化的撞击,而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皆是“西行”归来,所以,他们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他们之间的交往、行为皆受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城》 人际交往 钱钟书 女性 小姐 中国传统文化 苏文纨 社会关系的总和 中西方文化 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电影艺术的镜语形象
9
作者 里沙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50,共4页
电影艺术是当今人类的一种语言,一种镜语形象,一种思想闪电。 现代电影的观众群以其审美心理结构的愉悦感悟,宣告了镜语形象的合理存在。观众从电影艺术的镜语中,看到那些缺乏形象或者形象被扭曲了的“艺术”,感受不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 电影艺术是当今人类的一种语言,一种镜语形象,一种思想闪电。 现代电影的观众群以其审美心理结构的愉悦感悟,宣告了镜语形象的合理存在。观众从电影艺术的镜语中,看到那些缺乏形象或者形象被扭曲了的“艺术”,感受不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思想闪电,早已产生难以容忍的厌烦。所谓真实的自然,被“建构”甚至“变形”而蕴含思想闪电的镜语形象取代时,镜语形象的艺术美,便在观众的审美心理结构中,确定了自我存在的新方位、可视感和权威性。正因为如此,观众在欣赏美国影片《真实的谎言》时,当看到本来身体虽棒,但绝不会削铁如泥的阿诺德。斯瓦辛格,嬗变为法力无边的超人,方才感到由衷地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语形 电影作品 审美心理结构 观众 焰火 影片 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代电影 世界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10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6-46,共1页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发表倪培强《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一文,认为每被沿用的马克思这—说法,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选集》第1卷18页),仅就这—方面还不能完全说明人的本质及其差别的根...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发表倪培强《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一文,认为每被沿用的马克思这—说法,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选集》第1卷18页),仅就这—方面还不能完全说明人的本质及其差别的根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新疆师范大学 大学学报 现实性 核心地位 本质表现 变化过程 根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依德说”的一个理论误区
11
作者 松楠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4期24-28,78,共6页
关键词 弗洛依德 精神分析理论 女性生理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女性人才 观念与情感 本位观念 自卑情结 科学研究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象化与人的本质(读书札记)
12
作者 杜应国 《安顺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50-55,共6页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的问题。 不错,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实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的问题。 不错,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实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就是对马克思提出的这个命题,哲学界历来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对象化活动 马克思 读书札记 对象性关系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存在物 自我确证 绝对精神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经典表述的课程本质再思考
13
作者 张杰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96-100,共5页
基于马克思人的社会关系总和本质的经典表述,重新思考课程本质问题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中考察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出一个深刻意蕴... 基于马克思人的社会关系总和本质的经典表述,重新思考课程本质问题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中考察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出一个深刻意蕴:人的现实本质可以通过改造和完善社会关系而得到改变、塑造和发展。这一解读对当前科学确证课程的本质具有启发意义:课程的本质在于通过促成人的本质的形成、塑造和发展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实现辩证统一于课程实践中,新时代要坚持以教育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课程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两个大局和时代发展方位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更好地涵养富有中国价值和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本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本质 人的本质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课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说人生就是选择?
14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5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人的本质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自我意识 克尔凯戈尔 哈姆雷特 现代诗人 现实性 女主人公 抽象物 生理和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对立统一
15
作者 尚党卫 《榆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3,共3页
人是什么?究竟该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历史上可谓众说纷纭。但只有马克思把实践引入唯物主义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学说,才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的存在,人的本质就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是全面理解... 人是什么?究竟该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历史上可谓众说纷纭。但只有马克思把实践引入唯物主义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学说,才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的存在,人的本质就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是全面理解人的一把钥匙。那么,单个人在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中所展示的本质是什么?实践又是怎样形成人的本质呢?本文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肯定人、确证人,生成人的现实性本质。这是对人的本质的唯物主义解决。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又使人不断超越,否定现实,从而使人的本质具有理想性特征。这体现了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理想性与现实性 人的实践活动 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现实本质 现实性本质 实践唯物主义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16
作者 张烈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8年第3期11-12,共2页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本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人能够从事创造性劳动,是人有别于其它动物的最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的社会属性才构成人的本质,使人类对自己本质的认识第一次达到...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本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人能够从事创造性劳动,是人有别于其它动物的最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的社会属性才构成人的本质,使人类对自己本质的认识第一次达到科学的水平,从而为人的本质理论奠定了可靠的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性论断。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马克思这一科学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 本质理论 教育对象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思想品德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人的现实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下人的本质
17
作者 赵纯海 林国志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6-10,共5页
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下人的本质赵纯海,林国志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本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也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出发,紧... 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下人的本质赵纯海,林国志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本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也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出发,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上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自然属性 正确认识 费尔巴哈 当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属性 正当的个人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师范学院爭論心理学性質等問題 被引量:1
18
《心理学报》 1959年第2期128-129,共2页
关于性質問題的三种不同意見 心理学研究是什么性貭的科学?与会者对这一心理学的根本間题展开了热烈的討論。他們对心理学的性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看法:汪德全肯定心理学是一門社会科学,认为人的本貭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心理学是研... 关于性質問題的三种不同意見 心理学研究是什么性貭的科学?与会者对这一心理学的根本間题展开了热烈的討論。他們对心理学的性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看法:汪德全肯定心理学是一門社会科学,认为人的本貭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心理学是研究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具体人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师范学院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 社会 安徽 生活条件 客观现实 心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