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被忽视的生产——马克思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承叔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在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理论中,最易被忽视的是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和人与自然关系再生产。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是当今... 在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理论中,最易被忽视的是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和人与自然关系再生产。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再生产 和谐社会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迪厄的高等教育观哲学分析——社会关系再生产 被引量:2
2
作者 罗金彪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7,共4页
布迪厄是一位伟大的教育社会学家,高等教育是布迪厄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之一。通过对法国高等教育的分析,布迪厄论证了自己的高等教育观。文章从高等教育核心概念、大学招生、学业评价、教育目的和学生就业等五个方面集中论述了其高等教... 布迪厄是一位伟大的教育社会学家,高等教育是布迪厄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之一。通过对法国高等教育的分析,布迪厄论证了自己的高等教育观。文章从高等教育核心概念、大学招生、学业评价、教育目的和学生就业等五个方面集中论述了其高等教育观,即高等教育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高等教育观 社会关系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差异空间的革命:从抽象空间统治走向历史空间生成 被引量:1
3
作者 安昊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7,I0002,共12页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对社会空间的分析具有政治变革的维度。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将传统的物理空间生产转换为资本主义的抽象空间。空间作为固定资本不断被纳入资本增殖的规定中,成为资本主义维持自身存在的新增长点。但是...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对社会空间的分析具有政治变革的维度。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将传统的物理空间生产转换为资本主义的抽象空间。空间作为固定资本不断被纳入资本增殖的规定中,成为资本主义维持自身存在的新增长点。但是,空间生产的资本化同样也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空间化,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的生产不断将劳资矛盾的对立在空间上再生产出来。抽象空间生产实践所产生的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整体性与碎片化、中心与边缘、支配与取用的空间矛盾,指向着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统治的破坏和灭亡。差异性矛盾空间的再生产具有辩证的含义,即这种差异性的生产提供了不断促逼资本主义调整自身、瓦解自身的动态因素,不断生成着历史变革的可能性。而事实上,真正的具体的历史空间本就是与偶然、变动、生成等因素内在相关的,而无法完全被归结到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差异性矛盾空间的再生产恰恰为瓦解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统治、追寻差异化的社会主义空间提供了变动、开放的未来建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空间 抽象空间 历史空间 社会关系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空间视角下的社区营造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蔡静诚 熊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110,共8页
社区营造不仅是我国城市规划与社区建设中的热门模式,也是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有效模式。在对社区营造的深入研究中发现,社区营造的特点在于对空间与人互动关系的关注,并以此推动社区空间再造与共同体重塑。本文基于空间视角将社... 社区营造不仅是我国城市规划与社区建设中的热门模式,也是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有效模式。在对社区营造的深入研究中发现,社区营造的特点在于对空间与人互动关系的关注,并以此推动社区空间再造与共同体重塑。本文基于空间视角将社区空间划分为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生态空间、柔质空间、经济空间,并分别对应社区营造的人文地景产五个议题,以解读社区营造中因地制宜的空间议题引领社区空间再生产与社区关系再生产的逻辑与实质。社区营造在空间重构中重申了空间正义、化解了社区矛盾,凝聚了社会治理共同体,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营造 空间生产 社会关系再生产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一种生产,还是四种生产?——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承叔 《东南学术》 2003年第5期97-106,共10页
传统哲学教科书认为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的唯一基础 ,因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矛盾 ,这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 ,但在更广的意义上讲 ,却存在片面性。因为在马克思看来 ,人类社会是一种有机体 ,它是四种生产的统一 ... 传统哲学教科书认为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的唯一基础 ,因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矛盾 ,这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 ,但在更广的意义上讲 ,却存在片面性。因为在马克思看来 ,人类社会是一种有机体 ,它是四种生产的统一 ,即物质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再生产 ,物质生产并不是唯一的基础 ,而且物质生产也不能离开其他三种生产而孤立发展 ,这是一种只能在观念中分开 ,而不能在事实中分开的过程。强调物质生产及其内在矛盾 ,这对于揭示政治运动规律具有一定意义 ,但是却不能解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 ,也不能深刻揭示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规律问题 ,因此有必要从一个更宽和更广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生产 人类自身生产 精神生产 社会关系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问题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空间化的逻辑进路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密 杨丽京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30,共7页
城市问题并非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空场,而是内在于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之中的重要议题。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著述中挖掘与都市议题直接相关的论述,而是要深入马克思资本主义研究的深层逻辑,重新... 城市问题并非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空场,而是内在于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之中的重要议题。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著述中挖掘与都市议题直接相关的论述,而是要深入马克思资本主义研究的深层逻辑,重新审视都市议题的理论生成与当代延展的可能路径。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为核心视域的空间政治经济学分析,为当代资产阶级社会的都市问题与全球城市化问题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分析框架与方法论。基于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总体视域,列斐伏尔等人将城市化的实质界定为一种资本主义的时空生产与再生产机制,将空间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推进为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方式批判。受列斐伏尔与阿尔都塞等人影响,卡斯特则将社会关系再生产的空间视域具体化到都市问题研究之中,以城市消费为入口,聚焦于都市中“劳动力使用的文化模式”等劳动力再生产问题,凸显了劳动力与社会关系再生产的都市之维,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进一步空间化与都市化打开了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政治经济学批判 社会关系再生产 列斐伏尔 卡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