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社科体制改革 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改革科技体制”系列论述的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家祥 周景堂 +1 位作者 夏振坤 陈文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2-8,共7页
关键词 体制改革 科技体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 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 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科学工作者 社科工作 《邓小平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信与社会全面进步 被引量:8
2
作者 肖群忠 《东南学术》 2003年第2期42-45,共4页
本文从伦理角度分析了诚信的基本内涵、传统诚信与当代诚信的关系、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等关于诚信的基本理论问题 ,认为诚信是经济繁荣的精神基础与客观法则 ,诚信是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可靠保证 ,诚信是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 本文从伦理角度分析了诚信的基本内涵、传统诚信与当代诚信的关系、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等关于诚信的基本理论问题 ,认为诚信是经济繁荣的精神基础与客观法则 ,诚信是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可靠保证 ,诚信是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 ,在加强诚信建设过程中 ,应积极开展诚信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发挥社会作用的机制较制度建设要间接一些、缓慢一些 ,但却更深刻、更持久 ,因此要常抓不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社会全面进步 道德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华秀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宗旨所在。“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力量。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就必须要确立...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宗旨所在。“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力量。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就必须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目标,在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农科教结合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一所农村职业学校办学经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春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社会全面进步 农科教结合 中等专业学校 农村职业学校 毕业生 学历教育 农村劳动力素质 技术辐射 学校办学 博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关系略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华秀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6期142-143,共2页
经济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基础,政治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制度保障,文化发展则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动力。因此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基础,政治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制度保障,文化发展则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动力。因此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三个文明一起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政治发展 文化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全面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6
作者 王体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7年第5期10-11,共2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各个方面要互相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如何实现呢?江泽民同志从三个方面作了具体要求,一是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二是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三是精神...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各个方面要互相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如何实现呢?江泽民同志从三个方面作了具体要求,一是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二是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三是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为此本文从社会进步的标准、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等方面谈谈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过程中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全面进步 物质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深刻认识 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鸣和 马文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41-46,共6页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任务,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占全国总人口80%的中国农村,必须把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放在重要战略地位。
关键词 农村 经济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浙江省党校系统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侧记
8
作者 张静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4期95-96,共2页
浙江省党校系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于5月20日至21日在嘉兴郊区区委党校召开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研讨会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全面发展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展开深入而系... 浙江省党校系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于5月20日至21日在嘉兴郊区区委党校召开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研讨会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全面发展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展开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会议共收到论文90篇,充分体现了党校对这一主题的热切关注,也标志着我省党校系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方面的整体水平的逐渐提高.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王金山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全面发展 党校系统 社会全面进步 理论研讨会 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 浙江省 可持续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好经营城市的“两张王牌”——兖州以工业化、城市化战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9
作者 韩军 《人民论坛》 2005年第11期64-65,共2页
近年来,兖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工业立市、民营强市”两项重点,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大力推进“四园一区”建设,推动了经济的跨越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 城市化战略 社会全面进步 工业化 兖州市 经营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 工业立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0
作者 胡立平 庄国营 《湖湘论坛》 2002年第5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 社会全面进步 政治利益 文化利益 落实 农村社会 农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与社会全面进步”学术讨论会综述
11
作者 俞伯灵 曾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112-113,共2页
“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与社会全面进步”学术讨论会综述□俞伯灵曾骅由浙江省社联主办,宁波市社联协办的华东地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与社会全面进步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10月22~24日在宁波举行,来自山东、江西、江苏及浙江省的... “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与社会全面进步”学术讨论会综述□俞伯灵曾骅由浙江省社联主办,宁波市社联协办的华东地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与社会全面进步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10月22~24日在宁波举行,来自山东、江西、江苏及浙江省的近40名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参加了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建设 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术讨论会 经济增长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社会全面发展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素质优化
12
作者 叶敦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7-13,共7页
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为当代中国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推进中国社会全面进步、优化中华民族素质,是二个互为前提的时代性问题,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从社会发展的... 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为当代中国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推进中国社会全面进步、优化中华民族素质,是二个互为前提的时代性问题,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发展 素质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民族素质 发展生产力 社会进步 我国现阶段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法
13
作者 衣芳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6-29,共4页
两个文明建设理论,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 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 辩证法 物质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两个文明建设 协调发展 社会文明观 丰富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表层与深层之间的矛盾——关于高等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殷进平 李四芬 黄颂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0期162-164,共3页
要全面把握高等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关系,必须认清高等教育具有工具性表征和主导性本质,在承认其服务性功能的前提下,确保其主导地位的优越性,以此引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生态化与以人为本——立足于西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邬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共8页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目标、保持生态平衡的发展前提、建立适度与有限增长的稳态经济、注重环境治理、建立绿色生产的循环经济、注重信息产品和产品的信息意义的消费等等,乃是信息化与生态化经济的全新特征。结合这些全新特征,将信息...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目标、保持生态平衡的发展前提、建立适度与有限增长的稳态经济、注重环境治理、建立绿色生产的循环经济、注重信息产品和产品的信息意义的消费等等,乃是信息化与生态化经济的全新特征。结合这些全新特征,将信息化、生态化和以人为本发展战略具体结合,可以提出如下西部发展的战略措施:加大对工业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治理力度;分层次、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绿色生产的循环经济,扩大信息消费的水平和规模;以制度规范的形式,把劳动者从对单位的诸多依附中解放出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制度;加速和完善中、小城镇建设,改善大部分西部人的生活水平;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化手段,提升西部人、西部地区的现代文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社会全面进步 信息化 生态化 循环经济 绿色生产 工业废弃物 小城镇建设 信息网络化 发展前提 生态平衡 稳态经济 环境治理 信息产品 发展战略 治理力度 战略措施 西部发展 信息消费 制度规范 用人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16
作者 余立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1-36,共6页
略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余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贯主张.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实践证明,经济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经... 略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余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贯主张.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实践证明,经济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证。随着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文社会科学 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与社会 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现代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畸形发展 促进全面进步──读《发展理论若干问题》
17
作者 张勤德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1,共4页
防止畸形发展 促进全面进步──读《发展理论若干问题》张勤德针对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以... 防止畸形发展 促进全面进步──读《发展理论若干问题》张勤德针对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理论 若干问题 畸形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生产力标准 推动生产力发展 经济发展速度 新经济政策 国家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东开发是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
18
作者 华国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23-28,共6页
浦东新区不但要建设现代化的产业和经济体系,而且要建立起现代化城市所具有的所有功能;不仅要使浦东的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要使新区的文化、卫生、教育、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也得到协调发展。实现浦东新区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浦东开发的根... 浦东新区不但要建设现代化的产业和经济体系,而且要建立起现代化城市所具有的所有功能;不仅要使浦东的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要使新区的文化、卫生、教育、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也得到协调发展。实现浦东新区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浦东开发的根本目的。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和社会、文化环境条件。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完备的法制,将对新区社会的稳定起到“安全阀”、“稳定剂”和“减震器”的作用。 近年来,新区每年要拨出20%的建设资金用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每年以30%以上的增幅增加教育投入。我们不仅注重硬件建设,而且注意加快社会事业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5年来浦东新区的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后一定要加强领导,下大力气,把社会发展工作抓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事业 浦东开发开放 社会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 浦东新区 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与社会 浦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妇女参政比例是我国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需要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绍清 《湖湘论坛》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妇女参政 社会全面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 国家 社会发展 政治 文明程度 生活 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浅识
20
作者 王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56-58,共3页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一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它的实现是一个不平衡协调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阶段性 社会全面进步 不平衡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